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岁月漫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可不知不觉间,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走路都开始颤颤巍巍。
这时候才发现,身边的儿子和女儿,对待自己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一、传统观念的枷锁
“养儿防老”,这句老话说了千百年,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人们的思想。
在过去,儿子那可是家族的延续,是传宗接代的顶梁柱。
就拿古代来说,家里有了儿子,那才算是有了香火,家族的姓氏、财产才能传承下去。
儿子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将来好光宗耀祖。
家里的田地、房产,也都是留给儿子的。
女儿呢,打从出生起,就好像是别人家的人。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那个时候,女儿一旦出嫁,就得跟着夫家过日子,回娘家都得看婆家的脸色。
像《红楼梦》里的迎春,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可一旦嫁给了孙绍祖,就只能在夫家受尽委屈,娘家也不能多说什么。
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儿子和女儿从一开始就被区别对待,老了的时候,差别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二、日常陪伴的温差
人老了,走不动了,最需要的就是身边有人陪着说说话,解解闷。
儿子们往往忙事业、忙家庭,整天忙得像个陀螺。
就说现在的社会吧,儿子们为了在大城市里买房子、供孩子读书,得拼命地工作。
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很晚才回家。
就算心里想着老人,也实在是抽不出多少时间来陪伴。
我邻居家的大爷,有三个儿子,都在城里上班。
大爷身体不好,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门口盼着儿子们回来。
可儿子们一个月也就能回来个一两次,每次待不了多久就又走了。
女儿就不一样了。女儿的心啊,往往比较细腻。
就像很多家庭里,女儿会经常给父母打电话,问问吃了没,穿了没,身体咋样。
一有空就回来看望父母,陪着父母唠唠家常,帮父母洗洗衣服、做做饭。
哪怕是已经出嫁了,也还是会牵挂着娘家的父母。
这日常陪伴的一冷一热,老人心里可清楚着呢。
三、经济支持的落差
在经济方面,儿子和女儿也常常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般来说,儿子在家庭里承担着更多的经济责任。
可有时候,这也会成为一种负担。
比如有些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把一辈子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儿子结婚后,要还房贷、车贷,还要养孩子,经济压力特别大。
当老人需要钱的时候,儿子就算有心,也可能力不从心。
我有个亲戚,他儿子结婚后,每个月工资除了还各种贷款,就只够一家人勉强生活。
老人生病住院了,他到处借钱,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而女儿呢,虽然在传统观念里不需要承担太多的经济赡养责任,但现在很多女儿都很有孝心,也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
她们会在父母生日、过年过节的时候,给父母包个红包,买些衣服、营养品。
有的女儿甚至会在父母生病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帮忙。
不过,也有些女儿觉得自己已经嫁出去了,娘家的经济问题应该由儿子来解决,所以在经济支持上比较吝啬。
这种经济支持上的不平衡,让老人在晚年的生活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四、养老照顾的迥异
到了养老照顾的时候,儿子和女儿的差别就更明显了。
儿子可能会觉得,给父母找个好的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来照顾,就已经尽到责任了。
毕竟他们要忙工作,不可能整天守在父母身边。
可是,养老院再好,保姆再贴心,也比不上自己的亲人在身边照顾。
就像有些老人在养老院里,虽然吃穿不愁,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觉得自己被家人抛弃了。
而女儿呢,往往更愿意亲自照顾父母。
她们会细心地给父母喂饭、擦身、按摩,陪父母去看病。
我村里有位老奶奶,瘫痪在床好几年了。
她的女儿就一直住在娘家照顾她,每天给她换洗床单、被褥,推着她出去晒太阳。
老奶奶逢人就说,还是女儿贴心啊。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儿子都不照顾父母,也有很孝顺的儿子会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地照顾老人。
但总体来说,在养老照顾这件事情上,儿子和女儿的方式和程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五、情感沟通的差别
在情感沟通上,儿子和女儿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
儿子们可能比较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觉得,只要给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顺了。
可老人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他们更渴望的是儿子能跟他们说说心里话。
就像很多老人想跟儿子聊聊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可儿子总是不耐烦,觉得这些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女儿则不同,女儿更善于倾听和理解父母的情感。
她们会陪着父母一起回忆过去,分享父母的喜怒哀乐。
父母有什么烦恼,也更愿意跟女儿倾诉。
比如说,一位老母亲因为和老伴吵架了,心里委屈,她可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女儿,而不是儿子。
女儿会在电话里安慰母亲,给她出主意,让母亲的心情慢慢好起来。
这种情感沟通上的差别,也让老人在和儿子、女儿相处的时候,有着不同的感受。
人老了,走不动了,才真正体会到儿子和女儿的差别。
这差别,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个人性格和情感的因素。
但不管怎样,儿女都是自己的心头肉。
作为老人,要理解儿女的难处;作为儿女,也要多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这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里,大家都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关爱,让家庭充满温暖,而不是让老人在差别中感到心寒。
毕竟,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