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桂平和贵港的“布山论”似乎已经告一段落,因为如今随着贵港使用“布山”的范围和频率的增加,如今很多人都已经认定“布山”就是在贵港了。
从“贵城遗址”,罗泊湾汉墓,到布山街道,以及网上很多贵港IP的网友都以“布山”来命名,这些似乎都在实锤“布山”就是贵港。
而桂平虽然说有古书做证据支撑,可是抵不上贵港的实物展示。
虽然说威记是支持桂平“布山说”,可是人轻言微,改变不了什么。可是不妨碍威记对于“布山”的理解和认知。
其实贵港“布山说”起源在清末时期的志书上,有人说在雍正年间,不管如何,为什么是在清朝时期才出现这样的论断?随着这些论断的提出,在后续的志书编纂中,都开始采纳,于是才形成了“布山迷雾”。
真相如何,这就要看那些专家们怎么说了。
在探寻贵港“布山说”的深远渊源时,不得不提及清朝时期学术氛围的变迁与考古发现的兴起。彼时,随着西方科学思想的逐渐渗透,中国学者开始以更加系统、科学的方法审视本土历史与地理。雍正年间,恰逢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加之,地方志编纂工作受到朝廷重视,各地纷纷挖掘整理历史遗存,以期在史书中留下更为详实、准确的记载。
“布山说”之所以在这一时期浮出水面,或许正得益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前人遗留下的零星线索与民间传说,在历任知县的悉心搜集与整理下,逐渐汇聚成较为系统的论述;
另一方面,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一些与“布山”相关的遗迹、遗物被发掘出来,为这一论断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些发现,无疑增强了“布山说”的可信度,也促使后续志书编纂者纷纷采纳,从而加剧了“布山迷雾”的扩散。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需要一代代学者以严谨的态度、不懈的努力去拨开迷雾,探寻真相。时至今日,关于“布山”的具体位置、历史地位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与未解之谜。但正是这些争议与谜团,激发了人们探索的热情,促使更多学者投身于相关研究之中,期待有一天能够彻底揭开“布山迷雾”,还原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很多人理解贵港“布山说”,都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考虑的,却没有想过两千多年的实际情况。
最简单一点,秦军到达的时候,这里还是瓯越人的实际控制区。而到了南越国时期,南越武王实行的是“和辑百越”策略,才把贵港这块地方收入囊中,不然贵港这个地方都还是瓯越人的地盘,更不会有罗泊湾汉墓的出现。
所以,“布山”在贵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迁徙说,也就是从秦置桂平布山,随着“和辑百越”的需要,从桂平搬迁到了贵港的“贵城遗址”,简单来说,桂平这个“布山”存在了也就最多十来年,它能有什么遗存?
蒙圩的古城村是该好好考古一下了!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