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38岁,西医诊断说是子宫内膜炎,其中一个症状就是带下色黄,当然还有疼痛,刺痛,看了看舌质,给她开了方,吃了一个星期,她说症状基本上完全消除了,感觉良好。子宫内膜炎这样的病是比较难治的,我给她说坚持治疗,半个月不行,一个月也不一定痊愈,最少40天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这个人说吃上两个月能完全好,也满足,这说明这个病人有多年的病,心中有痛苦,想彻底治愈。
再一个方面,我们要理解“其人如狂”其特殊辨证精神是什么。“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以烦躁为主,病变的证机与病变的部位在膀胱,病人有可能出现烦躁不安。举一个例子,我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病人,她说是肾结石,曾经做过两次手术,第一次做手术的时候,她的结石比红枣大。第二次又做了一次手术,比红枣小。这一次来找我们的时候又复发了。西医做手术是立竿见影,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从我们中医来说用桃核承气汤,瘀热的病理没有改变,根据她的症状表现,当时我给她开的方是两个方,一个方是桃核承气汤,另一个方是张仲景的猪苓汤,这个人连续吃,最后一检查,她的结石被排出来了。她吃药的时间最起码半年左右,这是我们认识到桃核承气汤可以治疗结石,当然治疗结石应该符合我们中医辨证的特点是瘀热。

病人以烦躁为主,病变的证机和病变的部位不是在膀胱而是在心,也可以说瘀热在心,心神得不到心血所养,瘀热肆虐心神,病人会出现烦躁不安,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上半年有一个人就是焦虑症,焦虑症的病证表现不是以疼痛为主,当时我根据她的病证表现,一个是舌质红,苔薄黄,说明有热;第二个方面,根据这个病人口发紫,舌边发暗,这就是瘀热。当时我开了两个方,一个方是桃核承气汤;第二个方面,焦虑症有气郁,我给她开了个方叫四逆散,两个合方,明显控制症状,改善了病情,经过有效的治疗,病人的精神状况像正常人一样。为了达到远期治疗效果,我让病人把我刚才说的两个方的药打成粉状、一次一小包,一天三小包,分早中晚三次服,不管发病不发病,一天总是这样吃,自己感觉恢复得像正常人一样。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106条说:“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为何提出一个“血”,告诉我们病的主要矛盾方面是热与血相结而为瘀,病在泌尿系,病人会出现小便不利,张仲景在药后说“当微利”,这个“微利”应该是小便通利,由原来的不利变为利,病变的部位、瘀的病机不在膀胱,假如说在大肠,病变以大便干结为主。比如说,我们用桃核承气汤,可以治疗泌尿系疾病,可以治疗生殖系疾病,能不能治疗消化系疾病呢?肠炎会不会出现腹痛,会不会出现夜间加重,会不会出现舌质紫呢?
如果会,我们就把它辨成瘀热,如果是大便干结用了桃核承气汤,病人应该是大便通利,这样我们理解“当微利”,从两个角度要搞清楚,如果病变的部位在膀胱,当然这个膀胱的概念是比较大的,服药后会出现小便通利,如果病变的部位不在膀胱而在大肠,服药之后会出现大便通利。再一个方面,病变的部位即瘀热的病机不是在膀胱而是在女子胞中,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有些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量少夹有血块,还疼痛,这样的疼痛,一般叫作痛经,痛经量少,有血块,我们把它辨为热,服用桃核承气汤,病人会出现月经量多,下瘀血,这样我们就知道张仲景所说的“当微利”概念比较多,并不局限在一个方面,用方定要因人而异。

桃核承气汤方药组成有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炙甘草。要知道方中的用药,更要重视用量,还必须搞清楚方中用药之间的关系。桂枝与桃仁是相使关系;大黄与芒硝是相须关系;桃仁与大黄、芒硝属于相使关系,桃仁协助大黄、芒硝软坚祛瘀,大黄、芒硝协助桃仁活血化瘀;桃仁与炙甘草属于相反相使,相反是补泻同用;相使是因为补气能帅血,益气能行气,气血互用。
学习桃核承气汤还要重视煎煮与服用。在通常情况下,用水煎煮25分钟,然后加入芒硝,饭前服用,每天服三次,就是张仲景所说的“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如果大便干结,大黄煎煮不是25分钟而是15分钟就行;如果大便没有异常情况,大黄和其他药一样煮25分钟。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哇.中医好历害的千古名方。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