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分享经典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传统诗词文化,是我文章中常见的主题,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文是七律专题,我经过精挑细选,分享8首水平极高的七律给朋友们欣赏,这些诗没有入选课本,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很多朋友没有读过,但确实很精彩,如果你全部读过,那你肯定是狂热的诗词爱好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精彩的8首七律,看看你曾经读过其中几首?

醉拍阑干起白鸥,登临不尽古今愁。
六朝人物空流水,三国江山独倚楼。
秃发凉风吹木叶,孤城落日下帘钩。
海门不管兴亡事,犹送春潮打石头。
萨都剌被我评为元朝诗词第一人,他不仅词写得好,写诗也很优秀,这首七律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诗登高远望抒怀,作者触景生情,感叹六朝名人、英雄如过眼云烟,他们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徒留后人追忆和感慨。
但江山不改,绿水长流,春潮依然千年不变地无情打击岩石,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与时间的无尽轮回。
全诗用语自然流畅,借景抒情,满是时空转换、世事变迁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思考,读来满是历史沧桑和无力感,令人唏嘘不已。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罗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七律写得尤其好,这首诗就很精彩。
当罗隐游览了成都名胜锦江之后,他向成都东北行至绵谷时,写了此诗寄给曾同游锦江的好友蔡氏兄弟,抒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此诗写景抒情俱佳,以景代情,情景交融,温婉淡雅,抒发了离愁别恨和对好友的思念之情,真挚的友谊自然弥漫在字里行间,很能打动人心。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这首诗是黄庭坚赠给苏辙的,当时苏辙被贬官,黄庭坚之兄黄大临写了一首诗赠给苏辙,黄庭坚步韵黄大临之诗写了这首七律赠给苏辙。
此诗感情真挚自然,作者感慨时光如逝水,功业难成。如今正值春天花开江涨,一派美好,而友人却在远方,甚是思念。作者感慨如今天各一方,归之不得,不能相聚,只得任由时光飞逝,白发催人老,甚是无奈。
全诗情、景、议交融,浑然一体,情真意切,满是作者对好友的思念和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赵嘏是晚唐诗人,是写七律的一把好手,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景抒怀,诗情画意般地写出晚秋清冷之景,以景代情,衬托出作者漂泊流浪、知音难寻的悲凉感慨。
全诗用语凄婉,深刻含蓄,暗含作者内心孤苦寂寞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诗意盎然,读之令人回味。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元好问是当之无愧的金朝诗词第一人,他写词优秀,写诗同样精彩,此诗就是证明。
横波亭位于当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镇,元好问此诗登亭触景生情,感古抒怀,借歌咏横波亭,热烈赞颂金国青口帅移剌粘合守土安民的功绩,作者寄望他能够为国效劳,再立新功,收复被蒙古军侵占的西北大片国土。
全诗用语豪壮激昂,气魄宏伟,波澜壮阔,格调高迥,是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七律佳作。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咏史怀古诗,作者认为晚唐时李克用虽然制止不了朱温的飞扬跋扈,不能改变历史进程,恢复唐朝山河,但他不甘心朱温的篡唐,他退保自己的封地与朱温分庭抗礼,保留大唐复兴的希望,不失为英雄豪杰。
此诗概括了李克用父子气盖万夫的英雄风貌,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全诗气势宏阔,囊括史事,融贯古今,是清朝不可多得的怀古诗佳作,很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

暂引寒泉濯远尘,此生多是异乡人。
荆溪夜雨花开疾,吴苑秋风月满频。
万里高低门外路,百年荣辱梦中身。
世间谁似西林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题壁诗,抒发了作者看透世事、淡泊名利,渴望醉心山水之情。
许浑是晚唐诗人,他家里屡遭变故,后来四海为家、漂泊流浪,他感觉人生犹如梦境一般,满是愁苦和不自由。他认为自己苦苦追求、颠沛流离,不如寺庙的僧侣们过得自由快活,他们没有尘世的烦恼,不受名利的束缚,可以长卧烟霞,醉心山水,无忧无虑度过一生。
此诗用语自然清丽,满是厌倦羁旅,向往闲适和自然的情怀,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七律佳作。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这是龚自珍的一首“战斗之诗”,作者以笔为刀,割向社会毒瘤,试图唤醒那个时代。
道光五年(1825年)12月,当时龚自珍正客居昆山,他亲眼目睹东南富庶地区,恶人当道,政治黑暗,众多知识分子在清廷“文字狱”的高压政策的钳制和恐怖下,养成了苟安自保的风习,他们中的很多人声色犬马,热衷于勾心斗角,争名逐利,搞得社会乌烟瘴气,正气不扬。
龚自珍丝毫不畏惧残酷的“文字狱”,此诗真实地刻画出官员们彼此勾结,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通过“田横500壮士”为当时文人呐喊、打气,显示出作者的一身正气和铮铮铁骨,作者的人格和品格令人敬佩。

8首精彩的七律分享完了,这些诗虽然知名度并不太高,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但各具特色,水平极高,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本文中这8首七律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