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丢失雁翎甲,你以为只是丢了甲吗?

鲁说 2025-04-13 14:32:01

话说正当梁山众人被呼延灼的连环马收拾的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献计,此人是谁?书中自有交待:

那汉道:“小人姓汤名隆。父亲原是延安府知寨官来,因为打铁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叙用。近年父亲在任亡故,小人贪赌,流落在江湖上,因此权在此间打铁度日。入骨好使枪棒,为是自家浑身有麻点,人都叫小人做金钱豹子。

汤隆是一个知寨官之后,按说凭自己一身打铁的祖传手艺及父辈的资本怎么也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可是却流落打铁为生,为何?只因其贪赌,自古道“十赌九输”,所以祖上的家产基本也被其赌光了,适逢其时相遇李逵,赶紧抱紧了大腿,上了梁山。

汤隆剧照

前文提过,林冲上山王伦曾要其纳投名状”,否则都不能上山,汤隆虽然勉强上山,但要想立足依然需有拿出手的资本,恰逢呼延灼使出连环马,梁山无计可施,汤隆马上就把自己的姑舅哥哥卖了,因为其姑舅哥哥徐宁正好会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其哥哥有一副雁翎甲,从其下手妙极了。后续时迁盗甲非常精彩,我们暂且不聊,我们只聊徐宁与雁翎甲的故事,为何汤隆肯定盗甲后徐宁就会一定上山呢?

首先看这甲的来源,汤隆道:“徐宁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后续徐宁也有言:“别的都不打紧,这副雁翎甲乃是祖宗留传四代之宝,不曾有失。

再看这甲的好处,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花儿王太尉曾用三万贯钱买这副甲,徐宁不曾舍得卖与他。

有人可能会问,一副甲再刀枪不入,再价值连城,值得徐宁舍命去追吗?列为看官,如果您有如此之问则说明您确实没有看懂这副甲对徐宁的真正意义,今天鲁老师就和大家深入的聊聊。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特别钟爱一件东西,往往要把它藏起来,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把玩欣赏,可是徐宁则不同,他确实珍惜自己这副雁翎甲,但是却是放在皮匣子里挂在卧房房梁上,自己时刻可以看到其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副甲的位置,这种藏法显然与常理相悖,那么徐宁又为何会有如此举动呢?

在甲被时迁盗走后,徐宁曾对其妇人讲道:花儿王太尉曾还我三万贯钱,我不曾舍得卖与他,恐怕久后军前阵后要用。生怕有些差池,因此拴在梁上。

徐宁四代传甲,主要的目的是准备久后军前阵后使用。可是到徐宁这已经第四代了,依然没有用它,只能拴在房梁上,有个成语叫“束之高阁”,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而徐宁放甲的方式恰是如此: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

我们不知道徐宁祖上是何官职,但能得到这样一副宝甲,可见其职位不低,家世显赫,可是当这甲传到徐宁这一代却只能高高挂起,无用武之地。虽然徐宁凭金枪法和钩镰枪法做了金枪班教头,但依然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每天伺候皇上,活脱脱天选打工人,而徐宁的梦想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战场,是再现祖辈的辉煌。

面对汤隆的二十两金条,徐宁欣然接受,说明其生活并不富裕,但面对王太尉的三万贯钱却咬牙坚持,三万贯啊,梁中书的生辰纲才十万贯,数目真的不小,可是徐宁依然拒绝,为什么?只为四代人传承的梦想,那个厮杀战场,建立功业的梦想。

所以徐宁才会将雁翎甲挂在卧房,不是怕甲被偷,而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梦想,祖辈的嘱托,但形势比人强,高悬房梁的宝甲终成黄粱一梦,随着时迁盗甲的成功,徐宁的梦想彻底破灭了,所以才有了那句:今次声张起来,枉惹他人耻笑。

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穷困潦倒,做牛做马都任劳任怨,可是自己苦苦坚守的梦当破碎的那一刻起,击溃的不仅是自己的梦想,还有自己的尊严,所以徐宁必须追回来,可是当来到梁山后,面对梁山的招募,徐宁似乎重燃希望,因为其找到了甲,他希望在新的阵营、新的环境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甲是镇家之宝,甲亦寓意了“家”,这副甲立起了徐宁忠君爱国的人设、体现了其为国之抱负,也让徐宁有梦想的摈弃一切苦苦支撑这个家,可是甲丢了,家也就没了,所谓“梁园虽好,绝非久恋之家”,所以徐宁的家也随甲而完成了迁移。

鲁老师一直强调梁山众人上山或多或少带一个“逼”字,而在徐宁身上也不例外,拥有金枪法、钩镰枪法的徐宁,能得林冲的赞扬,武艺当属上乘;每天起早贪黑,从不抱怨,对工作极度热爱;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也非豪宅大院,可谓清廉;常怀杀敌报国之心,可谓是忠君爱国,积极上进。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每天在皇帝眼皮底下活动,皇帝却视而不见,当成空气一般,年复一年,慢慢的中年,渐渐的老去,怀才不遇,空余恨,孤独终老,甲依然是甲,但人已非人,所以不反才怪。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