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伪国货”!它们潜藏几十年血赚国人钱,看你用过几个?

杂杂冷知识 2024-03-15 03:29:46

这些伪国货潜藏几十年,血赚中国人的钱!看看你买过几个?

第十,中华牙膏。

它曾是民族品牌的骄傲,被称为中国牙膏四大天王之一。

90年代时,日化产业合资浪潮席来。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后,快速侵占市场。国产品牌被各种外企搞的破产或收购,几乎全军覆没。中华牙膏就是其中之一。

1994年,陷入困境的中华牙膏将品牌租给了欧洲500强的联合利华公司。这一租就是27年。然而联合利华并没有打算发展中华牙膏,而是打算利用中华牙膏原有的市场渠道,扶持亲儿子洁诺牙膏。

但是让他们意外的是,中华牙膏销量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超越了洁诺。就这样,中华牙膏凭借自身影响力和国人心中的口碑,意外的生存了下来。

目前,它仍然有很多消费群体,但它已不再是一个真正的国货了。毕竟已被外资租用了27年,也没有任何重回的可能性。

第九,脉动。

它年赚600亿。老东家是法国的达能集团,却被认为是国货。脉动是维生素饮料的先行者,以洗脑式广告饱受年轻人喜爱,年营收达六百亿。是中国运动行饮料的王者。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达能集团,它1973年就成为法国最大的食品企业,最擅长快速铺摊子。仅6年时间年营业额就高达165亿法郎,成为欧洲第三大食品企业。

而消费能力强大的中国,自然也成为达能的目标之一。1987年,达能进入广州做乳业生意,后来企图收购光明,不过光明死不松口,最后达能也只放弃。不过达能收购了不少其他本土品牌,然后利用这些本土品牌知名度和资源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2003年时,趁机推出了脉动,对准了中国年轻人群。擅长铺摊子的达能,以口水式广告,在各大综艺中一掷千金打广告等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年营收高达2000亿,其中中国市场占三成。

但是这种销量脚底下踩着的,都是那些被达能收购的本土企业。如益力、乐百氏等这些老牌子,在达能画的大饼里永远消失了。

第八,大宝。

它80年代营业额过亿,是国人心中的民族品牌,却被迫卖身外资。1985年时,大宝品牌诞生,它原属于北京三露厂。作为国内最早的化妆品品牌之一。非常受国人的欢迎。

后来国外公司侵占中国市场,在铺天盖地的时尚广告后,引起了国人疯狂崇拜,国货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大宝就是其中之一。

这时,大宝被老美的强生集团盯上了。这个集团的套路就是,打入一个国家市场后,通过美元的优势收购产品,雪藏它,用原产品的销售资源,卖自己亲生的亲儿子。同时再降低原国产品牌的出货量,广告量,慢慢的市场就变成他们的了。

最终在2008年,强生收购了大宝,并完全控股。国产变成了国外资本的工具。当它再次被买回来时,本质已经完全不同。

第七,苏泊尔。

它是炊具龙头,被40亿贱卖给外资,骗了国人15年,如今市值591亿。

苏泊尔1994年成立,至今已27年了。是中国三大家电销量前三。原本苏泊尔是本土品牌。已跻身中国500家私营公司。但是却在2006年,以低廉的价格贱卖给了法国SEB。这种做法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2004年时,苏泊尔推向国际市场时,遭到制约。这是苏泊尔出售给外企的原因之一。它试图通过外企合资翻身。目前,苏泊尔的产品超过600种。市值超591亿。利润远远不及当初。

并且这些利润,都进入了法国人的囊中。如今的苏泊尔与美的、格力等国内大品牌平分秋色。如今国货激起浪潮,苏泊尔将走低也说不定。

第六,双汇。

它是中国的肉类第一品牌。总资产60多亿,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有20多家加工厂。年屠宰能力达1500多万头猪,年销售肉制品达200多万吨。属于中国肉类加工航母级企业。

双汇成立于1998年,原本是地道的本土企业。但是在2006年,它被老美的高盛集团和鼎晖中国成长基金收购。高盛的子公司用20亿就拿到了双汇一大半的股权。从此,双汇再也不是我们的国货香肠了。

从那时起,我们吃的每一根火腿肠都沉浸在资本主义中。它的猪肉供应商也变成了老美排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

