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二战东亚大区匹配机制就是你再强也当不了顶级二战高手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2025-02-05 19:36:16

提到二战,大家都能说出不少顶级强者的名字,什么二战头号王牌飞行员,头号坦克手,头号狙击手,这些人大多出现在二战欧洲战场上,一小部分出现在太平洋战争副本里(比如贝斯特,他在中途岛的战绩也是王者级别)。东亚大区就难以出现高手了,这是当时亚大区匹配机制决定的。

东亚大区当时的匹配机制就是一个工业国中的差生,要暴揍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农业国、殖民地,整个东亚大区的装备水平、装备数量都停留在新手村的水平。日本陆军侵华气势汹汹,它动员的坦克数量、质量还比不上欧洲的弱鸡波兰。

波兰陆军在1939年拥有880辆坦克,较为先进的坦克是132辆7TP和50辆雷诺R35。纳粹德国觉得波兰是弱鸡,同时期的中国和日本可不会有类似的念头。侵华战争正式爆发时,日军总共才有600辆坦克,比波兰还差点。1938年日军进行武汉会战前后,才一咬牙一跺脚,投入了295辆坦克进攻中国军队。日军的坦克质量也不咋样,1937年日军才研发生产了装甲12毫米厚的95式坦克,这种坦克的各种性能和波兰的R35坦克半斤八两,比7TP坦克还略逊一筹。

在火炮方面,波兰陆军同样不逊色于日军。二战期间日军总共才生产了1万3350门,波兰人在1939年可是拥有4100门火炮,其中1580门火炮口径超过了100毫米。侵华日军火炮力量和波兰陆军半斤八两,1937年华日军投入了3000门火炮,1938年投入了4000门。侵华日军的火力和装甲力量相对于波兰都没啥优势,波兰在中华民国看来也是陆军强者,委员长在1938年向波兰购买过军火。

但就是这么一个强者,却被纳粹和苏联左右开弓一样暴打,成了大家眼中的二战弱鸡。因为纳粹和苏军的陆军装备更强大,纳粹一共生产了4万6,857辆坦克、15万9,144门火炮;苏联在苏德战争开始前就有1万1,000辆坦克外加11万5,900门火炮,苏德战争起家更是三班倒生产了10万5251辆坦克和 51万6648门火炮。波兰人很勇猛,亡国后,在盟军部队中有很高的评价和战绩,但波兰的工业和两个顶级强者比起来那就是弱鸡。

同样,日本陆军的装备数量也和苏联、德国相差了几十倍。日军很穷,中国军队更穷。日军可以投入3000、4000门火炮,近300辆坦克,那就是要匹配东亚大区的主要对手。中华民国在开战前可是只有68辆坦克,567门火炮。日军在技术装备上具有数倍的优势,在炮弹产量上具有40、50倍的优势。日本陆军“优势在我”,自然就没动力研发生产先进装备。

日本的财力也不允许陆军败家,日本还有一年消耗百亿日圆的海军,还要在中国战场上烧钱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已经在中国战争上烧掉了174亿7172万6000日圆。日本陆军装备无力扩大,它就是凭借3000门左右的火炮、300辆左右的坦克欺负中国军人。中国军人牺牲惨重,也只能在一次会战中摧毁百十个日军火炮,十几辆日军坦克。中国军队有坦克,坦克数量不如泰国不说,还只有几十万加仑的油料,连穿甲弹都要数着用。华北的八路军更惨,打仗还要捡弹壳,顶级狙击手自然不会出现在八路军中(要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才出现)

日军穷凶极恶,中国军人更穷,两个工业穷国加在一起战果自然很感人。八路军奋战了八年,付出几十万人伤亡的代价,才摧毁了日军69辆坦克,还不如德国顶级坦克手一个人的战果高。但这就是战争,你再正义,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胜利也要大打折扣。咱们的前辈在抗战中不是不敢亮剑,是连打狗棍都缺。

0 阅读:13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李从嘉的战争茶馆

《舌尖上的战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