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安乐死执行者悔不当初:百万难换我再次动手,内心煎熬终难忘

影伴人玖 2024-10-24 08:52:22

一位患者请求医生协助结束其母亲的生命。

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拯救生命,但有一位医生成为了我国首例“安乐死”案的执行者。

他应家属的要求,对病患实施安乐死,面临入狱的风险。

即使最终被法庭从轻处理,保住了自由,却失去了工作,生活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

在之后的一次采访中,他表达了深深的懊悔:“就是给我一百万,我也再不会帮人执行安乐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位医生是谁?目前他的情况如何?

什么是安乐死?

安乐死这个名字一看就明白,就是指温和地死去。

对象通常是身患重病,每天都生活在煎熬中,希望结束痛苦的人。

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因此产生了安乐死这种方法。

虽然从某种角度看,安乐死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但由此引发伦理和法律问题,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甚至发生命案。

因此,我国法律严格禁止安乐死。

不过,依然有人突破了这一底线。

首例安乐死案例。

陕西汉中的医生蒲连升,曾被同事和患者们公认是“三好医生”,成为了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例的主角。

但是,有一天他竟然可能与“杀人”一词产生关联,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1984年的一天,他开始就诊时,遇见了一位名叫夏素文的患者。

经过一番了解,并结合相应的检查,他最终为她确定的诊断结果是“肝硬化腹水”。

夏素文被确诊为“肝硬变腹水”时,病情尚未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给她开了几副中药,并再三强调要按量按次数服用,就让她回家了。

夏素文原本就是一个人挺粗心的大人,再得知自己患病的情况不是十分严重后,就更加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到家后,该干啥还干啥,药从一开始吃,到后来就逐渐停服了。

然而,这样一来,反而使她体内的病情更加恶化,因积水过多,腹部膨胀,行动和日常起居变得极其不便。

她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

长时间卧床使她臀部出现了褥疮,下肢因皮肤损害而开始出现水肿。

即便如此,她仍然没有想要去看病,直至她的女儿偶尔回家,看见母亲卧病在床遭受如此折磨,急忙送她去医院寻求帮助。

中途还给弟弟王明成打了电话:“说母亲病倒了,赶紧请假回家!”。

王明成听到这个消息后,感觉晴天霹雳,不敢有一刻拖延,立即申请休假回家探望母亲。

当他赶到医院,见到病床上痛苦不堪的母亲时,顿时情绪彻底崩溃,嚎啕大哭。

当时夏素文的腹部因肝硬化导致腹水和水肿,异常肿胀,像个巨大的“皮球”,与上半身的枯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明成向主治医生蒲连升询问了母亲的病情。

面对病人的家属,蒲大夫直言不讳地说:当初来的时候就告诉她回家要按时吃药,结果你母亲没听。

目前这个病已经恶化到晚期,没有比这更好的解决方法,只能一天天地拖延时间而已。

”。

王明成听到这样的答复后,顿时感到心如刀绞,望着病床上日日躺卧的母亲,她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失去了人的样子。

当天晚上,她突然虚弱地问儿子:能不能让我死,结束我的痛苦。

王明成听到母亲的这番话,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拒绝,但看到母亲遭受病痛的折磨,又不禁陷入了思考。

他在走廊上来回走动,最后,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王明成终于鼓足勇气,敲开了蒲连升医生的办公室大门,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蒲连升医生被这种情况吓了一跳,当时他正在研究夏素文的病情,探索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缓解老人的痛苦,下一秒便看到了王明成。

他张口就说:医生,可不可以提前结束我母亲的生命。

她真的是太痛苦了。

在这个时候,蒲连升医生也被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触动了。

在王明成多次恳求下,他最终决定为夏素文的母亲实施安乐死,以结束她的痛苦。

他开出了药方,为她施行了安乐死。

他在执行前,多次征询了王明成和夏素文的意见,确保无误后再进行操作,但他忽略了王明成的姐姐这一重要人物的意见。

她得知母亲被施行安乐死的消息后,愤怒不已,立即提起诉讼,控告蒲连升医生及其弟弟。

支持者认为,医生的行为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是在维护病人的尊严;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剥夺他人生命的借口,医生的使命在于救治伤病,而非结束生命。

最终,这场争论由法院的判决宣告终结,理由是双方都有责任,两人因此被判刑。

在蒲医生被羁押498天后,案件出现了转机。

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审理此案,查明了案情的复杂性以及当事人所提供的供词。

蒲医生被判无罪,得以释放。

然而,即使他重获自由,但在日后,他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他的前途尽毁,对于一位曾拥有光明前景的主治医师而言,这无疑宣告了他职业生涯的终结。

蒲连生被迫在医院担任清洁工的工作。

即使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不会帮助王明成对其母亲执行安乐死,即使看到患者再痛苦。

尽管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允许安乐死,但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歇。

在那些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中,人们开始深入思考:。

法律究竟能否有效扼制人性中的阴暗面?倘若王明成真与母亲的死有关,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支持安乐死?

结语。

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者的悔悟,引发了社会对我们应如何对待这类执行者的思考。

他的忏悔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他的内疚和悔恨,他不仅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羞愧,还为剥夺他人生命的选择权而深感痛苦。

这种深刻的反省和自我谴责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4

影伴人玖

简介: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铺垫未来的幸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