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十三章细读梳理

老谢语文 2024-12-15 19:36:47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十三章细读梳理

第十三章 名实的分离

01

前章回顾

02

章节导读

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十三章。在本文中,作者指出乡土社会“名实分离”的特点。首先,在回顾前文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不同于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的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并论述了时势权力的特点和内涵。然后,作者便借助时势权力的概念分析引出社会变迁理论,指出在一个社会变迁很慢的社会中,时势权力往往不凸显,因此在变迁很慢的乡土社会中,时势权力表现出来的“反对”自然也就变成了“注释”,利用旧有的躯壳,注入新的内容。而“注释”的本质恰恰就是名实的分离。定于一尊后,中国乡土社会就是靠着“名实的分离”来适应变动的。

在这一章节的细读中,我们一共可以提炼出三个关键点:

一、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方式

二、时势权力与社会变迁速率

三、乡土社会中的“反对”造成了名实分离

03

原文解析

①我们把乡土社会看成一个静止的社会不过是为了方便,尤其在和现代社会相比较时,静止是乡土社会的特点,但是事实上完全静止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不过比现代社会变得慢而已。【从哲学角度看,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乡土社会也必然有着变化,不可能完全静止不变】说变得慢,主要的意思自是指变动的速率,但是不同的速率也引起了变动方式上的殊异。我在本文里将讨论乡土社会速率很慢的变动中所形成的变动方式。【点明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乡土社会速率很慢的变动中所形成的变动方式】

第一部分

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方式

第①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论题: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方式

②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提出第四种权力发生在社会变迁中,并解释社会变迁的含义】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决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因之从这两种社会过程里所发生出来的两种权力也必然同时存在。但是它们的消长却互相关联。【社会继替下的长老权力与社会变迁中的权力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可以共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社会变动得慢,长老权力也就更有势力;变得快,“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就会发生,【“父不父,子不子”指道德沦丧、礼义失范的社会现象。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时齐大夫陈氏专政,齐景公又宠幸妇人,不立世子,所以孔子回答他“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本文中指社会变动得快,长老权力受到挑战而出现的情形】长老权力也会随着缩小。

③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观点句】有些学者,好像我在上文提到的那位Spengler(即斯宾格勒,德国哲学家、文学家),把社会结构(文化中的一主要部分)视作有类于有机体,和我们身体一般,有幼壮老衰等阶段。【斯宾格勒显然认为社会结构自身会变动,才会把社会结构比作有机体】我并不愿意接受他们的看法,因为我认为社会结构,像文化的其他部分一般,是人造出来的,是用来从环境里取得满足生活需要的工具。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要它变的原因是在它已不能答复人的需要。【作者认为社会结构变动是人为的,不认可斯宾格勒的观点】好比我们用笔写字,笔和字都是工具,目的是在想用它们来把我们的意思传达给别人。如果我们所要传达的对象是英国人,中文和毛笔就不能是有效的工具了,我们得用别的工具——英文和打字机。【举例论证,证明社会结构变动是人为参与的】

④这样说来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由上面的例子进一步得出的观点】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此外,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新旧交替中,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遑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和横暴权力并不相同,因为它并不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的;和同意权力又不同,因为它并不是由社会所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它并不根据传统的。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正式提出由社会变迁造成的权力的名称:时势权力。比如在我国新文化运动中,那些代表和宣传新文化思想的知识分子们就暂时拥有了这种时势权力】

⑤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即原始社会)中常可以看到。在荒原上,人们常常遭遇不平常的环境,他们需要有办法的人才,那是英雄。在战争中,也是非常的局面,这类英雄也脱颖而出。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变迁剧烈的社会,这种权力也在抬头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赶紧现代化的过程中,这种权力表现得也最清楚。【提出时势权力比较发达的几种社会情况】我想我们可以从这角度去看苏联的权力性质。英美的学者把它归入横暴权力的一类里,因为它形式上是独裁的;但是从苏联人民的立场来看,这种独裁和沙皇的独裁却不一样,如果我们采用这个时势权力的概念看去,就比较容易了解它的本质了。【苏联当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在欧美资本主义者看来与独裁无异,不过苏联人民认为他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恰恰带领本民族摆脱了封建制度,进入了更先进的文明阶段中】

