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全球,血债累累的英国,为何很少被骂?人缘好的原因很扎心

科普启示纪 2025-02-20 09:46:13

曾经的英国是个不折不扣的“旅游达人”,伴随旅行的是枪炮战争和殖民。按照最流行的说法,英国是地球上第一个达成打卡全球成就的国家。

全球193个国家中只有22个国家没被英国碰过,实际上有171个国家曾经被英国侵略占领或者干预过。

百年前的英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米字旗几乎在世界各个角落飘扬,就连圣城梵蒂冈都曾感受到英国的威胁。可现在我们聊起英国来却很难对这个国家产生恨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现在的英国衰落成什么样子了呢?

英国打卡全世界

英国的全球扩张始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那时的英国为了搞差异化竞争,开始拓展海外殖民地,英国团队开始顺着海洋四处漂流,不管是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还是非洲沿岸都能看到英国船队的痕迹。

19世纪的英国殖民扩张达到了顶峰,日不落帝国的名号也就这么打响了,英国人号称只要地球上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在阳光之下迎风飘扬的米字旗。

那是属于撒克逊人的高光时刻,英国就是当时世界不可争议的霸主,不管是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实力上来看,英国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英国这么小的一个岛国凭什么统治了半个地球呢?答案无非是八个字,海军强大,战术灵活。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几乎无敌,英国可以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能把自己的势力迅速投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也正是凭借强大无比的舰队,英国才能迅速的控制世界上所有重要的贸易路线,当年的英国舰队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存在,其他同样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的海军加起来或许都没有英国的舰队实力强悍。

而且英国的外交手段也非常灵活,它非常明白如何挑动各地区间的矛盾,利用利益分化,煽动内部分裂来轻松获取利益,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成了英国全球侵略的拿手好戏。

印度就是其中的典型,想要吞并印度的英国并没有一股脑地将自己的统治强加在印度各地,而是通过东印度公司逐步渗透,逐渐掌握了当地的经济。

掌控经济之后,英国就开始利用印度各邦国之间的矛盾,将原本不大的矛盾挑起,等到印度各邦国之间战火纷飞的时候,他们在背后坐享渔翁之利,最终控制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而此时的控制过程已经不可能经历太多的反抗了,甚至有些当地人还会把英军当成救世主,明明是侵略,确定是让英国人完成了救赎,这就是英国手段的高明之处,用最软的手段完成最硬的目标。

殖民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为何没啥恶评?

英国侵略了这么多国家,为什么在全球口碑还算可以呢?至少没有像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样臭名昭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是英国人的绅士形象,在我们形容英国人时,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穿西装打领带外加说话不紧不慢,绅士做派已经进入到英国的骨子里。

这种文化形象在英国的殖民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当时的世界正在经历大航海时代,所有掌握了先进技术的国家都在拼了命的扩张实力。

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葡萄牙也好不到哪里去,屠杀在殖民过程中时有发生,只有英国人在进行殖民统治时表现得相对斯文一些。

剥削肯定是存在的,但英国的统治从来就没有用直接屠杀为主要手段,手段相对温和,而且英国人也很少参与当地的管理,都是站在幕后遥控指挥,这样英国人同当地的冲突就很少了。

英国在非洲和东南亚就很少直接派遣大批军队强行管理,在英国的眼里,通过当地酋长和土邦主来统治人民的效率更高,英国只需要搞定这些当地的大势力就可以了。

这一招矛盾转嫁非常高明,所有的当地人都会将矛盾的焦点放在本地管理者上,而不是直接感受英国人的压迫,再加上英国人的高冷姿态,表面上又保持对当地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并没有强行要求殖民地进行信仰改革,无形之中降低了很多矛盾。

而且英国的殖民过程中不是一味的烧杀抢掠,很多殖民地在英国的统治下还是缓慢的进入现代化的,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印度成为了英国殖民地,但英国也是实打实的帮助印度建设了许多基础设施。

