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罪不可赦,毛主席为什么不同意开除他的党籍

历史客栈 2025-01-13 10:35:16

在长征时期,张国焘野心膨胀,另立中央,率领红四方面军单独南下,拒绝服从中央北上的命令。

这种行为无疑是极端错误的,也是不可原谅的,因此,很多人都强烈要求开除张国焘的党籍,对他进行彻底的批判。

但是,毛主席却没有同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1935年9月12日,中央在甘肃俄界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张国焘的分裂活动。

在这次会议上,就有很多人主张对张国焘开除党籍,不过,毛主席却没有同意这么做。

毛主席对大家说:“我们与张国焘的斗争,目前还是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作组织结论是必要的,但不一定马上就作,因为它关系到争取四方面军的广大干部,也关系到左路军中一方面军干部的安全,我们还要尽力争取四方面军北上。”

这段话,就体现了毛主席的顾全大局。

当时,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的一部分部队南下,虽然“另立中央”,但还没有脱离党的领导,说明这些部队还是属于共产党的部队。

但是,如果把张国焘开除了党籍,性质就完全变了,张国焘就可以把这个作为借口,把这支部队彻底变成他的私人武装。

要知道,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威望是很高的,很多将士都对他言听计从,对他的认可超过了对中央的认可,因此,如果张国焘脱离了党的领导,这支部队就变得很危险了。

所以,毛主席为了留住红四方面军,就没有同意开除张国焘的党籍,对他还是保持着“同志”的关系,尽量维护两支方面军之间的团结。

不但如此,毛主席还以中央的名义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说中央率领部队北上,并非对红四方面军放弃不管,而是在为全体红军部队开辟北上的道路,等南下的部队遇到困难时,再行北上,就会方便多了。

可以说,毛主席对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真是仁至义尽了!

另外,毛主席为了尽量团结红四方面军,还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在1935年6月的懋功会师后,两大方面军整编成了左路军和右路军,朱德与刘伯承被分到了左路军,与张国焘一起行军。

本来,按照中央的决定,两路军应该分头北上,但是,张国焘却拒绝服从中央的命令,要率领部队南下,还把朱德与刘伯承软禁起来,挟持他们一起南下。

这时,很多人就建议毛主席说,要把朱德、刘伯承调回来,跟着张国焘太危险了。

但是,毛主席这次还是没有同意。

至于原因,毛主席有两个考虑。

第一,如果把朱德、刘伯承调回来,就等于跟红四方面军分道扬镳了,大家不再有联系了。

而且,除了朱德、刘伯承,在左路军还有很多原红一方面军的人,要不要把这些人也都调回来呢?如果都调回来,那两支部队的矛盾就更大了,很可能会走向彻底决裂,这无疑是大多数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把朱德、刘伯承留在左路军,也可以起到牵制张国焘的作用。

当时,朱德是红军总司令,张国焘是总政委,刘伯承是总参谋长,张国焘即使再嚣张,也不敢对朱德和刘伯承怎么样,反而很多事都要得到朱德、刘伯承的同意才行。

试想一下,如果把朱德、刘伯承都调走了,张国焘就真的在左路军说一不二了,再也没有人能牵制他了。

徐向前后来就说过:“朱总司令的地位和分量,张国焘是掂量过的。没有朱德的支持,他的‘中央’也好,‘军委’也好,都成不了气候。……朱总司令看透了他,一直在警告他,开导他,制约他,因而张国焘心里老是打鼓,不敢走得更远。”

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确实是毛主席的一招妙棋,在朱德与刘伯承的牵制下,张国焘始终没能得逞,在经历了南下的种种挫折之后,也不得不同意北上,与中央红军再次会师。

(参考资料:《毛泽东智慧》《毛泽东与十大元帅》《张国焘传》)

1 阅读:262
历史客栈

历史客栈

《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