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取代网约车司机,还远吗?1000万司机真的会失业吗?

楼事心观 2024-07-18 04:38:34

7月10日,科技股多数上涨,其中百度股价持续飙升,涨超10%,随后几天更是继续跳涨。

百度股票持续上涨和一则新闻有关,网传萝卜快跑要在武汉投放1000辆无人驾驶网约车,也有人说是400辆。但百度内部人士透露,百度投放车辆数量从未公开。

不管投放的具体数量是多少,这件事在网上已经引起轩然大波了,因为它夺去的可是网约车、出租车等底层养家糊口者的饭碗,资本秃鹫更是第一个嗅到了血腥味。

这两天我看了不少相关的分析报道,发现大家对萝卜快跑这种无人驾驶的新事物的出现态度褒贬不一:一部分人强烈支持,理由是萝卜快跑既便宜又懂事:不会拒载、不会绕路、不会有不良情绪、不会违反交通规则、不会打扰乘客、更不会把乘客载到荒郊野外,图谋不轨,调空调再也不用看司机脸色。

便宜也是真便宜,相同距离平均价格只有传统出租车的5-6成,5公里不到6块钱,用上券最低只要2块钱,堪比坐公交车。

更有人吹嘘其是时代的红利,百姓的福音,司机的噩梦,驾校的终结者。

一部分人激烈反对,觉得无人驾驶网约车抢了最基层人民的生计,科技企业应该学习特斯拉,要把目光瞄准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应该向上发展,而不是把手伸向民生领域。

武汉的部分司机甚至采取了过激行为,如聚集、放气、扎胎等方式阻拦无人驾驶汽车运营,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不满和抗议。

围绕这些争议,铁锤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趋势不可阻挡,阵痛不可避免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概念,这几年很火,但很可惜这些都不是我们的企业的首创,我们做的只是在此基础上的研究、应用与完善,即我们擅长的是从1到10000,而不是从0到1。

从0到1很重要,但从1到10000更重要,第3-5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智能手机时代都是如此,掌握核心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抢先布局,基本上能锁定10-20年的胜局,有些科技的进步甚至会开启一次工业革命。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和珍妮纺织机。尤其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夫妇,还被工人赶出了小镇,面对效率8倍于传统纺纱机的珍妮纺纱机,愤怒的工人们很清楚接下来机器会取代他们,于是他们冲进了工厂,捣毁了机器。

他们不知道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滚滚洪流,无法忤逆,最终这些愤怒的人群还是站到了历史发展的对立面,悄无声息就被碾成了齑粉。

同样的事情,我们这里也不止一次发生过:洋务运动之前,丝绸制造在引入西方缫丝机时也曾遇阻。史书记载,广东南海知县为了保护就业率,非常反对装满机器的现代化工厂,他的原话是:“以十一家殷商之攘利,而失数万家贫户之资生,我国家民为邦本,非同外裔上下征利之邦,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机器化、效率高、价格低的外国丝绸全面进入中国,中国丝绸出口几乎被全面摧毁,当初那些不想失业的手工业者,都难以避免丢掉了饭碗,且这一抵制机器的做法,也让曾经领先上千年的中国丝绸行业,开始大幅落后于日本。

我想说的是,趋势不可阻挡,即使我们不去做,别人也会做,一步慢之后会步步慢。

事实上,过去十年,包括特斯拉、奔驰、宝马、通用、丰田在内的很多企业,都争先在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一赛道抢跑。而当下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

特斯拉研究“完全自动驾驶”(FSD)已经有8个年头了,今年3月底向用户推送新版本(FSD V12),完全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车辆控制,从机器视觉到驱动决策都将由神经网络进行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新版本减少了车机系统对代码的依赖,使其更加接近人类司机的决策过程。

随后的6月6日,特斯拉向其员工推送了最新版本( FSD v12.4.1),并计划在3天后向“一小部分外部用户”开放测试。

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FSD 已经在中国市场“一切准备就绪”。今年5月份访华的时候,马斯克已经扫清了在中国境内行驶的汽车中部署FSD的一大障碍。

当然,与萝卜快跑加大投放有直接关系的是,马斯克此前宣布计划在今年8月正式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

自动驾驶技术日臻完善的唯一途径是训练人工智能,如何训练?答案是提高行驶里程数,即用大规模的路测大数据进行投喂。

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这才是我们最擅长,且不得不发力的领域,如果我们现在不发力,等特斯拉自动驾驶训练完成后,我们就真的没得玩了。这也是为什么无人驾驶出租车不能等到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再投入使用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在武汉甚至是更多城市正逐渐成为现实,而且投入运营的车辆也开始大规模增长,对网约车行业的冲击已经初露端倪。

从百度公布的数据来看,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接单量要高于人工,且价格更低,这意味着投入1000辆无人车背后至少会挤掉1000个司机的岗位,因为网约车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

这些天,大家主要围绕无人驾驶出租车对网约车、出租车可能带来的冲击进行讨论,但殊不知,我们的企业所做的应用场景,可不仅仅是网约车这一个领域。自动驾驶正在应用的领域还包括物流、快递、送餐、清扫等。所以,自动驾驶对货车司机、快递员、小区楼下便利店、物流站、环卫工人等的冲击不亚于网约车司机。

只是这些领域还没有大规模的车辆投入,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叠加这些领域的社会影响要小于网约车行业,所以才没有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但未来这些行业的变局绝不亚于出行行业。

在相当长的历史里,机器的发明者,都不被人认可,因为机器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提升,这是以牺牲就业率为代价的。

