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因境内耸立于乳山口湾南岸浑圆挺拔、顶峰凸起、状如母乳的大乳山而得名。地处青岛、威海、烟台三市衔接的腹地;南濒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现境内在明朝前曾属宁海州牟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宁海州改称牟平县。境内分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七年改称东海道)牟平、海阳两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境内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隶属不变,并确定夏村为县城。
历史上乳山的县址多变化,加上县及以下乡村名字的变更,给寻根问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也是寻根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史料记载和民间调查,元代前,乳山境内居民已有孙姓。金、元战乱,胶东连年战乱波及,“户口十者去九”,所剩土著旧族极少,居民或遭杀戮,或迁走。民国期间编修《牟平县志》时调查,今境内姜、孙姓为元代前土著旧族后裔,于、宫、唐、王等姓系金、元时期由胶东邻县迁入外,民间相传其他姓氏居民多为元末明初从“云南”和“小云南”移民的后裔。
现如今,孙姓约7000户。主要分布在白沙滩、南黄、冯家、崖子、夏村等镇。
汤上村孙姓,为土著旧族,后裔析居靠山、东珠塂、东姜家庄、崮山寺、归仁、湾头、汤南山、汤南场、南台子、庄子园、山前庄、孙家沟等村。与汤上村孙姓同族的上口、南吉子园、东吉子园、砦里等村孙姓系文登县坦埠村迁来,小滩村孙姓系文登县庙东迁来,后裔析居小单家、常家庄等村。
崖子村孙姓,系明正德年间由莱阳县城里迁来,后裔析居北寨、东庄、康家夼、社庄、崖后、东官庄等村。
分四个堂。分别是,追远堂,崇本堂,崇礼堂,似谷堂。一到五世,一世、甫全、甫贵、二世、圯、三世训。鑑、四世、继友、继祖、继方、刚。五到九世、五世、仲喜、仲义、仲善、仲礼、仲信、仲德,六世、戒、布、华、七世、应麟、应麒、应甲、八世、贵、贤、能、孔、九世、日新、日强、日茂、日美、十世、希啓、希宁、希颜、希高、希礼。
白沙滩村孙姓,系明成化年间由贵州锦屏县乐桑屯迁来,后裔析居常家庄、六村屯等村。
孙家埠村孙姓,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迁来,后裔析居岭上、东洋水、吕格庄、东家等村。
字辈有,绍德毓鸿庆,天开云兆祥。
小疃村孙姓,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迁来,后裔析居冷家、洼九埠、黄依台、金碃岭等村。
乳山口镇改造夼、刁家二村孙姓,系明末清初由牟平县城里迁来,后裔析居朱家屯、徐家等村。
孙家疃村孙姓,系清顺治年间由荣成县湖台迁来,马庄、孙家、二龙口、铁山、宋河孙姓皆由海阳县迁来。
还有部分孙姓分布区域,没有完全统计,往乳山孙氏族人看到后留言评论区,予以补充,谢谢!
孙氏族人在乳山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依靠大海,整合资源,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成为了胶东孙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我,宗亲寻根,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学习家谱文化。
我就是我,专注于寻根问祖,传播家谱文化,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