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型来自前苏联的自行高炮,由第40工厂设计生产的ZSU-37自行高炮。
▲ZSU-37自行高炮早在二战爆发前,苏联陆军就针对野战防空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将海军的76毫米防空炮转移到陆地上,安装在轻型坦克底盘上作为防空车使用。不过苏联陆军在报告中指出,这种武器的对地效率要远高于其对空效率,因此这些车辆并没一大规模生产,仅生产了一小批用作教学和训练。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陆军立刻发现,自己严重缺乏前线防空武器,特别是装甲部队的伴随防空,由于前线急缺坦克,因此兵工厂只能将防空武器由卡车拖曳或者干脆安装在卡车上,这些“防空卡车”扮演的苏军大部分前线防空的角色。▲搭载四联装马克沁重机枪的嘎斯-AAA货车随着德军将大量JU-87俯冲轰炸机部署到前线,苏联装甲部队的损失与日俱增,由于卡车底盘的防空车缺乏越野能力,速度也跟不上装甲部队,因此主要负责为步兵部队和后方单位提供防空,而装甲部队只能依靠少得可怜的车载防空机枪对抗肆虐的德军轰炸机。▲搭载一挺德仕卡重机枪的嘎斯-MM货车(嘎斯-AAA的战时简化版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联陆军曾尝试使用半履带车作为底盘,但当时苏军的半履带车基本是从卡车底盘上改装而来,例如嘎斯-65和吉斯-42,但这种车辆速度很慢,哪怕是用于运输补给都被苏军认为无法胜任,因此未能大量服役。▲采用吉斯-42半履带车底盘的防空车,武器为一门37毫米61-K高射炮1943年,随着前线局势趋于稳定,搬迁到乌拉尔地区的工厂也开始生产,苏联陆军手头有了空余的履带式底盘,因此陆军立刻开始研究履带式自行高炮。1943年中期,第40工厂在SU-76自行火炮的底盘上,研制出一辆搭载37毫米61-K高射炮的原型车,1944年初完成测试,同年开始量产并迅速服役,该车根据苏联陆军命名条例被命名为ZSU-37。▲ZSU-37自行高炮ZSU-37使用了当时大量生产的SU-76自行火炮的底盘,后者是步兵部队和机械化部队最常用的反装甲和反工事武器。而SU-76的底盘则是从T-70轻型坦克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六对负重轮,扭杆式悬挂,结构简单且易于维护,非常适合战争时期大规模生产。▲SU-76自行火炮动力系统方面,ZSU-37搭载一台GAZ-203型串联发动机,由两台直列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串联而成,但总输出功率依然只有160马力。这使得其最大速度只有40千米每小时,越野速度30千米每小时,作战范围360公里(公路)和230公里(越野)。整体机动水平勉强能够跟上装甲部队,起码不至于脱节。火力配置方面,ZSU-37车如其名,其主武器为一门37毫米61-K高射炮,备弹320发,这种从1939年开始生产,仿制于博福斯40毫米高炮的武器性能优异。主力弹种为BR-167P高速曳光穿甲弹,最大穿深87毫米,对空作战则使用UO187高爆曳光弹,该炮没有近炸引信榴弹。▲37毫米61-K高射炮副武器方面,该车没有配备车载机枪,也没有烟雾弹发射器。但该车在执行要地防空任务时可以由工兵释放烟雾进行掩护。防护方面,ZSU-37全车由35毫米装甲焊接制成,但战斗室为半开放式,尾部舱门处装甲只有6毫米,整体防护能力一般。在加入苏军服役后,ZSU-37被迅速配属给各装甲师防空营,用作野战伴随方,该车从1944年大反攻一直打到德军投降。战争结束后,由于没有合适的替代品,ZSU-37一直生产到1948年,服役工作则一直到1957年ZSU-57-2量产才逐步退出一线,一些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预备役部队直到60年代中期仍在使用这种防空车,直到ZSU-23-4这款跨时代产物的量产才基本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