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灿烂辉煌,熠熠生辉。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分享经典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善莫大焉。
本文是七绝专题,分享8首很精彩的七绝,这些诗虽然精彩,但知名度不高,你未必都读过,包括大诗人李白的七绝估计绝大多数朋友都没有读过。
不信?读完本文便知。

风动荷花水殿香,
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
笑倚东窗白玉床。
这是李白很别具风格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西施的容貌、笑倚、醉舞、情态乃至所处环境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帝王醉美人的绮靡图。
此诗表面上写西施,实则借古讽今,表达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他提醒唐玄宗不要痴迷美人而误了国事,不要诛逐忠良、滥事征伐,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全诗轻快流转,风格率直、大胆、热烈、活泼,虽写美人,但不同于柔靡无力、怨而有伤的宫怨诗,很富有诗意。

并刀昨夜匣中鸣,
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
可怜无处送荆卿!
这是一首借古抒怀的精彩七绝,陈子龙是明末抗清义士,民族英雄,深受后人敬仰。
陈子龙此诗托物言志,借并刀夜鸣表达了他的报国之志,借眼前易水实景,抒发知音难觅和对国事的深刻担忧。
全诗沉郁深厚,苍凉悲壮,壮怀激烈,是一首志气与诗意并存的佳作。

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
只得徐妃半面妆。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怀古伤今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讽刺诗。
徐妃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她相貌稀松寻常,梁武帝以貌取人,对她很是冷淡。
有一天,徐妃得知梁元帝要来临幸,她知道梁元帝有只眼睛不好,是独眼,徐妃化妆时就只化了半边脸,借此讽刺梁元帝是独眼,只能看到她的一半。梁元帝见状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此诗委婉含蓄,诙谐幽默,寓意深刻,借徐妃半面妆讽刺只得半壁江山的南朝皇帝,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是对当时藩镇割据、千疮百孔晚唐统治者们的辛辣讽刺。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这是清朝很精彩的边塞诗,出关指的是出居庸关,并不是山海关。
徐兰是清宗室安郡王的幕僚,他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跟随大军征伐噶尔丹,出居庸关至归化城,他随军出居庸关时写了这首诗抒怀。
此诗写景抒情俱佳,描写了作者出关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边塞的“雪”和家乡的“桃花”之对比,衬托出征土卒怀土恋乡情节,语出自然,真挚感人。

北邙山上列坟茔,
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
山上惟闻松柏声。
沈佺期是初唐知名诗人,他和宋之问一样,虽然人品不咋地,但为格律诗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格律诗能得到千年发展,他俩功不可没。
这首《北邙山》是一首登高抒怀诗,通过城中歌钟与山中松柏声之对比,表现了人生短暂、荣华富贵不能长驻的主题。
全诗词显意深,语近精遥,具有摄人心魂的艺术魅力,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水平很高,很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

晓觉茅檐片月低,
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
半是鸡声半马蹄。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羁旅诗,“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极能打动人心,引起旅人们的共鸣。
作者奔波半生,他于拂晓时醒来,天还没有大亮,只能看见低低的月亮。虽然年华老去,但为了生活他早起奔波,耳边一半是鸡声一半是马蹄声,这不光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是世间万亿辛苦奔波人的无奈命运。
此诗深刻写出羁旅奔波之苦,字字皆情,诗句间弥漫着无限的愁思,读之令人感慨不已。

兵罢淮边客路通,
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
尽为将军觅战功。
张蠙是晚唐著名诗人和大才子,生卒年月和事迹不详,他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很精彩。
此诗感时伤乱,是一首反战诗,诗中描写了淮河水岸乌鸦乱飞鸣叫、白骨散乱堆积的凄凉景象,抨击了晚唐社会的腐败黑暗,讽刺了统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压榨和剥削,诗意和诗骨俱在。

鱼在深泉鸟在云,
从来只得影相亲。
他时纵有逢君处,
应作人间白发身。
这是别具一格的七绝,此诗将离别和悲老融为一体,通过鱼儿和鸟儿不得相见、只有影子相逢的境遇,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岁月的无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鱼在深泉鸟在云,从来只得影相亲”形象而生动,令人拍案叫绝!

8首很精彩的七绝分享完了,这些诗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丝毫不妨碍它们的精彩,很值得在这里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文中这8首七绝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
用户10xxx77
桃红李白菜花黄, 蝶飞蜂舞恋海棠, 风和日暖芳草旺, 欢歌笑语踏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