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筹划朝鲜停战谈判会议?

千篇历史藏 2024-06-15 08:34:39

【《毛年谱(1949-1976)》纪事本末(463)】1951年,毛泽东58岁。

1951年6月30日下午二时,毛泽东致电斯大林:

敌军司令官李奇微已于本日发表通知,建议在元山港内一个丹麦船上由交战双方的代表举行关于停战的会议。并称,必须有适当的保证,方能实行停战。关于此事,有几点请您考虑示复,并请您直接通知金日成同志:

(一)金日成同志似应于七月二日或七月三日发表答复李奇微的通知,在此通知内说明:同意举行双方代表谈判停战的会议,并建议会谈的时间、地点和代表人数。

(二)关于谈判地点,李奇微建议在元山港内。查此港是北朝鲜的设防海港,敌军正阴谋于此登陆,似不宜同意在此港开会,可否建议以三八线上的开1嚣艻荟议地点

(三)为使我方代表对于会谈内容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似宜建议以七月十五日为开会日期。

(四)因为时间迫促与会议的重要性,我建议,请您直接与金日成同志通讯,密切地指导此次会议,同时将您的意见告知我就行了。

同日下午五时,致电金日成并彭德怀:

(一)本日我给菲里波夫同志电报稿一份,兹同时发给你们参阅,大约明天(七月一号)可能得到菲里波夫同志的复电。

(二)请你以朝鲜人民军总司令的资格,准备于七月二日或三日发表一个回答李奇微的声明。

(三)因为时间紧迫和会议的重要性,我已要求菲里波夫同志直接和你通讯,密切指导此次会议,请你也经常和菲里波夫同志联络,有问题时直接向他请示。

(四)此次谈判,是以你的代表为主,中国志愿军的代表为辅,因此请你对于为了使此次谈判获得较良结果的各项内容和方法加以考虑和准备。

(五)你和彭德怀同志会谈的时间,可在对李奇微的通知发表回答以后,择定一天举行。我这里准备派我们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同志及其助手于七月二日由北京动身,七月五日可到彭德怀同志那里,和你及彭商量并帮助此次谈判事宜,他是在内部帮助你们的,不公开出面。

7月1日,金日成和彭德怀联名复电李奇微,同意为举行停止军事行动和建立和平的谈判而和李奇微的代表会晤,会晤地点建议在三八线的开城地区。

7月2日晨四时,毛泽东就准备和平谈判会议(会议开始后的正式名称为“朝鲜停战谈判会议”)的有关问题,致电彭德怀并金日成及高岗:

(一)同意彭留在联司主持作战及七月十日的干部会议,不去平壤开会。

(二)同意邓华同志代表彭出席和谈会议,请邓即日动身去平壤,务于四日晚上或五日晚上,到达金日成同志那里,彭对和谈的意见即 告邓华带去。

(三)李克农率乔冠华及其他助手,于七月二日二十二时由北京乘车去安东,于七月四日傍晚由安东动身去平壤(不去联司),大约于五日早上,或五日晚上,可到金日成同志那里,和金日成同志及出席和谈的代表们(人民军的和志愿军的)会商有关和谈会议的一切问题,请金日成同志派人于适当地点接引他们。

(四)请彭德怀同志命令位于开城地区的军队负责首长迅速布置在开城开和谈会议的房屋(如果没有房屋就须使用帐篷)、用具和食品等项,布置可靠的警戒,务必保障会议的安全,不许出乱子。敌方代表团的宿舍(可能有几十人,包括新闻记者),我方代表团的宿舍及开会的会场,均须布置得妥当一点。

此外,还须为李克农、乔冠华等布置一所宿舍(距会场一二公里)。为此,请联司派一懂事的有能力的负责干部即去开城地区指挥上述布置事宜。开城情况如何,望速查告。

同日晚十二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高岗并金日成:

在和敌方代表准备谈判及实行谈判期间,大约有十天到十四天,请你们严格和充分地注意下列各点:

(一)争取在十天内,用极大努力,加强第一线部队的人员特别是武器和弹药的补充。请高岗同志将后方应运人员、武器、弹药等,尽这十天内外运人北朝鲜境内。必须准备着一经签订停战协定,这些人员和物资就不能运输和调动了。

(二)极力提高警惕。我第一线各军,必须准备对付在谈判前及谈判期内敌军可能对我来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则举行大规模的空炸,以期迫我订立城下之盟。如遇敌军大举进攻时,我军必须大举反攻,将其打败。

(三)杨成武两个军及五十军,须令其迅速开到指定地点,防止敌人乘机在元山登陆,我三十八、三十九及四十二军则应准备对付敌人可能在西边登陆。

(四)请你们设想在停战协定成立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预筹对策。

7月3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电报说:

关于敌我双方军事代表会谈时我方应提出的条款,我们认为主要有五条,即:

(一)‘双方协议同时发布停火命令。双方海陆空军自停火令发布时起,在朝鲜全境实行停火及停止其他敌对活动。’此条敌方可能无异议。

(二)‘双方陆海空军各自三八线撤离十英里,在三八线以南及以北各十英里的地区,成立非武装区。该非武装区之民事行政,恢复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前之状况,在三八线以北由朝鲜人民政府管辖,在三八线以南 由 南朝鲜政府管辖。’此条敌方可能提出某些异议,但我们这样提,是很公道的,敌方难于批评。

