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婚姻的悲哀】
1912年,郭沫若才20岁,家里头就给安排了亲事,让他和一个从来没见过面的姑娘张琼华成了家。
这场由爸妈安排、通过媒人牵线的豪门婚礼,本来该传为佳话,结果却成了郭沫若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的噩梦。
新婚那晚,等把头巾掀起来的时候,郭沫若心里头一下子凉了好多。
媒人介绍的那位新娘,脚丫子居然只有三寸长!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新娘的模样和他心里想的差太多了。
郭沫若在他的回忆录里直接感叹说:“哇塞,这描述简直太形象了!”
当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时,郭沫若选了躲开。新婚大喜那晚,他宁可躺在偏屋的床铺上,也不想进洞房和妻子一起过夜。
结婚第五天,他就找理由跑到国外去学习,这一走就是好几十年。每到暑假回来,他还是一个人住在偏房,躲着张琼华,不想跟她见面。
就连郭沫若的四姐也实在看不下去了,非得盯着他进房间,得亲眼瞅着他吹灭灯躺下才肯罢休。可就算这样,郭沫若和张琼华俩人之间,终究还是没成为真正的夫妻。
对于这门亲事,郭沫若心里头那是相当不乐意。一方面来说,他打心底里抵触爸妈给安排的婚姻;再一个,他实在难以接受老婆那普通的长相,还有那裹的小脚,让他感觉无法接受。
他觉得这事儿真是太逗了,本来想要的是只白猫,结果到家一看,竟然是黑的!
心情跌到谷底的郭沫若,只能在日记里发发牢骚:“
郭沫若对张琼华心存躲闪与不快,主要是因为这场建立在金钱而非爱情上的豪门联姻。他内心深处向往着自由恋爱,梦想着能与心灵相通的另一半共度此生,可残酷的现实却把他的美好憧憬击得粉碎。
后来那些年,郭沫若在外面谈了几次恋爱,有了好几个伴侣和孩子,但他心里始终没接受过张琼华。张琼华呢,只能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在这段只剩名头的婚姻里过得特别煎熬。
所谓的豪门联姻,其实就是一场让人心酸的搭配不当。
【一个女人68年的独守空房】
聊聊张琼华,一个在富贵联姻里饱经风霜的女子。1912年那会儿,她被爹娘做主嫁给了郭沫若,这一嫁,就走上了条满是辛酸却执着不放的路。
张琼华身为女子,在那个时候,男人地位高,女人地位低,对于自己的婚事,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根本做不了主。
虽然她心里头一百个不乐意,但最终还是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个已成的事实。结婚那天晚上,她满心希望着丈夫能来到自己身边,可没想到,郭沫若却偏偏选择在厢房里一个人睡了。
谁又能体会,她那时候心里头得多难受,多没指望啊。
结婚后,张琼华的日子过得挺不是滋味,老公对她挺冷淡,还嫌弃她。郭沫若对这门亲事心里头一百个不乐意,老想着法子躲着张琼华,不愿跟她待一块儿。
就算暑假回家,我也还是选择睡在偏屋,能躲张琼华多远就躲多远。张琼华看到自己丈夫这样冷淡,心里头得受了多大的伤,有多委屈,谁又能真正懂她的感受呢?
她只能自己扛着,硬憋住眼泪,偷偷找个没人的地儿,自己慢慢抚平心里的伤。
六十八年时光悠悠,张琼华一直是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默默承受着那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她其实有好多次机会可以一走了之,去追寻自己的新生活,但她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在她心目中,郭沫若一直是那个最重要的人,哪怕他从未真正把她放在心上,哪怕他在外面有了别的老婆孩子,她对郭沫若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
她把郭沫若的照片端端正正挂在屋子正中央,把他小时候的书、作业本、毕业证书,还有后来寄过来的信,都当成了宝贝一样珍藏着。就算婚姻生活再苦再难,她也一个人咬牙扛着,就是要守着这个男人。
张琼华的经历,讲的是一个旧时代女人的辛酸和执着,这背后藏着无数女性的悲惨命运。她们没办法自己做主,被老一套的观念死死绑住。就算吃了再多苦,受了再多气,也只能咬牙挺着,继续活下去。
【郭沫若生前对原配妻子张琼华的态度竟是如此】
很多人都觉得,郭沫若对妻子张琼华挺不地道的,基本不理不睬,连这段婚姻都不想承认。
郭沫若在他的日记里,直接表达了对张琼华长相的不满,明说“不太满意”。
结婚后,他总是拿学业当借口,老往国外跑,跟张琼华在一起的时间少,分开的时候多。
就算偶尔回家,也都是一个人窝在厢房里睡,能躲张琼华就躲,尽量不碰面。在外头,他也从来不跟人聊起这门亲事,就好像张琼华这个人没出现过似的。
不过事实总是让人惊讶,虽然郭沫若心里头对张琼华难以接受,但他还是一直在钱上帮衬着这个家。
他每个月都会往家里打钱,确保张琼华的日子能过得去。
郭沫若看待张琼华的方式,其实比我们以为的要复杂得多。他虽然表面上显得冷淡,但实际上一直在经济上支持她,心里也感到挺对不住她的。尽管他没法给张琼华一个完整的家,但也从没真正把她丢下不管。
1979年,有个特别让人难忘的时刻,郭沫若的两个闺女碰见了张琼华,她们直接喊了一声。这一喊,把过去的那些遗憾、心里头的不服气、受的委屈,全给喊成了眼泪,所有的事情也就这么算了,都过去了。
【郭沫若女儿见到父亲原配,喊出一声;泪崩】
1979年,郭沫若老家发生了一件挺有戏剧性的事儿。他那俩闺女,郭红和郭青,特地跑来看望老爸的原配夫人张琼华。那时候,张琼华都已经89岁了,一个人过了快70年的日子。
郭红和郭青一踏进张琼华的房间,立马就忍不住泪水盈眶。屋里头,郭沫若老爸的大照片堂堂正正挂在正中间,他小时候的作业本、毕业证书啊,还有那些信件,都被张琼华细心地收着,一样不落。
真的很难想象,这个女人凭借着多大的勇气和决心,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心里始终装着对郭沫若的那份情,一守就是68年。
郭红和郭青不由自主地叫出了那个名字。这一喊,里面包含的意思可不少。它表示了对张琼华的敬重,承认了她作为正室妻子的地位;它表达了对张琼华坚守的谢意,感激她为家里所做的点点滴滴;它还代表了对往昔的歉意和补偿,是郭家人对张琼华长久以来亏待的终于认可。
张琼华一听到那个称呼,眼泪立马就哗哗地流了下来。这一瞬间,她感觉心里头所有的苦楚、所有的憋屈都烟消云散了。她使劲儿攥着两个闺女的手,眼泪不停地往外涌。
这是她头一回,作为“那样的人”,和郭沫若的女儿正式相认。在这一刻,她感觉,自己这辈子一直的坚持,总算是被看到了,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都变得有价值了。
张琼华1912年就成了人家媳妇,一直到1979年才和继女见上面,这一过就是67年。这67年间,她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丢掉了好多东西。
她本来有机会放手,一走了之,但心里那份对郭沫若的深情,让这个家成了她坚持的理由。终于,在那个时刻,她的一切付出有了回响,得到了认可。这一幕戏剧性的转折,看得在场的人全都感动落泪。
在那个混乱的时期,很多人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情感波折不断。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是有人默默坚守,用行动证明了爱情最纯粹也最伟大的样子。他们无声地告诉我们,真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