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周"和"成周"[下],成周之"成"是个什么成?
有网友留言问我,成汤和成周的"成"是不是一个意思?上一章讲了宗周的"宗"到底是个什么宗,本章就讲一下成周的"成"到底是个什么成。成周之名现在有史可考,最早始见于宝鸡何尊的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关于成周的"成"到底指的是什么?说法很多,一一罗列出来。
·第一种观点:成周的"成"指的是"郝邑"。有人说宗周的"宗"和成周的"成"是个地名,宗周的宗指的是"宗地之周","宗"就是通假崇国的"崇",宗地就是崇国,文王伐崇作邑于丰。成周的成就是"成地之周","成"就是通假邮邑的"成",成地就是邑,在伊洛盆地的周郑之间。
·第二种观点:成周的"成"指的是"周成王","成"即周成王之号,城邑为成王令人所修,所以后世称其为周成王,以谥号命名成周。比如"襄城"得名于赵襄子,"襄垣"得名于周襄王,"襄垣"得名于周襄王。如《召诰》中云:"王末有成命,王亦显",这里说的"成命"就是成王的命令,成指的就是周成王。
·第三种观点:成周的"成"指的是"合成合并"。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
·第四种观点:成周的"成"指的是"修成建成"。如《公羊传》疏引郑玄曰:居摄七年,天下太平而此邑成,乃名日成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种观点:成周的成指的是"大功告成周道始成"。如《尚书正义·多士》载:成周之邑既成,乃迁殷之顽民,令居此邑洛邑为王都,故谓此为"下都"。迁殷顽民,以成周道,故名此邑为成周。周朝统一大业,自始初成也。"周道始成"是为成周。
《史记》载:"武王既崩,成王少,三监与式庚作乱,欲攻成周。"《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五年,迁顽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可见三监叛乱时成周还没有修好,还没有成周。
那么三监进攻的是那个成周?洛邑是不是成周?成周是不是洛邑?洛邑和成周指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我看台《中华百科全书》"宗周与成周"条,对这解释的还比较精辟。
文载:周公摄政七年,归政于成王。乃遵武王遗命,继续经营洛邑。洛邑者,河南洛北之大邑也。召公先相宅,周公主营造,先作王城。城方千七百二十丈。继而又于王城东约三十里,别建一城曰下都,以迁殷之顽民,下都一名成周城。王城之与下都相辅翼,亦犹丰之与镐。
故两城总称洛邑或成周。成周者:言周道至此而成也。于是称镐京或丰镐为宗周。宗周:丰镐之总称,言为宗社所在,周之故土也。此「宗周」与「成周」每相对称,前者又称西都或西周,后者又称东都或东周。
我觉得这种解释比较通俗易懂。洛邑和成周是两座城,对于某些人称:洛邑为宗周,称丰镐为成周,专家学者顾颉刚对此颇不为不解,也发表了个人看法说道:史公明知成周与丰镐有别,又明知周公葬于镐京东南,而乃自乱其例,以成周称丰镐,何其粗率之甚也!
鲁卫两《世家》称丰镐为成周,与《穆天子传》称洛阳为宗周,同理。战国、秦、汉人于古史之知识不过尔尔。现在人搞不清,既然洛邑就是王城,周城就是成周,那么周平王东迁的地方是洛邑还是成周?周平王的王城和周赧王的王城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由于西周洛邑考古几十年,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西周洛邑、西周成周、东周王城,东周的洛邑具体在哪里?是不是一个地方?迷雾重重,只能期待考古发现,现在还不能定论。
丰镐遗子,点赞·关注·评论。
文章内容没有一个是真实的。成周:古公亶父徒迁·祖地“扶风美阳南”(岐山下·周原),建立《周国》·也叫“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