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必知!《阅微草堂笔记》里的10个故事,让课堂魅力翻倍

讲师赋能教练蓝西 2025-02-13 09:41:45

身为培训师,你是否总在寻觅独特又引人深思的素材,让课堂充满魅力与深度?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清代才子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从这部奇书里挖掘 10 个故事,为培训课堂注入不一样的智慧。

故事一:鬼避姜三莽

有个叫姜三莽的人,性格直爽且胆子极大。他听闻世人都畏惧鬼怪,心里十分不屑,常常放言:“鬼有什么可怕的?我要是碰到,非得把它抓住,看看这鬼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一天夜里,月色朦胧,姜三莽独自前往人们常说闹鬼的荒野之地。他大踏步走着,眼睛瞪得滚圆,时刻准备着与鬼来一场正面交锋。他心想,只要鬼一现身,自己就立马冲上去,将其制服。可奇怪的是,他在荒野里转悠了大半夜,连个鬼影子都没瞧见。原本应该是鬼出没的地方,此刻却异常安静。后来他才知道,那些鬼听说姜三莽要来抓它们,都吓得纷纷躲了起来。姜三莽一心想要捉鬼,却因为自己的勇猛让鬼都不敢露面,最终也没能达成心愿 。

适用课程领域:心理学、销售技巧类课程。

启发:在心理学课程中,这个故事能很好地阐述恐惧心理的主观性。人们对鬼的恐惧大多源于内心的想象和未知,而姜三莽无畏的态度打破了这种恐惧的常规认知。在销售技巧课程里,可激励学员像姜三莽一样,克服面对客户时的恐惧心理。很多销售人员在接触客户前,总会设想各种困难和拒绝,就像人们想象鬼的可怕一样。但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像姜三莽直面鬼一样直面客户,就可能发现那些想象中的阻碍并不存在,从而突破销售困境。

故事二:河中石兽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寺庙靠近河岸。一天,寺庙门口的两个石兽因河岸崩塌掉进了河里。十几年后,寺庙的僧人们打算重新修缮寺庙,便想把这两个石兽从河里打捞上来。他们先按照常理,认为石兽会被河水冲到下游,于是划着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几里,却一无所获。这时,一位讲学的先生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真是不明事理!石兽又不是轻飘飘的木片,怎么可能被河水轻易冲走呢?石头质地坚硬沉重,河沙松软轻浮,石兽肯定是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应该在掉落的原地深挖寻找。” 众人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准备按照他的说法去做。然而,一位老河兵听说后,却连连摇头,他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去寻找。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河沙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它的反冲力会把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不停地转动,石兽自然就逆流而上了。” 众人半信半疑,但还是依照老河兵的话去上游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地方找到了石兽 。

适用课程领域:问题解决、工程类课程。

启发:在问题解决课程中,这个故事提醒学员,解决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常规思维和表面现象,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各种影响因素。就像寻找石兽,不能只考虑水流的简单作用,还要考虑石头、河沙的特性以及水流的反冲力等因素。在工程类课程里,教导学员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时,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只凭借经验或者单一的理论来判断,要像老河兵一样,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故事三:田不满怒斥骷髅

有个叫田不满的人,一天夜里赶路。月光下,他忽然看到一个骷髅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对着他大声叫骂:“你为什么踩我的脸!” 田不满本就赶路赶得有些烦躁,听到这话,更是火冒三丈,他大声呵斥道:“你都已经是一堆枯骨了,哪里还有脸?少在这里胡言乱语!” 骷髅却不依不饶,继续骂个不停。田不满更加生气了,他一边朝着骷髅走去,一边说:“你要是再敢骂,我就把你这骨头敲碎,拿去当柴火烧!” 说着,他还做出要捡石头砸骷髅的动作。没想到,那骷髅听了这话,竟然一下子就没了声音,灰溜溜地缩回到草丛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

