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科学家吴瑛,在美工作30年,今年7月被逼服毒自杀,原因曝光

南柯归海 2024-12-26 03:22:52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2024年7月10日,美国芝加哥一座安静的住宅里,一位杰出的华裔科学家吴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是国际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却以这样令人痛惜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是什么让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顶级科学家走向这样的结局?吴瑛倒地经历了什么?

【光芒背后的突变】

吴瑛是RNA剪接领域的开拓者,她的研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打开了新视野。

她的科研成果,被《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屡次刊登,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她的命运转折,始于她作为科学家的核心权利被无情剥夺,NIH的调查不仅是一次形式上的审查,而是全面而深入的打击。

从2018年起,吴瑛的最后一个科研资助项目逐渐走向终结,这项关于“线粒体在TDP-43蛋白病变中的作用”的研究,原计划到2022年结束,但在过程中,她不得不面对无休止的问责和审查。

NIH的资金切断如同关掉了实验室的生命线,紧接着,西北大学以“研究无进展”为由宣布关闭她的实验室。

这意味着她所有的实验设备、研究团队,甚至她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都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对于吴瑛这样一位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她的工作环境从最初的高效、充满活力,变成了一片荒凉,她无法为研究争取到新的资金支持,也不能招募新的科研人员,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实验数据只能停留在未完成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她失去了继续科研的权利,而这对一位科学家的打击,无异于剥夺了她的灵魂。

吴瑛并未因此退缩,她多次尝试用自己的努力来对抗困境,学术环境的变化让她的每一步都举步维艰。

她试图申请新的资金,却屡次被拒绝;她试图坚持留在实验室,却被学校用法律手段强行驱逐。

这种种对抗,不仅让她的学术生涯一片黯淡,也让她在心理上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非孤立存在,调查过程中,她的亚裔身份以及与中国的学术联系,似乎成为了被重点针对的理由。

这种无形的怀疑像是悬在她头顶的利剑,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被审查的命运。

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解读为“不忠诚”或“隐瞒事实”,哪怕她在科学界的声誉无可挑剔。

这种环境的敌意,让她不仅失去了科研环境,也失去了与外界的基本信任。

与此同时,外界的孤立与内部的煎熬逐渐击垮了她的内心,她的实验室空无一人,她的职业声誉因为调查被蒙上了阴影,她的学术道路被彻底堵死。

而最让她感到无助的,或许是她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并非源于科研本身的失败,而是政治环境和身份标签带来的附加代价。

吴瑛并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她的科研生涯中,她一直以坚韧和执着著称。

持续的政治压力、经济支持的断绝以及被孤立的状态,最终让她无法继续坚持。

她从一位充满希望的学术明星,逐渐变成一个被时代挤压的牺牲品,到最后,她的努力没有换来转机,而是被困于无解的僵局之中。

【悲剧性尾声与学术界的震动】

吴瑛的突然离世,在学术界掀起了层层涟漪,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无数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榜样。

她的去世,不仅让身边的同事感到痛惜,更将多年来围绕亚裔科学家的学术困境暴露在公众面前。

2024年7月27日,在贵阳召开的国际生命科学会议上,14位华人生物学家为吴瑛举行了追思会。

在那场追思会上,许多科学家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悼念,同时也对现行的学术政策表达了不满和愤怒。

他们认为,吴瑛并非孤立的个例,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的受害者,从“中国行动计划”到针对亚裔学者的长期审查,这种政策环境不仅压垮了吴瑛,也让无数华人科学家的学术生涯陷入迷雾。

吴瑛的同事们回忆起她在实验室中的点滴,称她为一个充满热情、关心他人且毫无保留支持学生的导师。

她曾是实验室的灵魂人物,她的科研精神激励了无数年轻学者,可这样一位充满才华与奉献精神的科学家,却在学术环境的敌意中逐渐消耗殆尽。

她的离世,让整个科研团队瞬间失去了核心,也让科学界为失去一位推动前沿研究的专家而深感痛心。

与此同时,媒体和公众对吴瑛的去世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西北大学的反应尤其引人注目,在她去世不到一周后,她的个人资料页面便从学校官网上被迅速删除,没有任何官方的说明或纪念。

这一举动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冷漠的切割,甚至被质疑是否与NIH的调查有关。

许多学者指出,西北大学和NIH之间的合作模式,或许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被孤立”的氛围,恰恰是吴瑛悲剧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学术界的许多亚裔科学家指出,他们感受到了同样的压力。

NIH虽然承认过去六年的调查引发了学界的敌意氛围,但却拒绝承认对亚裔学者的系统性错误。

在这种背景下,吴瑛的离世无疑将这种紧张关系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个人悲剧到更大争议】

自2018年美国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250余名科学家因“未披露外国关系”遭到调查,其中大多数是亚裔科学家。

尽管该计划在2022年终止,但它所引发的偏见和打压却未随之结束,吴瑛的悲剧就是这种环境的直接体现。

和吴瑛命运截然不同的是,部分科学家选择了通过法律手段对抗这种不公。

比如,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郗小星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在2023年推翻了针对自己的指控。

而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也在2024年7月取得法律胜诉,争取恢复自己的工作。

可这些法律胜利虽然让他们得以清白,却耗费了无数时间、资源和精力,令人深刻反思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为何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法律拉锯。

吴瑛却没能等到这样的机会,她的离世成为“中国行动计划”下最令人痛心的代价。

美国华人联合会会长薛海培曾公开表示,这场行动的终结,并没有为受到迫害的科学家带来真正的救赎。

相反,像吴瑛这样的悲剧不仅伤害了个体的科研生涯,还深刻撕裂了中美学术交流的基础,带来了两国间学术信任的进一步破裂。

这种情况还引发了许多华人科学家的反思,在美国的科研环境中,亚裔学者长期被视为“潜在的风险”。

他们的科研工作总是被要求接受更加严格的审查,甚至因个人身份而遭受毫无根据的质疑。

面对这样的环境,不少人开始选择回到祖国,以期在更宽松、更公平的环境下继续他们的研究。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竞争加剧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学术界对“科学无国界”这一理念的动摇。

当科学与政治绑架在一起时,科学家作为知识创造者的身份将被剥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利用的工具化角色。

对个体而言,这是毁灭性的打击;对学术界而言,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已经通过吴瑛的经历,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结语】

吴瑛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科学的无尽热爱,也揭示了在学术与政治交织下科研环境的复杂与不公。

尽管她的生命戛然而止,但她的精神却点亮了无数后来的科研者。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60岁知名华裔科学家吴瑛,在美国芝加哥家中自杀

环球日报————“中国出生的科学家吴瑛,在美国失去了生命”

凤凰网————美国政府“中国行动计划”余波未平?揭秘华裔女科学家自杀真相

END

0 阅读:53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