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民党的一名小军医,主席送他7字纸条,30年后纸条救他全家
1930年深秋,井冈山战火纷飞。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红军在18师医务室发现了一名年轻的军医。他是南洋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本可以在大城市过着安逸的生活,却阴差阳错成了国民党的随军医生。这个命运的转折让他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冬天,毛主席送给他一张写有7个字的纸条,这张看似普通的字条,在30年后却成了他全家的救命符。他到底是谁?那张纸条上又写了什么?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从军医到红军医生
1930年的深秦,井冈山下枪声阵阵。蒋介石纠集了整整10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井冈山发起围剿。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红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在龙岗一带设下埋伏。
这一战,国民党第18师师长张辉瓒的部队遭受重创。当红军战士搜查战场时,在18师的一间简陋医务室里,发现了一名年轻的军医。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仓皇逃窜,而是选择留下来照顾受伤的士兵。
这位军医名叫李治,他身着一件略显破旧的白大褂,手里还握着医用纱布。见到红军战士进来,他放下手中的纱布,双手举过头顶,用浓重的江西口音说道:"我是个大夫,只管救人。"
红军战士将他带回营地后才得知,这位年轻的军医竟是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那个医生稀缺的年代,能从南洋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大多都会选择在大城市开设诊所。可李治却阴差阳错地成了国民党的一名随军医生。
当时的红军医疗条件极其简陋,伤员经常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一位受过正规西医教育的医生,对于红军来说无疑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政治部的同志找到李治谈话时,李治道出了自己的经历。原来他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江西南昌开了一家小诊所,却在一次义诊活动中被国民党军队强行征用。成为军医后,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队欺压百姓的种种行径,早就对国民党军队心生厌恶。
这天,红军医院的负责人贺诚找到李治,询问他是否愿意留在红军医院工作。李治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穿上了红军发给他的新军装,开始了在红军医院的工作。
李治的到来给红军医院带来了新的气象。他把自己在南洋医科大学学到的先进医术毫无保留地运用在伤员救治工作中。战士们都说,自从有了李大夫,伤口愈合得特别快,感染的机会也少了很多。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治的名声就在红军医院传开了。他总是把最危重的伤员安排在自己经常查房的病房,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工作,直到深夜才休息。战士们都说,只要是李大夫经手的伤员,就没有治不好的。
就这样,这位原本在国民党军队里的小军医,成了红军医院里的一名骨干医生。为了表示对革命事业的决心,他还特意在自己的姓名中加入了"治"字,寓意着要用医术治病救人,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与毛主席的首次相遇
1931年2月,一个寒冷的清晨,红军医院里格外忙碌。前线送来了一批伤员,李治正在给一位腿部中弹的战士处理伤口。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个人影出现在病房门口。
匆忙间,李治抬头一瞥,只见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的中年人正站在门口,身旁还有几位红军干部。他顾不上多看,继续为伤员包扎伤口。一旁的护士小声提醒:"李大夫,那是毛主席来看望伤员了。"
