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 14 县改名的那些事儿!
1. 1964 年陕西 14 县为什么改名字?
2. 2016年11月,西安市户县撤县设区,至于改个啥名,西户区当时呼声最高,有人建议跟西安其他区县看齐, 以历史文化地标取名如雁塔区得名于大小雁塔,碑林区得名于古碑林,莲湖区得名于秦王的莲花池,灞桥区得名于古灞桥,未央区得名于汉未央宫,建议户县选草堂寺为文化地标 改名草堂区,但最终户县改名为鄠邑区,因鄠邑两个字生僻难认,被人戏称为“恶霸区”,对于此次改名,坊间褒贬不一,赞同的人称此次改名为正本溯源实至名归,反对的人呢称此次改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3. 实则这涉及到 1964 年陕西鄠县、盩厔、邠县、醴泉、栒邑、汧阳、郿县、郃阳、雒南、商雒、洵阳、沔县、鄜县、葭县 14 个古县统一改名的历史旧帐。
4. 1964 年改名原因要从郭沫若说起,他发文提出生僻字地名难写难认应改常用字,胡大秘书乔木批示后,陕西开始行动。

5. 六月户县的杨明轩先生支持先将鄠县改为户县,九月陕西发文《为减轻群众和儿童学习使用文字时的负担我省14个生僻地名改为常用字》进行改名。

6. 西安市鄠县被改为户县,此地本为夏时扈国,秦孝公改扈邑为鄠县;西安市盩厔县被改为周至县,此地毗邻秦岭,山多水多,山廻为盩,水曲为厔,汉武帝取名盩厔县;咸阳市邠县被改为彬县,此地古为周人先祖封邑;咸阳市醴泉县改为礼泉县,此地曾有泉味如醴;咸阳市枸邑县改为旬邑县,秦朝设栒邑县。

7. 宝鸡市汧阳县改为千阳县,此地是秦国先祖放马处;宝鸡市郿县改为眉县,此地因地形似眉;渭南市郃阳县改为合阳县,古时此地在郃水北岸;商洛市商雒改为商洛,此地位于雒水上游;商洛市雒南县改为洛南县,此地商朝为古商地;安康市洵阳县改为旬阳县,汉朝时设旬阳县;汉中市沔县改为勉县,因汉江旧称沔水;延安市鄜县改为富县,因境内有鄜水;榆林市葭县改为佳县,因境内芦苇多。
8. 当时陕西改名的 14 个县,在全国改县名大潮中陕西排名第一,江西改了 7 个县,山东没改。解放初期中国文盲多,古县名改革有意义。
9. 如今老百姓文化程度提高,再改回来提升文化自信也无可厚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