适用课程领域:领导力、沟通技巧课程。

启发:在领导力课程中,这个故事可以教导领导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田不满一样,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不被外界的威胁和干扰所吓倒。领导者要有强大的气场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才能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在沟通技巧课程上,强调在沟通中,当面对不合理的指责或者强硬的态度时,要像田不满一样,坚定自己的立场,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被对方的气势所压制,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问题。

故事四:狐女守诺

有一个年轻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相处之后,书生才发现女子竟然是狐仙。但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相恋了。狐女温柔善良,对书生关怀备至,书生也丝毫不介意狐女的身份。书生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狐女得知后,便对书生承诺:“在你科举考试的时候,我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此后,书生刻苦读书,狐女也在一旁默默陪伴,偶尔还会用自己的法术为书生寻找一些珍贵的书籍和资料。到了科举考试的日子,狐女暗中施展法术,帮助书生在考场上思路清晰,文思泉涌。最终,书生高中榜单。书生对狐女的帮助感激不已,两人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

适用课程领域:职业规划、团队合作课程。

启发:在职业规划课程中,这个故事可以鼓励学员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像狐女一样,为了实现目标全力以赴,坚守承诺。有了目标和为之努力的决心,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前进。在团队合作课程上,强调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像狐女和书生一样,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共进。每个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履行自己的承诺,才能让团队取得成功。

故事五:陈四行善

陈四是村里有名的善人,他平日里为人和善,总是热心帮助邻里。哪家有困难,他都会第一个伸出援手。村里的老人行动不便,他就经常帮忙挑水、劈柴;哪家孩子没钱上学,他也会慷慨解囊。有一年冬天,村里遭遇了一场大火,火势迅速蔓延,许多房屋都被大火吞噬。陈四的家也未能幸免,大火将他家团团围住。邻居们都纷纷赶来帮忙救火,但火势太猛,大家都以为陈四家里的财物肯定保不住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大火渐渐熄灭,众人前去查看时,却发现陈四的家竟然完好无损,没有受到一点损伤。村民们都惊叹不已,纷纷说这是陈四平日里行善积德,得到了上天的庇佑 。

适用课程领域:道德伦理、企业文化课程。

启发:在道德伦理课程中,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员明白善有善报的道理,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善良的品德,多做善事。善良不仅能帮助他人,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在企业文化课程里,强调企业要注重社会责任,员工要践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充满善良和正能量的企业,就像陈四的善举一样,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故事六:猫鼠奇事

有一户人家,家中老鼠泛滥成灾。这些老鼠十分猖獗,不仅偷吃粮食,还咬坏衣物和家具。主人不堪其扰,便买了一只猫回来,希望它能帮忙消灭老鼠。刚开始,主人还满心期待,以为有了猫,家里的鼠患就能很快解决。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发现家里的老鼠依然横行无忌,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主人觉得很奇怪,便开始留意猫的举动。这才发现,这只猫非但没有捕捉老鼠,反而和老鼠相处得十分融洽。它们时常在一起玩耍,老鼠甚至会爬到猫的身上,而猫也不生气,任由老鼠摆弄。主人看到这一幕,十分生气,他觉得这只猫根本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是一只失职的猫。于是,主人一怒之下,将猫赶出了家门。然而,让主人没想到的是,自从猫被赶走后,家里的老鼠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鼠患比以前更加严重了 。

适用课程领域:管理、团队协作课程。

启发:在管理课程中,这个故事可以提醒管理者,在评价员工或者团队成员的工作时,不能仅仅只看表面现象。就像主人只看到猫和老鼠玩耍,就认为猫失职,却没有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也许猫和老鼠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或者猫有自己独特的捕鼠方式。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成果,不能轻易下结论。在团队协作课程上,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复杂多样的,看似不合理的组合,也许有着内在的和谐与协作。不能因为表面的不理解,就破坏团队的平衡,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团队成员的不同行为和方式。

