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会包装的人就是薛姨妈。她给女儿打造一个金锁,上面刻上几个字,将女儿包装成天选之女;薛宝琴一家为了生计,而四处做买卖,风餐露宿,被薛姨妈描绘成游山玩水。
薛宝琴的父亲是薛宝钗父亲的兄弟,他没有兄弟的好命,继承了皇商的身份。他只是一个普通商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出门做买卖。

如果家里生活安逸,谁都不会出门做生意,尤其是女眷。在古代女人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薛宝琴却和她的母亲跟着父亲东奔西走地讨生活。
现在出门即使坐飞机、坐高铁,都觉得很累。在车马很慢的古代,出趟远门就更不容易。无论是马车还是船都很颠簸,而且速度很慢,好久也不能到达目的地,着实辛苦。
一年到头不着家,吃不好、睡不好,这样漂泊的生活更是辛苦备至。

尤其是古代治安不好,水匪、马匪出没,经常有匪徒劫道。薛蟠出门贩货一回,就被劫,差点没命。薛宝琴一家不知道碰到多少劫匪,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
薛姨妈不说薛宝琴为了生存,从小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走做买卖,反而说,薛宝琴他爸好乐,爱旅游,风餐露宿地出门做买卖,是带着老婆孩子玩。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宝琴不是东奔西走抛头露面的姑娘,反而成了,见多识广的小姐了。
不得不说,薛姨妈的话术,绝对高明,真的会包装自家人。

薛宝琴跟着父亲抛头露面是事实,薛姨妈并未直接承认这是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而是巧妙地将其描述为薛宝琴父亲好乐、爱旅游,带着老婆孩子出门做买卖,并非为了金钱,仅仅是为了游玩。
这种表述方式,成功地将原本可能被视为艰辛、迫于生计的行为,转化为一种充满乐趣和自由的选择。
从薛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高明的包装手段。他们深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女子抛头露面地做生意,会引来负面的评价和看法。

因此,薛姨妈通过这样的话术,不仅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对薛宝琴声誉的损害,还将其经历描绘成了能够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宝贵经历,从而使得薛宝琴在他人眼中成为了一位见多识广的小姐。
这种包装方式反映出薛家对于社会舆论和他人看法的敏锐洞察力。他们明白如何迎合社会的主流观念和价值观,通过巧妙的言辞修饰,将原本可能被视为不利的情况转化为有利的因素。
在传统观念中,女子应当深居闺阁绣房。薛宝琴却跟着父亲四处奔波做买卖显然与此相悖。

薛姨妈的一番话,成功地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薛宝琴的经历,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优势和荣耀。
其实如果仔细深究,薛姨妈的话是靠不住的,宝琴的妈有痰疾,这样的人形体消瘦,胸脘胀满,呕吐,头昏目眩,心悸气短,应该在家里养着,根本禁不住风餐露宿的生活。然而宝琴的妈却跟着丈夫孩子四海为家。

宝琴的妈身体如此虚弱,根本没有心思和体力去旅游、看风景。显然他们一家四处漂泊做生意是是为了讨生活,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这些细节对于身居后宅,不知人间疾苦的贵族太太小姐来说,根本想不到。所以他们天真地以为,薛宝琴家也和薛宝钗家一样,珍珠如土金如铁,是大富之家。
总的来说,薛家善于包装、善于将坏事说成好事,展现了他们在应对社会舆论和维护家族形象方面的精明之处。

胡梦茵
看过电视剧晋商徽商好友云南钱王的故事都知道商人做生意没有带着家小到处跑的,不然何来商人重利轻离别的诗句,更何况就在宝琴等上京之前,薛蟠不也是哦南下去学着做生意,也只是带着长随老苍头伙计,也没说举家带着亲妈妹妹到处跑,所以宝琴幼时跟着亲爹走遍天才绝不是做生意这么简单,更何况介绍薛蝌也是说他是薛蟠从兄弟而不是堂兄弟,所以钗父与琴父根本不是亲兄弟说起来就是同一个爷爷。再加上薛蟠因为打了柳湘莲南下遮羞,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宝琴兄妹就上京了,而且还是专门打听到王仁回京撵着和王仁结伴同行,再加上薛姨妈如临大敌立马越过亲儿子给薛蝌说了邢岫烟这门破落户,可知钗父与琴父当年关系绝对不正常,最大可能就是二人相争掌家权,看琴父不过在京城住着就能给女儿说一门宝钗够不到的好亲,可知能力估计琴父远超钗父,可惜钗父有王家贾家背书才能拿住掌家之权 琴父落败不得不带着妻小游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