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局势已变!马来西亚总理:美国在东南亚已不敌中国

无见千 2025-01-27 08:56:27

最近,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接受采访时,深刻触及了东南亚国家的心声。他指出,在东南亚,美国的影响力正逐渐式微,而中国则稳步崛起。尽管美国一直宣称要重返亚洲,但其成效似乎并不显著。这既是美国战略的失策,也是中国合作的成功,更是东南亚国家基于自身利益作出的明智且客观的选择。

为何美国似乎与东南亚渐行渐远?特朗普时期,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对重返亚洲的积极性不高。而拜登政府时期,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将大量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欧洲战场,军援乌克兰并制裁俄罗斯成为首要任务。这使得美国在东南亚的存在感明显下降,仅能依靠菲律宾偶尔的“蹦哒”来维持。美国的外交风格也值得商榷,他们常常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强硬干涉别国内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种高压政策并未拉近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反而加剧了彼此的疏远。

美国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IPF)在本质上并未为东南亚国家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反而更像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遏制手段,所以这一框架并未引起东南亚国家的兴趣。

美国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势力主要依赖军事力量,但这不仅要求当地国家承担美国驻军费用,还可能加剧地区对抗,不利于经济合作。对于当事国来说,这不仅耗费金钱,还影响了经济收益。基于这些原因,美国在东南亚的受欢迎程度较低,菲律宾除外。小马科斯的行为更多是出于个人利益,而非国家利益考虑。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高层互动频繁,中国持续传递出合作共赢、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的信息,并且身体力行,展现出真诚的合作意愿。这种以共同盈利为目标,不涉及其他纷扰的合作模式,自然赢得了东南亚国家的青睐。中国提出的合作方案,往往注重执行力,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使得中国已成为东南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帮助东南亚国家修建了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等关键基础设施。一旦这些基础设施全部贯通,将实现从中国广西、云南直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便捷通道,为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交流提供更多便利和动力。东南亚国家曾遭受殖民统治,对强权干预尤为敏感和反感。而中国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强调共同发展,这种合作模式更符合他们的期待。

以吉隆坡高铁项目为例,中国提出的方案性价比高,且充分尊重当地需求,展现出诚意。相比之下,美国方案中附带的大量政治条件,让东南亚国家难以承受,他们自然不愿花钱买罪受。马来西亚亲近中国,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考虑。作为一个中等经济体,马来西亚需要稳定的外部支持来实现持续增长,而中国的投资和市场对马来西亚至关重要。从出口石油、棕榈油到引进中国游客,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也为马来西亚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马来西亚与其他大部分国家一样,在中美博弈中寻求平衡外交,避免被卷入大国矛盾。与中国合作显然更有利于区域稳定。马来西亚的表态,实际上也反映了东盟国家的共识:他们更倾向于区域内部的经济合作,而非被外部势力主导对抗。

未来,川普不太可能重返亚洲,对东南亚的兴趣也不会太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东南亚国家选择与中国合作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从贸易投资到安全合作,东南亚将越来越深地融入中国主导的区域发展框架。对中国来说,如何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确保经济项目的可持续性,是未来的关键。

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博弈中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也是务实外交的体现。以马来西亚为代表,他们的选择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不仅限于东南亚国家,还包括世界上所有正在或希望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在这场博弈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0 阅读:76
无见千

无见千

优质创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