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配方在非常规饲料应用上的成本与长速差异

猪哥技术 2025-03-10 17:36:36
引言 3月10日开始饲料进口关税上调,玉米豆粕小麦都在上调范围之内,叠加今年全年猪价走低的强烈预期,我们公众号原本在更新《成本精益化管理》系列文章的,然后决定从3月6号起更新非常规饲料系列文章,这个系列大概三十篇文章,预计放出十五个交流群出来,合集目录如下图,合集收纳于下方红色字体内。 之前的两篇文章为大家解释了不同的生猪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应用非常规饲料的成本差异,今天继续为大家解释不同配方下的成本差异。 整体而言,非常规饲料的应用方面有两个大方向,分别是高日增重方向与低成本方向,下面我们详细来说一下。 01 高日增重方向 这个方向的主要目标,就是打造一百斤以后到出栏阶段,日均1.6斤的日增重,饲料日均成本控制在5元以内,这一阶段的造肉成本控制在3元上下。 目前主流配方为100斤以后的生猪,每天使用两斤全价料,配八斤非常规饲料,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两斤并非最优配方,只是最适合操作的配方。 这点许多人不好理解,其实经过过精准喂料模式的人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多投喂饲料带来的提前出栏,并不能降低料比,反而会提高料比,从而提高造肉成本! 设置一天两斤的投喂量,不是最优的配方,但是是最适合老板监督工人是否多喂料的方法,这点在场内饲养员能够彻底理解控料的意义后,能够完全执行控料养殖后,可以调整为精准控料模式。 许多传统的养殖户,会感到疑惑,这传统养殖模式都还没有普及的精准控料模式,这怎么非常规饲料一向以低成本自称的,竟然也搞起了精准控料?(低成本=总投入÷高产出,看了这个公式就容易理解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惊讶的,很多东西规模上去了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无关应用时间的,这几年的非常规饲料应用,主要就是以中大型规模猪场为主的,几千头肥猪存栏以内规模的,现实问题导致他们也很难操作非常规饲料,反而几万头规模的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这种规模下必然会采用精准控料模式的,这是必然的。 02 低成本方向 这个方向主张的是极致的低成本,牺牲日增重水平,将日增重定为每天1到1.2斤这个区间内,牺牲的日增重水平转换为低廉的造肉成本优势。 这一策略更为适合在极端行情下的猥琐发育,比如六块钱以内的行情下,以时间换空间,也不失为一条备选道路。 这种低日增重水平下,100斤到出栏阶段,造肉成本是低于2.5元/斤的,与上面的高日增重法虽然略有成本差异,但是综合成本更高(栏舍利用率,人工成本等叠加),因此这不是主流的策略,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的,比如黑猪的散养方面,或者白猪的极端低价行情下。 这篇文章开始涉及具体的数据(谈成本,必须数据说话),许多人没有看前面的文章,就开始不好理解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要么点上面的合集链接跳转阅读,要么就直接划走不要看下去了,这几年我们搞养殖,在发展的道路上交的学费已经不少了,不要去乱看自己认知以外的新事物,更不要去想赚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这个钱是很难赚到的,即使赚到了也很容易失去,人始终是在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的。 上个月下旬,我的一个十几年前一起跑业务的同事,路过我乡镇,打电话给我,我很开心的出去陪他喝酒,酒席间推杯换盏好不快活,可是聊着聊着我就发现一个问题,这家伙对行业的认知水平怎么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呐,感情这十几年来就一点都没有改变吗?我把我的疑惑提出来,我说你这十几年了,这怎么认知还和十几年前是一样呢?他很开心的怼了我一通,说我其实整天在瞎写,其实我跟他一样不懂养猪。。。。。。
0 阅读:0
猪哥技术

猪哥技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