(三)‘双方停止运输(包括陆运、空运、海运)军火、军队或补充部队,由朝鲜境外到朝鲜境内去以及由朝鲜境内运输到第一线部队中去。’估计敌方可能提出此项条文,故我方似应主动提出或者此条的后一句不要。

(四)‘设立中立国监督委员会,由双方各推荐未参加朝鲜战争之国家之同等人数之代表组成之,负责监督第一、二、三条各项之执行。’估计敌方可能提出类似条文,故我方主动提出此条。但实行此条将会招致许多麻烦,敌方推荐的‘监督委员’将在中朝国境线及北朝鲜的各交通要站检查我军的运输车辆。或者我方不主动提出此条,待敌方提出时再由我方接受之。究以何者为宜,请你酌定。根本拒绝设立监督机关,似不适宜。

(五)‘双方释放战俘。在停战后四个月内,由双方各将对方战俘全部分批交换释放之。’敌方可能提出一个换一个,我方则应要求释放全部战俘。惟敌方俘虏北朝鲜人较多,并已补人南朝鲜部队内,此事可能引起争议。

以上是我们想到的在双方军事代表会谈中应当解决的根本的五条。此外,尚有(一)‘一切外国军队,包括中国志愿军在内,限期(例如在三个月至四个月内)分批自南北朝鲜撤退完毕。’这亦是很重要的一条。惟敌方代表可能认为此事属于政治范围,不应在此次会议中解决。请你考虑我方应否将此条提出。(二)‘南北朝鲜双方的难民限期(例如在几个月内)遣回原地。’金日成同志希望提出此条。但此事实行颇为烦难,南北朝鲜的代表可能在此问题上发生许多争论,以致影响到其他主要问题的决定。或者可以提出去,在争论不决时则将它推到将来的政治性的国际会议上去讨论。以上各点,请将您的意见告我。

7月3日晚十二时,致电金日成并告彭德怀。电报说:

李奇微已复电同意七月十日在开城举行和谈会议,他还提议在这以前举行一次双方联络官的预备会议。我认为可以同意举行预备会议,时间定在七月八日。预备会议是很重要的,李克农及我方和谈代表们及联络官们均需于七月七日晚上或以前到达开城地区,以便指导我们的联络官开好预备会议。请彭德怀同志命令解方及部队首长加速布置开城地区的开会地址等事宜,务须保障双方联络官及双方代表的安全,无论如何不许出乱子,此点至为重要。

7月4日晨四时,致电金日成并告彭德怀:

我方是此次谈判的主人,请你派出一位负责同志,随带若干工作人员及必要物品速去开城地区,会同联司参谋长解方同志筹备会场及开会事宜。如该地无房屋,就须带帐篷去。双方会议人员所需物品及会场设备,均须带去。一切均须于七月八日以前准备完毕。

7月4日晨四时,致电彭德怀:

开城地区如埋有地雷,须加撤除,特别是李奇微代表的飞机降落地,汽车通道及会场附近,必须撤除干净,保障安全,不出乱子为要。

7月4日晚七时,毛泽东致电金日成、李克农并彭德怀,发去将由我方提出的《朝鲜停战的协定》的提案。协定的内容为:

在朝鲜作战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将军(一方),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金日成将军、中国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一方),双方被授权派遣代表举行关于在朝鲜停止作战与建立和平的会议,双方代表同意订立下列各条款:

第一条 于一九五一年某月某日双方同时发布停火令。双方陆海空军自停火令发布之时起,在朝鲜全境实行停火及停止其他敌对活动。

第二条 双方陆海空军各自三八线撤离十英里。在三八线以南及以北各十英里的地区,成立非武装区。该非武装区的民政事宜,恢复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前的状态,在三八线以北由朝鲜人民政府管辖,在三八线以南由南朝鲜政府管辖。

第三条 双方停止运输(包括陆运、海运、空运)军火、军队或补充部队,由朝鲜境外到朝鲜境内去。

第四条 双方释放俘虏。在停战后三个月内双方各将对方战俘全部分批交换释放之。

第五条 一切在朝鲜作战的外国军队,包括中国志愿军在内,限于两个月至三个月内,分批自南北朝鲜撤退完毕。

第六条 南北朝鲜双方的难民,限于四个月内遣回原地。

电报说:

金日成同志对上述协定意见如何,盼告。如认为可行,即请你召集李克农、南日、邓华等同志将上述协定提案交给他们,并向他们加以解释,然后令他们迅速前往开城地区。请告他们注意,联络官是谈开会细节的,不是谈判协定条款的。

为使我方各代表的步骤和态度取得一致,提议由我方各代表及李克农、乔冠华等组成一个小组会议,由李克农主持,是否可行亦盼告。

7月10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同“联合国军”代表团在开城举行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

从此,出现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7月26日,停战谈判讨论军事分界线问题时,“联合国军”方面以补偿其海、空军优势为借口,无理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人民军队战线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平方公里土地。遭到朝中方面坚决拒绝后,“联合国军”竟中断停战谈判,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方面就范。

从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

0 阅读:4
千篇历史藏

千篇历史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