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御体系的发展与趋势【上】

幼萱解析 2024-11-28 14:46:46

关键要点

►中国已大幅重组其国防工业部门,以改善武器系统的研究、开发、采购、测试、评估和生产。

► 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其国防部门改革的关键部分。

军工基地发展趋势。关键要点

►中国的许多导弹项目可与其他国际顶级生产商相媲美;中国可能试图利用2018年开始从俄罗斯获得的S-400地对空导弹(SAM)系统的某些方面,对其缺乏的能力进行逆向工程。

► 按吨位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生产国,有能力生产海军燃气轮机和柴油发动机以及舰载武器和电子系统,这使其几乎可以满足所有造船需求。

► 2020年,中国首次部署了带有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导弹,并推进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开发,该发动机已应用于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导弹和航天工业。中国的大多数导弹系统,包括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系统,在质量上与其他国际顶级生产商的系统相当。中国为解放军和出口生产各种导弹,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空对空导弹和地对空导弹。2020年,中国部署了第一枚导弹随着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发展,其超燃冲压发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中得到了应用。2019年4月,中国海军在其70周年庆典上透露,其新型导弹巡洋舰可以使用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在过去的两年里,首次出售了地对空导弹-除了2018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超视距PL-15之外,中国还在开发一种冲压喷气发动机驱动的空对空导弹。

历史上由解放军管理的中国航天工业正在迅速扩大其情报、监视、侦察、导航和通信卫星星座。2020年,第三次月球任务和中国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的完成表明了该行业的持续进步。中国的国内航天市场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然而,投资的增加催生了私营航天公司,这些公司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轨道发射尝试已经创建了私营航天公司,这些公司在过去两年中成功地进行了轨道发射尝试。2020年,中国为一个新的基于空间的物联网项目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该项目具有集装箱监测和海上通信应用,并继续发展基于空间的宽带互联网。

海军和造船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国,正在提高其造船能力和所有海军级别的造船能力,包括潜艇、军舰、运输舰和两栖舰。中国在国内生产海军燃气轮机和柴油发动机,以及几乎所有的舰载武器和电子产品其造船业的系统,使该行业几乎能够自给自足,满足所有造船需求。

军火工业。解放军地面系统的几乎所有类别的生产能力都在提高,包括装甲运兵车、突击车、防空系统、火炮系统和部件,以及主战坦克和轻型坦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于2018年11月开始测试无人驾驶的59型坦克。中国可以生产土地达到或接近世界级标准的武器系统;然而,一些出口设备仍存在质量缺陷,这抑制了其扩大出口市场的能力。

航空工业。中国正在通过两家主要的国有飞机公司——中航和中商飞机推进国内航空业的发展。中航工业设计和生产中国军用飞机,包括歼-20第五代战斗机、Y-20大型运输机和未来的H-20飞翼隐形飞机轰炸机。中国商飞生产大型客机,旨在在商用飞机市场上竞争。中国商飞正在生产ARJ21支线飞机,试飞C919客机,并与俄罗斯合作开发CR929宽体客机。中国是无人机的第二大出口国。然而,中国的航空业无法生产出可靠的高-高性能飞机发动机,并依赖于西方和俄罗斯发动机,如为中国商飞C919提供动力的法美CFM Leap 1C和为Y-20、H-6K和H6-N变体提供动力的俄罗斯D-30。中国正在开发CJ-1000、AEF3500和WS-20高旁通涡扇发动机,分别为C919、CR929和Y-20提供动力。

支持军事现代化的科技目标。关键要点

►中国继续积极、顶层地推动掌握先进技术,成为全球创新超级大国。中国主导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技术;这一推动直接支持了解放军雄心勃勃的现代化努力及其成为“世界级”军队的目标能够进行“智能化”战争。

►中国继续追求在人工智能、自主系统、先进计算、量子信息科学、生物技术以及先进材料和制造等具有巨大军事潜力的关键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中国最近在太空探索和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证明,中国处于或接近众多先进技术的前沿。

► “十四五”规划保持了中国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领域的技术自主和自主创新的关注。

►截至2020年,解放军资助了多个人工智能项目,这些项目侧重于应用,包括用于战略和战术建议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支持用于训练的兵棋游戏和社交媒体分析。推动主导战略性科技领域。中国渴望成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外国技术的创新超级大国,并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中心。中国长期致力于国家主导的快速科技发展,并在过去十五年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这为中国定位中国在众多科学领域处于或接近领先地位,包括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性能计算、5G移动网络、生物技术以及先进材料和制造业。中国还擅长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和数字生态系统的许多方面,如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五年规划》是指导中国技术发展直至2025年的主要政策文件。虽然还没有完整的计划,

但表明,中国将继续关注与第四次世界大战相关领域的技术独立和自主创新工业革命“十四五”规划优先考虑了一系列关键新兴技术,包括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5G技术和新能源汽车。“2017年国家人工智能计划描述了中国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步骤,并呼吁该国加快将人工智能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和国防。中国基于未来战争的新兴和颠覆性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概念。2020年,中国科技部计划拨款约8500万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它确定了22项研究任务,包括受大脑启发的软件和硬件、人机团队、集群和决策。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有一条2000公里长的量子安全通信地面线路,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扩建这条线路。中国还计划到2030年实现卫星支持的全球量子加密通信能力。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0 阅读:50
幼萱解析

幼萱解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