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招录堪比公务员、985毕业面试都没进,
于东来宣布新增10天不开心假,--------
一次又一次成为热搜热议。
现在胖东来的一举一动,于东来的一言一行都被无比放大。
胖东来,成为网红景点,成为无数人打卡的“圣地”;
胖东来,成为国民现象,引领无数大咖现场观摩学习。
但是胖东来除了许昌外,仅在走到了新乡,就没能再前进一步?
郑州以及全国很多地方召唤胖东来,为何胖东来无动于衷?
走不出的原因,于东来始终保持头脑清晰。有几个核心是他保持隐忍克制的底层逻辑:
1、胖东来可以复制,但于东来不可复制。胖东来打上了于东来的深深烙印,企业IP即为他个人IP。于东来的低调,对同行的“地盘”和经营风格保持尊重。他更懂得自己到底追求什么,底线是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止则止,做到这个太难了。于东来自始至终坚持平凡,接近了“小圣”的人生境界。
2、红一时可以,长久兴盛不易。当前消费下行、劳资关系和消费者关系重塑,大家呼唤胖东来走出许昌,其实是期盼一种鲶鱼效应的产生。洛阳的大张刚进入郑州,先叫哈哈,再改名大张;鲜风超市在熙地港小试锋芒后就偃旗息鼓了,包括胖东来自身曾在新乡开店闹出的风波,这些因素也说明,一种业态和一个品牌统天下,现在不可能发生了。另外现代商业的竞争,已不再是纯粹比品牌、比服务、比性价比,更要比供应链、物流、自产直采能力,比供应商关系,比金融运作能力。胖东来如果要进入新城市,首先要考虑它自身的综合配套能力能否跟得上,能否有优势。
3、生存土壤和成长环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资源匹配、生态构建和人文土壤,许昌、新乡这样四五线城市的人群构成、消费水平等,构成了胖东来平民化经营的价值观。换一个城市,建商场易,构建生态文化难。小城大企,如双汇之于漯河,牧原之于内乡,胖东来之于许昌,没有太多非市场化的干扰、政策资源的高度集中、城市消费文化的适配等等,与这些企业的成长相得益彰。当今交通和信息直通,许昌这样的城市,作为商业的集散场域已经没什么阻碍。把流量集中起来,可能要比把将其分散,更符合现代商业经营的规模扩大、生态紧密、成本递减、效益提升等规律。
4、地方品牌有自己的护城河,通过学习也缩小了差距。其实每个市级地区,都有一个像胖东来或准胖东来这样的“地头蛇”、“占山王”本土商超企业,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南阳万德隆、开封三毛、洛阳大张、信阳西亚等,也都有几十年发展历史,有的不断在与胖东来有合作交流,企业文化也类似。
企业发展最终靠完善的制度,百年企业,不能单靠一个人的个性,个性一时使然,长久就要沉淀为价值观。
最后的问题:
假如于东来不在了胖东来还能继续火爆吗?
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