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最强的高手是哪些?
熟悉原著的人一定能瞬间想到一句顺口溜,即“一僧、二挂、三老、四绝”。
那“一僧”指的是藏经阁的扫地僧,“二挂”所指即是成长速度极快的段誉与虚竹,“三老”则是逍遥派的三位老者,无崖子、天山童姥以及李秋水,至于“四绝”则是读者眼中的四大顶尖高手,萧峰、萧远山、慕容博以及鸠摩智。
(乔峰、慕容复剧照)
说来奇怪,故事初期的江湖中不是流传着“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吗?照理说,慕容复也该是与萧峰一样,被列入绝顶高手的行列才是,为何连这十人的大名单都没进?
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慕容复堪称人见人欺,为何一个曾经与萧峰齐名的高手,却总给人一种狼狈憋屈之感呢?
一、武功不俗的慕容复
慕容复的武功水平到底如何?
其实道理很简单,江湖中的高手可不会盲目的吹捧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他能打响名号,甚至成为与萧峰齐名的存在,足见是有些战绩支撑的。
当然,书中确实只提到过这么一句:“慕容复年岁渐长,形貌俊美,学武有成,亦在江湖上闯出一番名头,南慕容遂与北乔峰并称中原武林两大高手。”
也就是说,他强归强,但并没有多少人见识过他具体有多强。
这就好比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赋予江南七怪的评价。
巧合的是江南七怪也同样是成名于江南一带,而金庸是这么评价他们的:“他这句话,其余五人尽皆赞同。江南山温水软,就是男子汉,行动说话也不免软绵绵的温雅斯文,江南七怪武功卓绝,那是绝无仅有的杰出之士,大多数人却绝非学武的材料。”
(慕容复剧照)
可当江南七怪来到中原,与中原群雄交手时,顿时就拉胯了。
所以慕容复与江南七怪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不,慕容复的实力定位还是要高得多的,只是他的几次出手,都略显狼狈。
二、屡战屡败
慕容复第一次出手是在擂鼓山破解珍珑棋局之时,这时候的他还有些新角色登场的光环,与那“星宿老怪”丁春秋一番唇枪舌战也没有落下风的意思,可见他有些能耐,但他却因为那棋局而差点走火入魔,着实有些失态。
而到了少室山一战,慕容复这个角色的形象几乎可以说是崩了一半。
作为与萧峰齐名的存在,他却选择联手其他高手一同对付萧峰,这已是十分掉价的行为,他联手的对象居然还是两个邪派之人,那就更是掉价,再加上这场三对一的对决打到最后却是萧峰全身而退,那就更让慕容复脸上无光了,等于说三个他也未必是一个萧峰的对手。
接着慕容复在与段誉的交手过程中也被打得十分狼狈,那段誉虽被赋予“天龙二挂”之名,但归根结底,他只是个三流武者,他连出招都是时灵时不灵的,慕容复绝不该输给他。
气急败坏的慕容复还选择在段誉无力招架之时对他下毒手,结果又被萧峰高高举起,再重重摔在地上,那一刻别说与萧峰齐名了,他都好似是个牲口一般,不被萧峰狠狠的鄙视了一番。
(王语嫣、慕容复剧照)
慕容复最后一次以正常人的姿态登场是在段延庆绑架段正淳一家时,那时他与段誉又有了一次交手,而这一次段誉是正面击败了他。
说是:“当日在少室山上,慕容复便已不是段誉敌手,此时段誉得了鸠摩智的深厚内功,六脉神剑使将出来更加威力难当。数招之间,铮的一声轻响,慕容复长剑脱手,那剑直飞上去,插入屋梁。跟着波的一声,慕容复肩头为剑气所伤。他知道再逗留片刻,立将为段誉所杀,大叫一声,跳出窗子,飞奔而逃。”
再次登场时,慕容复已受尽打击,沦为疯子。
所以他一个与萧峰齐名的高手,怎么会沦为这般狼狈的模样?
或许还与王语嫣有关。
三、慕容复与王语嫣
慕容复自己的表现不佳,这与王语嫣有什么关系?
其实关系可大了。
首先多数人对慕容复的武功水平本就存在错估。
比如连载版中,王夫人李青萝就评价过慕容复:“你表哥一个大男人,年纪比你大著十岁,成天不学好,不长进,疯疯癫癫的不知干些什么,身上的功夫连你也及不上,慕容家的脸也给他丢光了。”
(王夫人剧照)
至少在王夫人看来,慕容复的武功还不如王语嫣。
当然,她指的应该不是实战水平,而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毕竟那王语嫣就熟读琅环玉洞中的秘籍,堪称是活体的《武林百科全书》,而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此前慕容复的每一次出手,其实都是有王语嫣在一旁助阵的。
比如这段描述:“王语嫣道:“诸爷,你使‘李存孝打虎势’,再使‘张果老倒骑驴’!”诸保昆一怔,心想:“前一招是青城派武功,后一招是蓬莱派的功夫,这两招决不能混在一起,怎可相联使用?”但这时情势紧急,哪里更有详加考究的余暇,一招“李存孝打虎”使将出去,当当两声,恰好挡开了司马林和姜老者击来的两锤,跟着转身,歪歪斜斜的退出三步,正好避过姜老者的三下伏击。”
王语嫣这语速着实惊人,她不仅能在敌人出招瞬间看穿对方的招式,并且能想出破敌之法,有如此贤内助,慕容复何愁无法克敌制胜?
(慕容复、王语嫣剧照)
但在中原的几次对决,他哪里好意思这么做?若让人知道他打遍江南无敌手靠的是表妹的指点,他这“南慕容”的脸就丢尽了。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谓的“南慕容”的名号并不是慕容复一个人赢来的,而是有王语嫣的协助,失了王语嫣的指点,慕容复自然会屡战屡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