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网便宜量大,欧洲电网昂贵又不稳定,但凡是有点理智的都会选择前者,但世界上就是有怪事——波罗的海三国,不稀罕俄罗斯电力却热衷于加入欧洲电网。
虽然他们给出了许多解释,但电力成本在不断增加的事实还是他们怎么也无法改变的。
所以,为什么他们要脱离俄罗斯电网?欧盟电网真的只好不坏吗?波罗的海三国需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咱们常说的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其实就是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
就在2月8日时,这些国家就突然宣布要离开与俄罗斯之间的电网系统,并根据与欧盟签署的欧洲大陆电网协议而加入他们。
最终,他们想要实现的目的乃是在2025年完全与BRELL能源圈不沾染任何关系。这其实就是他们所谓的“能源不依赖于俄罗斯”计划,可这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
当下,波罗的海三国虽然给出的名头很合理,但接入欧洲大陆电网系统对于国民来说,在短时间之内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据了解,在2009年之前,伊格纳利纳核电站一直在为立陶宛等国家持续供电,由于立陶宛国土面积并不算大,国内只有289.5万人口,所以核电站完全可以支撑起其国内的电力需求。
可是就在2004年-2009年期间,该国却以核电站设计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类似,有泄露风险为由而逐步关闭了该核电站。虽然说有风险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希望以此来作为加入欧盟的投名状。
虽然他们在毅然决然的关停了核电站之后加入了欧盟,可却也因此改变了国内的电力使用格局。你知道吗?在伊格纳利纳核电站运行期间,立陶宛一直都是电力出口国,核电站就满足了其国内的大额电力需求。
可随着核电站的关闭,立陶宛直接在2010年之后成为了电力进口国,目前,立陶宛甚至已经成为了整个欧洲境内对电力进口需求最旺盛的国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立陶宛为了保证国内的电力输出,甚至还使用到了石化燃料补还补足能源缺口。这在非常注重环境效益的欧洲,其实是很奇特的一个现象。
所以说,尽管波罗的海三国给出的理由看似很多很合理,但国民的用电却是越来越困难的,国家也从电力出口国一朝成为了最大的电力进口国。
波罗的海三国的用电代价飙升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决心接入欧洲电网,但他们却不能立马享受到美好生活,在此之前,仍有大量的基建需要他们投入。
数据显示,目前欧盟采用的并非单一发电模式,其中不仅有再生能源发电,还有核电、天然气发电以及煤炭发电等发电模式,而天然气发电占比已经达到了20%。
别看天然气发电只占到了20%,一旦缺少了这一项,整个欧洲的电力供应都会出现大问题,而咱们都知道对于欧洲来说极为重要的北溪管道已经被破坏了,所以欧洲的能源成本自然也就大幅度提高了。
在一环接着一环的影响下,接入欧洲电网的波罗的海三国,其国内的电力使用成本也几乎翻了一番。他们虽然心理想的是弃暗投明,但国民却为此承担了太多不应该承担的费用支出。
此外,为了实现电力自主,三个国家还需要对自家的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硬件进行技术升级,与欧洲电网的互联也是不说句话就能实现的,他们为此不得不建设Estlink2电缆、NordBalt电缆等多条海底电缆。
而这些工程都是需要成本投入的,数据显示,等到整个建设工程结束后,大约需要花费16亿欧元,虽然说其中75%左右的工程费用由欧盟承担,但剩下的支出对于波罗的海三国依然是十分高昂的。
而他们费心费力的结果,不过是从依赖俄罗斯电网,依赖伊格纳利纳核电站转变为了依赖欧盟电网系统。其实,如果电力基建一切顺利倒还好说,可自2024年开始,多条波罗的海海底的电缆就接连遭到了破坏。
要知道,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互联网流量,其实都是以海底电缆实现传输的,而这些海底电缆不仅极其重要,由于维修困难,所以维修价格也是难以想象的。
美国此前就做出过报道,他们认为没有数月的时间,波罗的海海底的电缆是很难被修复到完美状态的。
所以说,虽然欧盟与波罗的海三国达成了书面的协议,并且也完成了相应的基建,但最终到底能不能真的顺利的用上欧盟的电,还是需要看其他国家的脸色的。
总体来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并不能无痛的加入欧盟电网,他们仍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很多资金,国民也需要为此默默承担更多的能源成本。
加入欧盟电网面临诸多风险欧盟的电网计划仍然没有具体结果,波罗的海与俄罗斯的直线距离较近也是事实。当下,波罗的海三国加入欧盟电网需要承担的风险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你知道吗?其实欧盟电网系统也不是一开始就十分完善的,早在2023年时欧盟就开启了新一轮的电网行动计划,当时他们准备使用5840亿欧元来对欧洲电网系统进行升级。
而根据预测,这次的升级计划将持续18个月左右,所以从时间来看,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欧盟才能在今年把所有电网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清除。
可毕竟欧盟电网错综复杂,其中各个国家的电力需求又各不相同,所以这个预计的时间到底准不准确依然是难以确定的。
实际上,早在2024年年初时西班牙相关工作人员就提到了其国内虽然拥有1600座充电站,但其中有近乎一半的站点都处于休眠状态,除了它们以外,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而大家对计划的实施无比怠惰的同时,欧盟成员国本身对于计划的审批也是在不断拖延的,明明是个把月的建设工程,却需要经过以年计算的审批程序后才能开展。
所以说,波罗的海三国此时加入欧盟电网很可能并不是去享清福的,而是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共遭罪的。并且他们与其他成员国相比,距离俄罗斯还要更近。
他们与圣彼得堡甚至只有90多公里的距离,虽然他们名义上已经脱离了俄罗斯等国家组成的BRELL能源圈,但这些国家对波罗的海三国形成的影响可还没有结束。
当今世界的主题已经很难与和平和发展搭上边了,在这个大变局当中,任何的选择都可能遭来难以想象的后果。而俄罗斯作为漩涡的中心,临近的波罗的海是很容易被各种局势所波及的。
所以说,虽然波罗的海三国总觉得加入欧盟电网可以实现电力自主,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方面的收益,但同样的,这条路上仍有许多的风险在未来等着他们解决。
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加入欧盟电网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当下仍然无法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