第五,哈啤。

昔日的民族品牌,沦为外资的囊中物。1900 年,俄商在哈尔滨建起中国第一家啤酒厂,生产哈啤。

九一八后,小八嘎垄断了哈啤,并吞并当地很多啤酒厂家。解放后,哈啤才被收为国有。随后多次扩产,迎来井喷式发展,上百家啤酒厂拔地而起,也有不少品牌打入了哈尔滨市场。尽管如此,也无法撼动哈啤的地位。

1995年哈啤产量超15万吨,位居全国前列,东北第一。2002年,哈啤上市成功。然而两年后,突然卖身外资,被百威收购,完全丧失了自主权。

原因据说是因为经营不善,国有资产流失等各种原因。虽然借助于百威的支持,哈啤走出了国门。但它再也不能代表民族品牌了。

第四,南孚。

它曾是中国电池行业龙头,却被外资看上后三次易主,处境艰难。

南孚电池作为新兴产业崛起。随后,移动设备兴起,南孚电池贷款500万美金,建起我国第一条碱性电池生产线,凭借广告一节更比六节强,一年卖出600万节电池,创造了亿元营收。1999年,在外资的大饼下,南孚电池成为了中外合资。由摩根士丹利和新加坡、荷兰银行持股49%。

被收购后,外资并不是为了大力发展它,而是为了转手,卖个好价钱。随后,南孚被卖给了宝利公司。而宝利又将其转手卖给了宝洁公司。而宝洁已有金霸王电池,为了防止南孚影响金霸王的地位,宝洁禁止南孚走出国门。

整个2000年至2014年,南孚都只能在西方漂泊,被老美企业榨干。直到2015年,中国鼎晖投资和中国银行收购了南孚股份。但中国的电池市场已经没有了它的容身之地。

第三,徐福记。

国产糖果年销60亿,连续17年国内糖果销量第一。最终遭雀巢107亿收购,气的郭台铭结婚买66万包。

1994年,四兄弟打造了徐福记品牌。并推出新年糖系列。仅1997年,销售额就超1亿。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在国内已有88家分公司,终端零售点13500个。成为中国的糖果大王。

然而,为了更高的利润空间,2011年,徐福记选择加入雀巢。雀巢用107亿拿到了60%的股权。一个是海外食品巨头,另一个是国内糖果霸主,本应是强强联手。然而,外资的介入,徐福记市场份额直接下滑。仅5年时间,就被雀巢归边缘化。如今徐福记已熬过了30多年。不知道还能存活多久。

第二,小肥羊。

它曾在全国开上千家店,年收入几十亿,被外资收购后走向没落。在海底捞之前,江湖上的火锅大哥是小肥羊火锅。

小肥羊凭借内蒙古羊肉迅速走红。成为中方火锅第一股。2008年成功上市。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时,小肥羊为了拓展海外市场,被老美的百胜集团以46亿收购。谁知道,被外资接管后,小肥羊的创始人团队陆续被开。

而百胜为了方便管理,也关掉了很多门店。外资接手后,小肥羊的火锅底料也变了。老外怎么可能知道国人的口味。慢慢的,小肥羊也就落寞了。如今海底捞也有当年小肥羊的想法,不知道它是否能走的顺利。

第一,汰渍。

有汰渍,没污渍。相信你一定熟悉这句广告词。90年代初期,海鸥、熊猫等洗涤品牌爆火。尤其是熊猫洗衣粉,年产量高达6万吨,为洗涤品牌前三甲,甚至有北有熊猫,南有白猫的口号。这很快就被老美的宝洁眼馋上了。

很快,宝洁就和熊猫生产商北化二厂合作上了。毕竟老美企业擅长画大饼,熊猫又想往外发展。宝洁出资1.4亿元买断了熊猫洗衣粉50年使用权。

然而,宝洁却利用熊猫的渠道,推出了汰渍品牌。尽管刚上市的汰渍400g零售价7.8元,可以说贵得吓人,熊猫才不过1.8元一袋。宝洁为了卖汰渍,直接将熊猫提价50%。

慢慢的,熊猫被市场抛弃。而被哄抬的汰渍一直爆火到现在。那么,你家现在用的是什么牌子呢?评论区告诉我。

除了看以上十大伪国货,还有金龙鱼,康师傅,上好佳等等,它们都不是地道的本土企业。无论是哪种企业,被收购后都难逃被取代的命运。外资的算盘打的太响了,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先收购再雪藏,慢慢打压吞噬国产企业。真是坏透了!

你还知道哪些伪国货呢?评论区告诉我。我是外史杂记,我们下期见!

0 阅读:2
杂杂冷知识

杂杂冷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