⑥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承接上段论述另一方面情况,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中最不发达】乡土社会,当它的社会结构能答复人们生活的需要时,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俗语说“乱世出英雄”,在一个安定的社会中大家各行其道,规章制度平稳运行,往往不需要英雄,也很难产生英雄】所谓安定是相对的,指变得很慢。如果我单说“很慢”,这话句并不很明朗,一定要说出慢到什么程度。其实孔子已回答过这问题,他的答案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出自《论语·学而》:“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则要考查他的行为。能三年(长久地)不改变父亲的为人处世之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将“孝”的解释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在乡土社会中遵守并传承传统,承认长老权力】换一句话来说,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社会是安定的。【乡土社会中,社会结构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变迁可以被吸收在社会继替中,因而时势权力最不发达。】

⑦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长老代表传统,遵守传统也就可以无违于父之教。但是传统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时间过程中也会进入长老的地位。如果社会变迁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亲子之间,或是两代之间,不致发生冲突,传统自身慢慢变,还是可以保持长老的领导权。这种社会也就不需要“革命”了。【如果社会变迁的速率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那么代际冲突就不致发生,长老权力仍然强盛,社会不会发生时势权力。】

⑧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领导的阶层就相当于乡土社会中的长老,如果他们能紧跟时代改变自身,自然可以保持住自身的权力地位】英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人羡慕英国能不流血而实行种种富于基本性的改革,但很多人忽略了他们所以能这样的条件。英国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就整个世界的文化来说是处于领导地位,它是工业革命的老家。英国社会中的领导阶层却又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动的,环境变动的速率和领导阶层适应变动的速率配得上才不致发生流血的革命。英国是否能保持这个纪录,还得看他们是否能保持这种配合。【作者举了英国“光荣革命”的例子,并用自己提出的理论分析了英国革命不流血的原因】

第二部分

时势权力与社会变迁速率

第②-⑧段为第二部分,提出了来自社会变迁的“时势权力”的概念,阐释了时势权力在不同变迁速率的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在变迁速率极慢的乡土社会中基本不需要;如果社会层面上一个领导阶层能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时势权力也不会出现。

⑨乡土社会环境固定,在父死后三年之后才改变他的道的速率中,社会变迁也不致引起人事的冲突。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回到对乡土社会的分析中,阐述乡土社会中社会变迁的特点】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如果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也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反对”在这种关系里是不发生的。【进一步补充乡土社会中不发生“反对”的原因】

⑩容忍,甚至奖励反对在同意权力中才发生,因为同意权力建立在契约上,执行这权力的人是否遵行契约是一个须随时加以监督的问题。而且反对,也就是异议,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解释“反对”只出现在同意权力下的原因】在横暴权力之下,没有反对,只有反抗,因为反对早就包含在横暴权力的关系中。因之横暴权力必需压制反抗,不能容忍反对。【解释“反对”不出现在横暴权力中的原因】在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答案上,但是有时,一个社会不能同时试验多种不同的方案,于是在不同方案之间发生了争斗,也可以称作“冷仗”,宣传战,争取人民的跟从。为了求功,每一个自信可以解决问题的人,都会感觉到别种方案会分散群众对自己的方案的注意和拥护,因之产生了不能容忍反对的“思想统制”。在思想争斗中,主要的是阵线,反对变成了对垒。【解释“反对”出现在时势权力中时产生的变化情况】

⑪回到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说,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解释“反对”出现在长老权力中时的表现形式:注释】在中国的思想史中,除了社会变迁急速的春秋战国这一个时期,有过百家争鸣的思想争斗的场面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谋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我们通常在不能理解原意或原意会产生歧义时,需要注释,所以“注释”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名实之间的不对等,即保留“名”的躯壳,注入新的内容。】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就好比儒家四书五经是不能更改的至上经典,但是后人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给他们做出不同解释】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长老统治下,晚辈对长辈的阳奉阴违】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内容被引向对名实的论述上】在一个完全固定的社会结构里不会发生这距离的,但是事实上完全固定的社会并不存在。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即为长老统治下家长的权威被表面上尊重,其实借着权威承认的甲事的名义,施行不被承认的乙事】

第三部分

乡土社会中的“反对”造成了名实分离

第⑨-⑪段为第三部分,阐述“反对”这个概念在同意权力、横暴权力和时势权力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反对”在乡土社会长老权力中变为“注释”,而“注释”造成了名实分离。

04

思维导图

05

巩固检测

1.根据本文和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补足空格中的信息。

2.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常常会在中西方对比中突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选文中提到苏联和英国,请说说以它们为例分别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需的”?