"这个医生看起来面生啊?"毛主席指着正在忙碌的李治,转头问医院院长贺诚。贺诚连忙介绍道:"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那个南洋医科大学毕业的李治,在龙岗战役中俘虏的军医。"
当天下午,李治刚结束一台手术,就被贺诚叫去了院长办公室。推开门一看,那位上午来视察的毛主席正坐在那里喝茶。毛主席见李治进来,立即放下茶杯,笑着招呼道:"李大夫,快坐下喝口茶,听说你从早上忙到现在还没休息呢。"
毛主席亲切地询问起李治的家乡。当得知李治是江西永新人时,毛主席眼前一亮,说道:"你们江西永新出了不少好医生啊!我爱人贺子珍也是永新人,你们是老乡呢。"
这一下,两人的话匣子打开了。李治说起自己改名的故事:"我原名李守境,在南洋医科大学读书时,看到太多穷苦人看不起病,就发誓要用医术救助更多人。于是把名字改成了李治,就是要把病治好的意思。"
毛主席听后连连点头,又问起李治在医院的工作情况。李治如实报告了目前医院缺医少药的困难,以及他对改进医疗条件的一些想法。
"李大夫,你有这份心很好。"毛主席说,"我们红军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医生。你说得对,只有把医疗条件搞好了,才能救活更多的战士。"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毛主席指示红军卫生部门筹建一所卫生学校,要求李治担任校长,专门培养红军的医护人才。这个决定让李治没想到,他本以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医。
就这样,李治一边在医院给伤员治病,一边开始筹建卫生学校。他把在南洋医科大学学到的知识编成教材,手把手地教新学员如何处理伤口、如何注射打针。
这所简陋的卫生学校,虽然没有高楼大厦,甚至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但在李治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军卫生员,为后来的长征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
毛主席经常来学校看望师生,每次来都要和李治谈上半天。有时聊医疗工作,有时聊家乡的事,渐渐地,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军医与红军领袖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三、战火中的三次危机
1932年的一个深夜,敌机突然轰炸红军驻地。李治正在为一位重伤员做手术,手术室的煤油灯摇曳不定。"轰隆"一声巨响,一颗炸弹在医院附近爆炸,震得窗户"哗啦"作响。
"继续手术!"李治的声音在轰鸣声中格外坚定。护士们手持油灯,为手术台提供照明。就在这时,第二颗炸弹落在了更近的地方,手术室的房顶被气浪掀开一角,瓦片纷纷坠落。
"快,保护伤员!"李治一边大喊,一边用身体护住手术台上的战士。一块瓦片划破了他的后背,鲜血很快浸透了白大褂。但他连看都没看一眼自己的伤口,继续专注地做着手术。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1933年的一次转移途中。当时国民党军队突然发动进攻,李治带领医护人员护送重伤员撤离。在穿过一片开阔地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左臂。
"李大夫,您受伤了!"一位年轻的护士惊呼道。
"不要紧,先转移伤员要紧。"李治咬着牙,用右手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继续指挥转移工作。直到所有伤员安全转移到新的地点,他才让其他医生给他处理伤口。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34年初。那天,李治带着几名医护人员去前线查看伤员情况。不料路上遭遇敌军包围,子弹像雨点一样打来。
"跟我来!"李治领着医护人员钻进了路边的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很深,里面还有一条通往山后的暗道。这是他之前查看伤员时偶然发现的。
敌人在洞口搜查了整整一天,却始终没能发现这条暗道。等到天黑,李治带领大家从暗道悄悄绕到山后,成功突围。回到驻地后,战士们才发现李治的军装上有好几个弹孔,子弹擦着他的身体飞过,却奇迹般地没有击中要害。
这三次危机,每一次都险些要了李治的命。但他却说:"革命战士都在前线拼命,我们这些后勤人员遇到点危险算什么?"
