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动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日常出行,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无牌无证上路,违法改装、闯红灯、酒后骑行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全国各地纷纷出台规定,并加强电动车专项执法行动。进入2025年,电动车管理并没有松懈,过去的1月和2月,相关的政策仍然不断推出,特别是开工复工后,多地针对电动车上路出台新规。除了戴头盔,3月起,电动车、三轮车上路有新变化!多地实施“4禁1罚”管理,骑行需注意!
多地对电动车实施“4禁”管理
1. 禁止无牌无证行驶

当前,无论是哪一种电动上路都要上牌,以便于交通部门管理,哪怕是电动自行车也不例外。无牌上路属于严重的违规行为,被交警查处将进行扣车处理。

除了牌照之外,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上路还需要驾驶证。这些电动车已经被纳入机动车进行管理,所以上路条件稍微严格。

近日,赣州公安交警在全市开展电动车执法专项行动,严查低速三、四轮电动车普遍存在的“三无”上路行为,即“无牌、无证、无保险”上路。行动期间,交警采用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的方式,查出了大量的违规车辆。
2. 禁止过渡期已结束的超标电动车上路
超标电动车的核心配置超越了国家标准,所以管理得比较严格。这类车要想上路行驶,必须满足当地的“过渡期”政策要求。

超标电动车不仅路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使用期限也跟正常的电动车存在明显的不同。普通电动车只要上牌了就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但是超标电动车哪怕上了牌,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日前,云南昭通市交警发布“关于淘汰超标(非标)电动自行车的通告”。明确目前已登记上牌的“白底红字”牌电动车过渡期已结束,该批电动自行车应作报废处理,不得上路行驶。

3. 禁止违法改装
违法改装是电动车管理中的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一些车主为了追求行驶速度和续航能力,私自对电动车进行改装,最常见的就是换大功率电机、加装备用电池、解除速度控制等。这些行为不仅违反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还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隐患。

近日,浙江瑞安塘下镇在例行开展的电动车执法行动中,使用多部门联合执法方式,查处了26辆非法改装的电动车。另外,部分商家违规加装蓄电池、改装座椅和改限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4. 禁止电动车驶入限行区域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管理部门对电动车划定了限行区域。限行区常见于城市主干道、核心商业区、学校重点区域等,在这些地方,电动车全天候禁止驶入或者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限行,违者将被处以罚款。

一罚:酒后驾驶电动车将重罚
现在,一些人别拿电动车不当车,喝酒骑行随便来。然而,酒驾不再是机动车的“红线”,如今也延伸到了电动车领域。现在,酒后驾驶电动车、三轮车上路,被交警查获将面临和开车一样的处罚。

喝酒骑电动车,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交警就会扣掉驾驶证上的12分,罚款1000-2000元,同时暂扣车辆处理。

近年来,电动车的管理政策不断推出,从最初的限速、限重,到后来的上牌、限行,政策规定越来越细化,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骑行者而言,这些不断出台的规定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看待。
如果没有行业的规定和标准,任由电动车爆棚式发展,那将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安全问题。当然,严格的管理也会导致“出行难”问题的产生。对于电动车实时管理政策和新规,大家有什么意见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