4.作者对名实的分离持什么态度?

5.请根据第⑪段中作者对“名”与“实”的看法,简要分析“曹操挟汉献帝以令诸侯”这一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来割麦

蒲 楠

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一棵棵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

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睛好,适合开镰。

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

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

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

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

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

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

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真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

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一样,弯不下直不起。

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

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作派。

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

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

六哥自言自语:他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唉,田不收,吃啥呀。

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

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

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

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作主,大多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

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

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棵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

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一眼,如是同时冒出了一句:走吧,该回了。

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

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

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

顺爷说:真的呀!真好。

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

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

6.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7.结合材料,请评析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和六哥这类人物形象。

8.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在温暖与希望中又隐约闪现伤逝情绪”,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9.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一章中写道:

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在一个完全固定的社会结构里不会发生这距离的,但是事实上完全固定的社会并不存在。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请利用本材料中相关论述分析上面这个故事。(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①契约权力 ②社会合作 ③共同,代理人 ④反对 ⑤横暴权力 ⑥社会冲突 ⑦反抗 ⑧教化权力 ⑨掌握教化传统的人 ⑩习惯 ⑪注释 ⑫时势权力 ⑬社会变迁 ⑭提出摆脱困局方案的人

2.①举苏联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社会从落后到现代化的激烈变迁中出现的权力是时势的需要,不能等同于横暴权力。②举英国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3.“虚伪”在此不涉及道德判断,不可从道德上评判其高下。理解这句话,需要注意另一个词——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在注释的过程中,可以谋求到适应社会的变动。在长老权力下,很多事不容违背,用注释的方式歪曲原意,既能维系面子做到表面的无违,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①名实的分离是以注释的方式寻求与社会的变动相适应的结果。②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③社会变动是必然的,名实分离也是注定的,无法跟上时代的观念在社会变革中的瓦解,是历史的进步。

5.曹操用汉献帝之名行“令诸侯”之实,因为汉献帝这一类似长老权力的传统势力不能掌控当时急剧动荡的社会局面,但是当时的社会还需要维护这一权力的形式,即维持皇帝之“名”;所以改变其“实”,以应对社会变革,从而导致汉献帝之“名”与曹操行权之“实”趋向分离。

6.(1) 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刻画了麦子成熟时刻的丰收画卷;(2)运用拟人修辞,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

7.顺爷和六哥是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①他们年事已高仍乘着星露割麦,麦子“长得厚实”和“麦茬留得整齐”,表现出勤劳质朴、善于耕种、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②他们留乡精心耕种,不愿离开土地远行,表现出珍视土地、守护土地的农民形象。③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赚钱,只剩下顺爷、六哥留守乡村,表现出其年老孤独的形象。

8.温暖希望:①小说中顺爷和六哥眷恋故土,珍视土地、勤劳质朴、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小说中写道“大孙子回村子创业”,象征着青壮年对祖辈事业、农业的回归与继承,代表着农村新生的希望与光明的未来;③小说结尾作者寄寓景物以象征意义,预示着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

伤逝情绪:①小说中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赚钱,只剩下年老孤独的顺爷、六哥留守乡村;②进城务工、乡村土地流转,使得人地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密,变得疏远;③流露出对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乡土文明不可避免地远逝的不舍与伤感。

9.顺爷与六哥是老一辈农民的代表,他们一辈子依恋土地,离不开土地,体现了农民与土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一种传统的乡土文明;而中国乡土社会进入社会转型期,进城务工、乡村土地流转等社会变迁,人与土地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密,变得疏远了。

0 阅读:0
老谢语文

老谢语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