故事七:两牧童智斗狼

两个牧童在山中放牛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狼窝,里面有两只小狼崽。他们心生一计,各抱一只小狼崽,分别爬上两棵相距数十步的大树。不一会儿,老狼回来了,发现小狼崽不见了,急得在树下团团转,仰头嗥叫。这时,一个牧童在树上故意捏小狼崽的脚,小狼崽疼得大声嚎叫。老狼听到后,愤怒地奔到这棵树下,一边狂叫一边用爪子抓树干。就在老狼注意力被吸引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捏自己怀里小狼崽,引得老狼又赶紧奔到那棵树下。就这样,老狼在两棵树之间来回奔波,累得气喘吁吁。最后,老狼力竭,瘫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两个牧童成功制服了它。

适用课程领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课程。

启发:在创新思维课程中,这则故事能启发学员在面对难题时,要突破常规思路,像牧童利用老狼的爱子之心来设计计谋一样,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独特的解决办法。在团队协作课程里,体现了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两个牧童通过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吸引老狼注意力,另一个适时行动,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强调团队协作中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和有效沟通,能让团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故事八:老学究见鬼

一位老学究走夜路,遇到一个鬼。鬼长得十分狰狞恐怖,张牙舞爪地向他扑来。老学究却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地对鬼说:“你是想吓唬我吗?我一生读圣贤书,心中坦荡荡,可不怕你这等邪祟。” 鬼听后,竟然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了。后来有人说,鬼是欺软怕硬的,老学究内心坚定,充满正气,鬼自然就不敢侵犯他。

适用课程领域:心理素质、职场素养课程。

启发:在心理素质课程中,故事表明内心强大、信念坚定能抵御外界的干扰和恐惧。就像老学究凭借心中的正气和坚定的信念,不被鬼的表象吓倒,鼓励学员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要保持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职场素养课程中,教导学员要坚守职业道德和原则,秉持正直的品质,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在工作中问心无愧,也能在面对职场中的不良现象时,有勇气去抵制。

故事九:画工画鬼

有个画工擅长画鬼怪。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画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恶鬼形象。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参考各种古籍中对鬼怪的描述,又结合自己的想象,精心绘制。当这幅画完成后,他自己看了都觉得毛骨悚然。他把画挂在自家墙上,夜里竟然听到奇怪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哭泣。他害怕极了,想要把画毁掉,却发现怎么也撕不破。最后,他请来了一位高僧,高僧看后说,这是因为他在创作时注入了太多负面的意念,使得这幅画有了灵性。高僧做了法事,才让一切恢复平静。

适用课程领域:创意设计、心理暗示课程。

启发:在创意设计课程中,说明创意虽然需要大胆想象,但也不能脱离积极的价值观。画工为追求独特而注入过多负面意念,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提醒学员在进行创意设计时,要传递积极的情感和理念。在心理暗示课程里,表明人的意念和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画工在创作时的负面心理暗示,赋予了画一种特殊的“力量”,让学员明白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避免陷入负面的心理循环。

故事十:农夫与狐仙

有个农夫在田间劳作时,救了一只受伤的狐狸。不久后,一个美丽的女子来到农夫家中,自称是狐仙,为了报答农夫的救命之恩,愿意帮他实现一个愿望。农夫想了想,说自己只想庄稼年年丰收,一家人平平安安。狐仙答应了,此后,农夫家的庄稼果然风调雨顺,年年都有好收成。周围的村民知道后,纷纷羡慕不已,也有人开始效仿农夫去救助小动物,希望能得到狐仙的帮助。

适用课程领域:品德教育、市场营销课程。

启发:在品德教育课程中,传递了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会得到回报的道理,鼓励学员在生活中多做善事,帮助他人。在市场营销课程里,可类比为企业对客户的服务,企业若能像农夫帮助狐狸一样,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客户也会像狐仙回报农夫一样,给予企业支持,如口碑传播、持续购买等,强调企业要注重客户关系管理,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这些故事,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带着古老的智慧与哲理,走进我们的培训课堂。它们或诙谐幽默,或发人深省,为我们在不同课程领域的教学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案例与深刻的启发。

无论是激发学员突破常规思维,还是引导他们塑造良好的品德与职业素养;无论是教会他们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共进,还是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与问题解决方法,这些故事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作为培训师,我们可以巧妙地将这些故事融入课程,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汲取知识,获得成长。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