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事件背景
杭州程天科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秒空"事件验证了C端需求的爆发潜力,结合AI技术突破、老龄化加速(2030年65岁以上人口超3亿)、工业场景劳动力替代需求,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商业化加速期。根据中信证券预测,2023-2025年行业CAGR超50%,到2028年市场规模突破24亿元,医疗康复、工业助力和消费级场景将形成三大增长极。
以下从技术路径、应用场景、产业链格局三个维度梳理投资标的:
二、核心标的分类解析
标的分类
代表公司(证券代码)
技术壁垒/产品布局
市场地位及催化事件
精密传动与减速器
绿的谐波(688017.SH)
谐波减速器市占率超25%,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
2025年Q1谐波减速器产能达60万台/年,获特斯拉Optimus、宇树机器人订单
伺服系统与电机
科力尔(002892.SZ)
伺服电机+驱控系统一体化,突破高精度编码器技术
2024年伺服电机收入同比增长18.97%,切入扫地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供应链
康复机器人整机
翔宇医疗(688626.SH)
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年内取证)+脑机接口康复设备
2025年Q1获汐泰投资、金鹰基金密集调研,康复机器人20余个在研项目,脑电采集装置下半年取证
工业机器人集成
江苏北人(688218.SH)
新能源焊接生产线+智能物流系统,布局外骨骼工业助力场景
2024年营收中30%来自汽车行业自动化改造,与程天科技在工业外骨骼领域存在协同可能
核心传感器
汉威科技(300007.SZ)
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已实现小批量供货
国内少数具备多维度力觉传感器量产能力的企业,2025年拟扩产至50万套/年
医疗级外骨骼解决方案
伟思医疗(688580.SH)
外骨骼机器人专用控制算法+脊髓电刺激技术融合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9.4%,康复外骨骼产品已覆盖全国500+医疗机构
消费级场景渗透
钱江摩托(000913.SZ)
依托吉利生态布局电动助力外骨骼(户外运动场景)
2025年Q1电动两轮车销量同比+35%,渠道网络可复用至消费级外骨骼分销
三、产业链价值分布与投资逻辑
1、上游(40%价值量):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核心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明确。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汉威科技(力觉传感器)、科力尔(伺服系统)将优先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放量。
2、中游(30%价值量):整机制造商需突破临床认证(医疗场景)和成本控制(消费场景)。翔宇医疗凭借康复医疗渠道优势、程天科技通过B端向C端渗透的模式值得关注。
3、下游(30%价值量):养老机构(如泰康之家)、工业物流(京东、顺丰)、景区运营方的采购需求将形成业绩弹性。间接利好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江苏北人、天奇股份。

四、风险提示
1、技术迭代风险:脑机接口、柔性传感等前沿技术成熟度低于预期可能延缓产品落地;
2、政策审批风险:医疗级外骨骼需通过NMPA三类认证,取证周期可能长达2-3年;
3、市场竞争风险:特斯拉、丰田等巨头加速布局可能挤压国内厂商份额。

(免责声明:以上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构成市场投资买卖操作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