为了防止类似的危险再次发生,李治专门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战场急救技能。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培训教材,教大家如何在枪林弹雨中保护伤员,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转移病人,如何选择安全的医疗点位置。
他还特别强调要熟悉地形,在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先勘察周围的地形地貌,记住撤退路线。这些经验后来在长征中派上了大用场,为红军的医疗后勤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拯救战友显身手
1934年的一个雨夜,李治正准备休息,突然有人急促地敲响了他的房门。门外站着毛主席的警卫员,说是贺子珍同志在转移途中遭到敌机轰炸,情况危急。
李治二话不说,拎起医药箱就跟着去了。到了临时医疗点,只见贺子珍躺在简易担架上,身上多处被弹片击中。检查后发现,最危险的是腹部的一处贯穿伤,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必须马上手术!"李治当即决定。但条件太差,连像样的手术台都没有。他让人找来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又让战士们举着火把照明。这场急救手术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李治用镊子一点点取出了贺子珍体内的弹片,又仔细地缝合伤口。
手术结束时,天已经蒙蒙亮了。毛主席一直在门外等候,见到李治出来,立即问道:"情况怎么样?"李治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
在李治的精心治疗下,贺子珍的伤势很快好转。这件事之后,李治又多了一个身份——贺子珍的专职医生。
1935年,长征途中,周恩来因为旧伤复发,加上劳累过度,胃病严重发作。几位军医轮流给他治疗,但效果都不明显。有人想起了李治在治疗贺子珍时的高超医术,便把他请来会诊。
李治仔细检查后发现,周总理的胃病已经到了溃疡的程度,如果再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他提出要为周总理做一次手术。这个提议在当时是很冒险的,因为行军途中做手术,风险极大。
但李治坚持认为,与其让胃病持续恶化,不如把握住当前相对安全的时机动手术。周总理考虑再三,同意了李治的建议。
这次手术是在一个废弃的祠堂里进行的。李治带领几名助手,用随身携带的医疗器械,为周总理做了一场精准的胃部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周总理的胃病从此得到了控制。
1936年初,红军刚到达陕北不久,林彪突然病倒了。他当时正带领部队准备一场重要战役,这一病来得很不是时候。林彪性子急,对李治说:"给你一天时间,必须把我的病治好!"
李治不慌不忙地说:"治病和打仗一样,都得讲究战略战术。您打仗时也不会说一天就要打赢吧?"这番话让林彪笑了:"你这个军医,倒会用打仗的道理来说服我。"
李治给林彪开了几副药,还特意调整了他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没过几天,林彪的身体就明显好转,能够重新投入到战斗准备中去。
这三次成功的救治,不仅挽救了重要同志的生命,也为革命事业保住了宝贵的力量。老战士们常说,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有李治这样一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军医,是革命队伍的一大幸事。
五、纸条救命
动荡岁月里的一个深夜,几个人突然闯入了李治的家中。他们二话不说就开始翻箱倒柜,把几十年来李治珍藏的文件、证书、照片都倒了出来。其中一人喊道:"快找!他一定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就在这时,一个已经泛黄的纸条从一本医学笔记中飘落出来。带头的人拾起纸条,借着手电筒的光仔细端详起来。纸条虽然已经发黄,但上面的七个字依然清晰可见:"李治同志不能死!"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张纸条的落款是"毛泽东"。带头的人立即让其他人停下搜查,说道:"等等,这事恐怕没这么简单。"
原来这张纸条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在长征途中,李治因为连续工作,积劳成疾,一度病倒在床。当时正值红军转移的关键时期,毛主席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意让人送来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壶牛奶,纸条就夹在篮子里。
这些人看到纸条后,不敢再继续搜查,悄悄地退了出去。第二天,李治被告知可以继续他的工作。就这样,一张30年前的纸条,在特殊时期成了李治全家的护身符。
这张纸条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夜晚,李治刚做完一台手术,突然晕倒在地。诊断发现,他因为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加上营养不良,已经到了身体极限。
当时正值红军转移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医生都异常珍贵。毛主席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送来了一篮子鸡蛋和一壶牛奶,要李治好好补养。而这张写着"李治同志不能死"的纸条,就夹在篮子里。
这张纸条后来被李治一直珍藏着,他把它夹在随身携带的医学笔记本里。在往后的岁月里,每当遇到困难,他就会想起这张纸条,想起主席对他的期望。
新中国成立后,李治继续在军队医疗战线上工作。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开国将领之一。这位从国民党军医成长为红军医生的老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一名军医的责任与担当。
1989年,李治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在他的遗物中,人们发现那张已经泛黄的纸条被他小心地裱在相框里。七个字依然清晰可见,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里的革命情谊。
在李治去世后,他的故事被不断传颂。人们说,一个普通的军医,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救死扶伤,在和平年代继续为人民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革命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