曾经的印度连一个统一的国家都不算,邦国林立宗教混乱,是英国的到来才帮助印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体系,虽然英国人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搜刮印度这片土地,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印度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英国人帮助印度打下的基础。

而且英国还在印度推动了司法体系改革,建立了相对现代的行政系统和现代教育制度,也算是做了一点好事,这其实就是英国殖民的高明之处,他们的政策从来就没有杀鸡取卵,而是放眼长远,只不过英国人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高光时刻持续了没几年而已。

在衰落中挣扎的英国

历史就像个轮回,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混得着实有些惨。如果说当年英国在全世界横行无忌靠的是强大海军和狡猾外交的话,那今天的英国就是在为当年的辉煌买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煞费苦心构建的殖民体系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英国的国运也跟着开始走下坡路了。

如今的英国早就没了日不落帝国时代的辉煌,反而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2022年英国通货膨胀率一度飙升至13%,达到近四十年的最高水平。

能源价格飞涨,普通家庭取暖费用暴增,年取暖费用从之前的1000多英镑直接飙升到3500多英镑,各项生活成本的上升让英国民间怨声载道,昔日的世界工厂早已关张,如今的英国得为保暖发愁了。

而且英国欧洲大陆一向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拼了命的要摆脱欧盟的控制,可是脱欧之后英镑的汇率跟着一路狂跌,原本英镑在全球各国货币中非常值钱,现在兑美元的汇率一度跌到1.14美元以下,直接来到了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

英国本土又没什么资源,企业非常依赖进口商品和原材料,汇率下跌让本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很多英国公司纷纷宣告破产,企业破产潮不可避免。

2022年第二季度有超过5600家英国企业破产,哪怕到了现在,破产之后依然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经济政策就更不值得一提了,特拉斯政府推出的经济政策根本就是抱薪救火,冻结能源账单,削减环保税和给能源企业提供巨额补贴这些措施看似是在救市,但是英国政府却因为这些政策举债超过千亿英镑。

英国本来就债台高筑,为了救经济还得继续借钱,可问题是政策根本就没有落实到普通家庭头上,反而让那些能源企业利用政策又捞了一波块钱。

英国的经济看上去已经失控了,特别是现在整个欧洲正在堕落的大背景,让脱欧的英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现在的全球供应链也出现了问题,出口下滑,进口依赖加重,英国的贸易形势愈发不妙。

虽然英国政府不断表示要与新兴经济体加强联系,可要填补脱欧和疫情带来的损失,恐怕没个十年八年缓不过来。

当年那个号称全球最富强之一的日不落帝国,今天却沦为了民众抗议、企业破产和货币贬值的落魄贵族,这画风转变的着实有些令人唏嘘。

经济基础决定上升建筑,兜里没钱的英国在全球说话的力度自然也就减弱了,英国称霸全球靠的是庞大的殖民体系和海上霸权。

可是现在殖民地已经纷纷独立,全球权力也经历了重新洗牌,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就随之成为了历史。

所以英国的衰落就是情理之中的事,赖以生存的殖民体系已经崩溃,全球霸主地位又怎么可能保得住呢,随着英国话语权的衰落,仅剩的几个殖民地也慢慢出现了停掉不听宣的状况。

甚至已经有了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和竞争者的苗头,可以说英国政府现在除了能控制岛内之外,其他海外领地控制力几乎为零了。

如今的英国不光要应对脱欧后的种种阵痛,还得应对内部的分裂主义,苏格兰独立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息,北爱尔兰的局势也时有动荡,英国的内部凝聚力早已大不如前。

结尾

曾经横行天下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已深陷经济泥潭和社会困境,曾经的辉煌和今日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英国的历史其实给了人们很多启示,殖民扩张固然带来了短期的强盛,但任何想通过剥削和掠夺建立的霸权终究会有终结的一天。

英国的衰落不仅是个国家兴衰的历史轮回,更是全球权力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0 阅读:53
科普启示纪

科普启示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