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丽
看完《消失的她》,我有有两点感受:
1、在我们中国拍电影,不是一定要好看,但是一定要懂宣发和营销。
明明是四处漏风的剧本,却还能有这么大的讨论度。
明明人物塑造那么扁平,全靠朱一龙演技拯救了角色,但是制造的话题跟演员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营造出一种剧本封神,改变了中国女性恋爱思潮的样子。
为什么我说人物塑造扁平?
很简单,剧本在打造何非人设的时候,是不是按照凤凰男的大众刻板印象打造的?
来自十八线小地方,来到大城市,学历不高,努力不止,房租很贵,工作不好,想走捷径,迷上赌博,走投无路,想到自杀。
这是人生第一个阶段。
每一个来自小地方的凤凰男都可以是这个公式。只需要把赌博换成其他不良嗜好就行。只要把自杀换成其他某种自暴自弃的方式就行。
其实这样打造人设没问题。
先找共性是对的。这是塑造角色的第一步。
问题是没有个性。
人物叫何非,不叫凤凰男。
人物必须有自己的个人的故事,
这是塑造角色的第二步。
就像高启强这个黑社会,他很坏,但是他有自己的特点,他会在自己的卖鱼摊里睡觉,他会做饭,他家里穷且干净,他喜欢吃猪脚面。
他不是一个叫做黑社会的标签,他是有血有肉走错路的人。
一定有人说你不能拿电视剧对人物的塑造跟电影对比。
本来是不可以的,
因为电影对剧情的爆发点要求更高,人物塑造要求更集中,我已经是降级对比了。
那么我就拿在我们中国票房比《消失的她》差十万八千里的正在上映的爆米花电影《闪电侠》来对比。
闪电侠的超级英雄形象就像何非的凤凰男一样典型。
但是,闪电侠出场让我们看到的是,他也觉得我救人了。你应该至少对我说句谢谢,我救人了,但是为什么总是跟在蝙蝠侠身后擦屁股。
在前一半时间出场的闪电侠,他的角色塑造是有血有肉的,他不是一个标签。
这个就是西方编剧界的“先让英雄救猫咪”原理。
就是英雄在完成自己标签塑造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细节和事情,让人认识到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英雄这个标签,这是编剧必须赋予角色的灵魂和个性。
但是何非没有。
编剧没有给何非这个角色进行立体的塑造。这个角色扁平得就是三个字:凤凰男。再加两个字,就是腹黑凤凰男。
你从这个角色看,你就只能得出男女对立的结论。
简单粗暴,但是却很多女性受用,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就到了我的第二个感受:
2.部分观众确实缺少独立思考,比较容易跟风,而且对电影比较饥渴,喂什都吃。
电影营销角度从《消失的她》里得出男人不可靠,不适合情侣观看这一点我真的没想到。
因为,这个结论太降智了,不知道什么女性会接受,结果我发现我微信里很多师奶群都在吹。
难道,你们不知道陈世美?
难道,你们不认识杜十娘?
就算你们确实不怎么了解传统文化,你们喜欢的刘亦菲主演的《梦华录》总看过吧?
渣男这个标签,自古以来就不稀奇,怎么一部蹩脚的《消失的她》就能让情侣分手?
醒醒吧,你男朋友可没抛弃过亿万富婆。你不至于为了男子自古以来的劣根性而分手。
大部分有钱就变坏的男人,穷的时候都是五讲四美的好青年。
从反面讲,你看跟梁洛施为香港首富的儿子怀第四个了,你会不会因此相信一下爱情?
所以,其实有些观众就是看得太少了。
多看看几部好电影,就不至于被这种情节如此平面的电影玩弄于股掌之间了。
这其实也给中国电影人一针强心剂:
谁说现在经济低迷?
连《消失的她》都十几亿票房!
人傻!钱多!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