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癌的主要元凶之一,一般都建议成年人及时检查,一旦感染上了,就要根除治疗,治疗后,还要复查一次确认是否根除成功。
因为目前推荐的四联疗法,因为抗生素耐药等原因,根除率一直在下降,已经由原来的90%下降到60—80%左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首次根除失败。

我今天分享的一个病例是一位54岁的男性患者。
患者于5年前体检才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当时服用了“四联”药物14天,并未进行复查。
去年9月2日,因腹胀、上腹痛、烧心、纳差来诊。
检查结果:碳14呼气试验,阳性+++;
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病理报告:(胃窦)黏膜大部分肠上皮化生,固有腺体减少,重度肠上皮化生、伴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而该患者当时的胃镜检查报告是“轻中度萎缩、轻中度肠化”;
也就是说,在5年时间里,他的病情逐渐加重,到了重度萎缩、肠化、直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此时其实已经算是早癌了。
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没有根除掉幽门螺杆菌
可以确定他的第一次根除失败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四联疗法,由于耐药、依从性等原因,根除成功率逐渐下降;
尤其是克拉霉素、左氧、四环素等的耐药率非常高,这是首次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二,没有重视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和监测
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随肠化的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复查胃镜;
同时要积极治疗,比如补充叶酸、维生素B12、中成药胃复春、摩罗丹,或者中药辨证治疗。
其三,没有改善生活习惯
据他自己说,此前治疗过幽门螺杆菌,医生说,只要跟除掉细菌,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
于是他该怎么吃还怎么吃,喝酒抽烟一样都不少。
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引起人胃黏膜的炎症改变,长期的慢性炎症将导致胃黏膜向胃癌方向演化。

我们熟知的胃癌发展路径叫做Correa模式,即——
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在这个过程中,幽门螺杆菌不是唯一因素,却是最主要的因素!
幽门螺杆菌本身并不分泌致癌物,它导致胃癌的发生是一种间接的形式,如幽门螺杆菌所含的空泡毒素、尿素酶等毒力因子可损伤胃黏膜细胞,造成黏液排空,上皮脱落,电镜下可见胃黏膜细胞肿胀,细胞内质网系统扩张。
幽门螺杆菌引起炎症反应并释放炎性介质,可致细胞增殖加快,而增生活跃的细胞DNA合成旺盛,易受基因毒致癌物的损伤而发生细胞突变、缺失,从而导致细胞癌变。
见下图:

根除幽门螺杆菌则能最大程度上阻滞或者延缓这个进程的进展,在轻度萎缩、轻度肠化阶段还有可能逆转胃黏膜的病理变化。
在浅表性胃炎阶段根除,再加上改善饮食习惯,几乎能100%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见下图:

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最好的时机就是没有发生萎缩性胃炎之前,最佳年龄段是18·~40岁;
对于有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者,则必须立即根除治疗;
然而,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吃了14天的药,肯定就没事了,就忽视了复查;
结果就让它悄悄地侵扰你的胃,等到万一发生癌变,那就后悔莫及了!
所以建议:规范的四联疗法在治疗结束后,再停4周,进行呼气试验,如果阳性,就是根除失败;需要间隔数月后再次根除治疗;
对于阴性者,就是根除成功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对于有胃癌前病变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要1~2年复查一次呼气试验。
还有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根除成功后复发的机率有多大?
根据现有的数据,5年内再次感染的机率在3~5%之间,就是每年复发的机率在1%左右;
但是仍需要注意饮食卫生、洗漱卫生,聚餐使用公筷、公勺。

胃肠病科普
靠谱的医学科普——科学、严谨、专业、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