潮流不是个人可以阻挡的,无人驾驶投入带来的阵痛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不落后于人,我们仍然要做正确且痛苦的选择。

这绝不是我在这里说说这么简单,政府也是这么考量的,不然也不会在2022年就开放了无人驾驶上线试运营的口子。随后又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就允许萝卜快跑在整个武汉街头行驶。

看政府报告,大家应该也能察觉到,这几年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领域是中国推进新技术落地的重要抓手。所以,在某些技术应用领域,中国政府比欧美日更加支持与鼓励。

二、矛盾不是人机冲突,不要掉进模式陷阱

据统计,全国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合计近千万,那么4元的萝卜快跑来了,是否意味着这1000万的司机要全部失业呢?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两个,我们先从无人驾驶自身层面来说,所谓的无人驾驶其实还是需要配备安全员、远程遥控监控,即智能驾驶还不够智能。

从用户反馈来看,萝卜快跑虽然便宜,但是也不便捷,前排不能坐人,后排只能坐3个,而且上下车都需要在指定地点,对于路况的应对还很笨拙。打卡尝鲜确实好玩,也值得一试,但真正替代传统出行方式,还任重道远。

事实上,新技术的出现不必然代表淘汰传统劳作方式,因为需求有别,且人赋予其的价值不同,缝纫机的出现没有完全替代手作,反而成就了高定。

还有所谓的低价,大概率也是靠补贴,和当初共享单车、网约车诞生时的套路是一样的,这个低价能维持多久,还不好说。

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所有数据,都是企业单方面发布的,是不是粉饰了,有没有水分,我们无从考证。

再就是单纯从商业模式来看,百度也做不到在全国投放几百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一辆车的成本大概在48万左右,未来即使降低到只有一半,投放一百万辆也需要动辄亿万的资金沉淀,这还不包括研发费用、更新费用、保险费用、事故处理费用,以及前期抢占市场和网约车打价格战的补贴,所以这是典型的重资产经营模式。

当年小黄车和摩拜的烧钱互搏,很多人应该还历历在目,烧的是投资人的钱,最后却肥了银行和电车企业。

而且这种重资产模式的做法注定赚钱太慢,习惯了赚快钱的互联网企业,真的会局限于此吗?

个人觉得,未来无人驾驶应该会侧重于做模式,即在头部城市适当投放车辆,然后就是跑数据、做升级,完善软件系统,健全交通事故的处理机制,最后形成一套可付费的商业模式,躺着做加盟生意。

所以当有人发问:能不能自己买一台萝卜快跑,上下班负责接送我,平时设置成接单模式,负责挣钱的时候,我是真觉得有些企业可能真的在着手做这件事了。

当然了,站在个人立场我是绝对不建议大家去这么做的,因为无人驾驶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盈利能力,而是安全性以及事故的处理。更重要的是,个人一旦入场,就意味着原本属于企业的责任(事故承担和重资产铺车),都转移到个体身上了。

说穿了,这其实是生产资料升级导致的资本收益问题,即收益并不会平均分配给那些被淘汰的劳动力身上,而且唯利是图的企业,还可能利用模式优势,再一次收割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不要觉得这是天方夜谭,这种事情,在传统出租车收份子钱的时代就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传统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司机赚的也不是打车人的钱,而是司机的份子钱,他们才不会管你司机饿死还是撑死。

三、政府要发挥维稳和托底作用

我今天不是来波冷水的,因为新技术的应用一定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消费福利。新技术创造新就业,这个大逻辑是没问题的,经济学逻辑和历史数据都论证了这一点,这也是经济学中的“补偿机制”。

当然了,补偿也不是对等的,随着技术成熟,无人驾驶出租车、公交车、货车、快递车、外卖车等都会投放到市场上,潜在失业规模群体之大不可估量,也即是说每一次重大的生产资料升级,都会引发社会局部阵痛。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而是政府应该做什么?

因为究其根本,企业的运营牌照是政府发放的,与此同时,政府还负有监管和法律法规完善之责。也即是说,未来无人驾驶体量如何,有多少企业会涉足这一赛道,会不会步共享单车一窝蜂发展后又集体被摧毁的后尘,以及垄断问题、隐私保护等,都需要政府亲自坐镇和及时纠偏。

总结就是,无人驾驶新技术好处很多,坏处也很明显,就是那些丢掉工作的司机们该如何安置。中国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就是很听话的顺民,但如果吃不上饭就会各种铤而走险,毕竟夺人饭碗,如杀人父母。

东北下岗潮的社会治安影响,用了至少20年才得以化解,很多人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走出来。下岗潮之后,东北很乱,时不时死个人大家都不感觉稀奇。同样的事情,不应该再次出现。

所以,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才是最关键的,要因势利导,要维稳托底,更要早早就建立好失业保障机制(失业补贴),以及新技能培训。降低摩擦成本,帮助失业者更快地切换工作、重新上岗。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源头上消除安全担忧,稳定社会预期。

四、个体要学会顺应潮流

综上,铁锤觉得,无人驾驶全面取代司机,还很遥远。但古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无人驾驶时代已经到来,对财富创造工具的迭代也越来越快。面对这个几何级突变的世界,我们要想不被淘汰,应该做的是选择终身成长,顺应潮流,而不是愤恨地打砸珍妮纺纱机,做最后的挣扎。

中国人多,新兴行业崛起时,有机会享受红利分到蛋糕的往往是第一波入局的人,等好处尽显,人们一窝蜂都去做的时候,红利也就消失了,哪个行业都是这样。

今天,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换挡期、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也注定影响着个人感受与选择。

0 阅读:0

楼事心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