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日本有多狂?

博览历史 2025-02-18 21:09:12

兵分两路,一个北上打中国拿苏联,一个南下干美军,二战时期的日本似乎要一分为二拿下世界三大国家,是什么让日本如此猖狂。

战略分裂

如果说日本偷袭珍珠港谁是最后知道的,那应该就是日本的陆军,可能陆军到最后也没想到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海军一边卖惨一边招惹了当时先进的世界大国美国。

其实这与日本的近代军事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日本的军事体系在建立之初,陆军选择是德国的模板,而海军选择的模板来自英国,陆军根据自己的大陆军主义将朝鲜半岛与和中国东北当作了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而海军则是将东南亚与太平洋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军事体系的原因,导致日本的海军与陆军开始越走越远。

于是在1907年的重要会议中,陆军提出了要干掉俄罗斯,通过拿下中国东北,从而开辟一条通道,直接将苏联解决掉。

不得不说陆军的想法是狮子大张口,可是海军想得也不简单,海军想要将美国给拿下,弹丸小地,一个省份安排十个人都难,还想占领全世界。

而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均直属天皇,所以两人权利一样,直接形成了忌讳的“双头政治”,要是还有天皇做最后的决策,那么海陆两军也许还有合作的机会,可惜“帷幄上奏”直接影响了天皇决策,日本自此开始战略分裂。

直到1936年,海陆两军一个挑衅苏军一个开始研究航母战术,双方彻底走向了两边,直到1941年,陆军这边的关东军已经策划“关特演”准备要和德国一起进攻苏联时,大洋的那一头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消息——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

不得不说,这件事给陆军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与不满,毕竟海陆两军之间的意见相左,太过于引发一些难以控制的问题。

那么海陆两军是要毁了日本吗?其实海陆两军的目的是相同的,只不过关注的重点不同,比如陆军掌控满洲重工业,需要苏联的石油和铁矿,而海军则垂涎东南亚的橡胶和锡矿。

但是海陆两军之间有着一个难以调和的问题,那就是资源的分配已经成为日本的头号难题,只要资源的争夺存在,那么海陆两军之间的恶性斗争就会一直存在,而这也会加速日本内部的崩塌。

那么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真的不知道双方的争夺会带来难以承担的后果吗?答案是想过,但是却又因为过于自信,而选择“勇往直前”。

是底气也是误判

日本的主要底气还是来自明治维新的崛起,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便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政策放在了第一位,而这也大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快速现代化,而这也是日本领先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决定。

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接二连三打败了中国与沙俄,而这样的战绩不仅让日本成为东亚唯一的殖民帝国,同时也树立起来了日本的战略自信,更是塑造了“扩张即生存”的思维模式,在此之后“大陆模式”就此出现,无论是朝鲜还是中国东北都成为日本必得之物。

刚开始的现实却是也是印证了日本当时的强大,不仅控制了中国台湾,还将朝鲜收入到自己的百宝袋之中,趁热打铁,更是在中国建立了伪满洲国,当然将东北视为跳板的主要原因是紧邻苏联的同时还有大量的资源供日本吸血,“以战养战”的逻辑就此出现。

恰好,当时日本的土地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战略物资也是十分稀缺,十分依赖进口,国内的经济萧条也让这次的扩张成为了顺理成章的理由。

日本在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后,便一直声称要解放亚洲摆脱西方殖民,而实际上则是要计划建立起来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殖民体系,这也是面对日本陆军与海军就算是“分道扬镳”日本都没有停下脚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分恐怖的一点是,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军国主义的思想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了整个国家,上到七老八十的老人下到幼稚儿童,全部被此蒙蔽。

认为武士道精神,是在至高无上的精神,军事思想与侵略成为了这些人思考的基础,对战争有着近乎癫狂的痴迷,侵略在他们的眼中已经被美化成为了一种无畏与勇敢,成为了一种日本人的强大精神支柱。

以至于在日本开始侵略的行径后,家中的妇女老人与儿童都在为其祈祷,祈祷的不是平安而是想要所谓的侵略胜利,想要的是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当然日本也有着一定的外部误判,而这些误判也是基于日本的盲目自信以及内部的分崩离析,让日本最后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地狱之路。

人心不足蛇吞象

其次日本从两条线路出击,一方面是内部的野心,另一方面则是对国际形势的一种错误理解,日本完全将国际局势显得过于简单。

在陆军选择的进攻的苏联方面,陆军是太过于坚信“斯大林格勒陷落后苏联将崩溃”,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会因为一点缺陷就此崩塌,与短板效应不同的是,苏联将自身长板发挥好,照样有着震慑世界的实力,忽视敌人的同时也是忽视了自己装甲兵的致命缺陷,看来日本并没有在诺门罕战役中好好反思,更没有补齐自己的缺陷,日本必输无疑。

与此同时海军方向更是没有正视到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日本海军一直坚信一个说法,那就是“对美七成兵力论”,而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不会将自己所有的底牌一次性掀开。

日本则是认为美国没有掀开的底牌是不存在的东西,等到美国动手的时候,才明白美国的潜力是表面战力的十倍。

于是在美国的两个原子弹的教训下日本也是明白自己的实力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自己要抱的大腿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首先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有着世界上第三大规模的航母,但是其中雷达技术过于落后,密码极其容易被破译,这也是成日本海军的死门。

陆军同样也有着短板,比如前文所提及的有关于诺门罕战役中被苏军装甲集群碾压,也是说明日本陆军陆战队太过于缺乏重型坦克,同时反坦克的武器也很是薄弱,一旦遇到铁皮疙瘩就容易束手无策。

而无论是美国、苏联还是中国,虽然三个国家的总体实力不同,但是都有着极为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在国防上都没掉以轻心。

美国科技碾压世界,空中优势强,苏联机械化战争打得优秀,欺骗战略更是在实战中大放光彩,就算是中国,当时的中国虽然还没有全面发展起来,可游击战术,够这些侵略者吃一壶的,加上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一些战略的深谋远虑,即使是小米加步枪也是能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这也是证明,如果是单一的军种或者是战术上的奇袭都没有办法弥补综合国力的结构性差距,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日本也是为自己的选择吃下了恶果。

日本的“赌国运”式扩张,终因资源、工业与道义的全面劣势而惨败,就算是二战期间有多么猖狂,但是面对现实,现在的日本还是要向现实情况低头。

参考信息:

二战时的日本,人口只有七千多万,为何能动员近千万日本人参战?

2022-05-06 18:04·兵事网

3 阅读:587

评论列表

咸鱼

咸鱼

4
2025-02-19 16:13

现在叫狂,七十多年前有那军力叫什么好[得瑟]多少学过点历史[呲牙笑]

博览历史

博览历史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