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刘邦连忙下了通缉令通缉蒯通的是韩信,韩信在生命就要结束的时候,他发自肺腑的呐喊:悔不听蒯通之计!
这一句话出口,可不得了,韩信是大功臣,由于被告谋反,被吕雉逮起来,当韩信明白了吕雉的本意,后悔得连蒯通的名字一字不差地喊了出来!
蒯通是何人?与韩信什么关系?吕雉得知这个名字为什么会紧张?蒯通是什么计策让韩信落得如此后悔?
蒯通原是韩信的谋士,可是,在蒯通为韩信献上楚(项羽)、汉(刘邦)、齐(韩信),三足鼎立之计后,韩信始终没有采纳,蒯通就跑路了。
韩信此时领悟了,他大概觉得自己领悟的时间太长了!当初他一直坚信的:他没有衣服穿,刘邦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让他穿,刘邦还让韩信坐过他的专车,韩信感激涕零,除了淮阴河边洗衣服的漂母,只有刘邦对他这么好了!
韩信将刘邦的这一切照单全收了,打内心感激刘邦,认定刘邦就是他这辈子了恩人,他要好好地干工作,来报答这位恩人!
然而,政治的斗争,从来就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相安无事!这一切都被一个名字叫蒯通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时间会证明一切,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韩信可能真的后悔了。
于是,刘邦下令通缉蒯通,很快,蒯通捉拿到未央宫,刘邦迫不及待亲自审问,蒯通毫不含糊承认了是他给韩信献计,让他反的。
审问进展的如此顺利,刘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当刘邦下令拉出去:斩了,的时候,蒯通大呼冤枉。
刘邦问他还有什么话说?蒯通说,韩信并没有听他的,当时,他是韩信的谋士,那肯定是为韩信谋划了。俗话不是说“各为其主”吗?
实际上刘邦这个时候,已经步入晚年,他太晓得人才对集团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了,并且他也不想留下赶尽杀绝的不仁话柄,所以比较宽大地把蒯通给放了。
蒯通一句“各为其主”,最终虎口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