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的墙,不是裂了,是话多了

如是者有为 2025-01-28 17:16:35

ASML是光刻机行业里的天选之子,几十年技术垄断,全球霸主地位稳如磐石。如果说芯片制造是盖高楼,那ASML就是掌握砖瓦模具的唯一一家工厂。而这家工厂的掌门人,早些年显得惜字如金,一句“技术无敌”,胜过千言万语。可最近几年,他们似乎话越来越多,从“技术门槛高不可攀”到“其实大家都能做”,这墙,不是裂了,是在自己的言辞中瓦解了。

“图纸给你也做不出来”

2020年前,ASML对外的态度简洁明了:高冷。虽然没人能找到“图纸给你也造不出来”这句话的确切出处,但它的气质确实贯穿了ASML的言行——仿佛在告诉全世界,“别挣扎了,你们配不上光刻机”。毕竟,这玩意儿不仅要精度,还要全球上千家供应商的配合,一颗螺丝钉都能毁了整个工程。

想想看,当时全球芯片产业链都以ASML为核心,美国高通、台积电这样的大玩家,离了它就像脱了轨的火车。至于中国?买EUV光刻机都得排队,更别提自造了。ASML那份云淡风轻的高傲,其实就是用技术和供应链筑起的不可逾越的“高墙”。而这堵墙,不仅拦住了后来者,也把自己关在了权力的顶端。

“中国会试,但做不出来”

转折从2022年开始显现。美国步步施压,荷兰政府被迫限制ASML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按理说,这种操作不该让技术巨头多费唇舌,可ASML却开始在公众面前变得啰嗦起来。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这位ASML的掌舵人,突然对中国自研技术发表了些评论:“中国短期内不可能独立制造EUV光刻机,但他们会努力尝试。”

这话乍听没问题,但细品就有些耐人寻味。它的潜台词是,中国的追赶是威胁不到ASML的。但“努力尝试”这三个字,又分明是一种微妙的忌惮。一个技术霸主,突然开始对竞争者发表意见,不像是坦然自信,更像是夜里开灯确认床底下没怪物的小孩。

“破坏产业链的是他们,不是我们”

如果说2022年的发言还藏着几分镇定,到了2023年,ASML的语气已经开始有些歇斯底里了。比如,有媒体援引ASML的言论称,“中国自研光刻机可能会破坏全球芯片产业链。”这话看起来像是对市场秩序的担忧,但其实是对自身技术地位的焦虑。什么叫“破坏”?无非是说中国一旦成功,ASML赖以生存的垄断秩序可能会不复存在。

而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2023年初,中国已经在中低端光刻机领域取得突破,甚至实现了部分量产。虽然技术水平仍无法与EUV抗衡,但足以为未来的追赶埋下伏笔。这时候的ASML,虽然嘴上还挂着“技术遥遥领先”,但话里话外已经充满了不安。

“中国市场,我们离不开”

但奇怪的是,ASML一边担心中国自研光刻机“破坏产业链”,一边却公开表示“进入中国市场是绝对必要的”。温宁克在同年的采访中明确承认,中国市场对ASML的营收至关重要,哪怕出口受限,也要尽量保住中低端设备的销量。

这种两面派的态度引发了不少争议。ASML既要装作技术老大的姿态,又不敢得罪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一边说“他们威胁不到我们”,一边又担心市场份额被抢。听起来像极了一个冷傲的国王,嘴里骂着农民起义,手却不自觉地摸向了粮仓的钥匙。

“光刻机没技术门槛?”

到了2023年底,ASML的言辞变得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消息称,它公开表示“光刻机并没有技术门槛”。这句话让人不禁想问:那您之前几年是靠什么维持霸主地位的?这种表态,看似在淡化技术的神秘感,实则是对自身垄断地位的一次变相辩解。说白了,ASML害怕人们发现,过去几十年,它的技术高墙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牢不可破。

但真实情况是,光刻机的确有技术门槛,只不过这道门槛正在一点点变低。从中国的中低端突破,到全球市场对技术自主的追求,ASML的优势正在被稀释。而它自己,也从一个高冷的技术王者,变成了一个话多的“评论员”。

墙,还是那堵墙;裂缝,却越来越多

ASML的态度变化,其实映射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权力转移。从技术神话,到焦虑表达,再到试图用话语权修补裂缝,这堵墙不再是曾经不可攀登的高峰,而是逐渐显露出无数细小的裂隙。也许,有朝一日,这些裂缝会让高墙倒塌;也许,它还会继续坚守几轮技术迭代。但不管怎样,ASML的话多了,而高冷的神话,早已一去不返。

墙不是裂了,是在自我拆解中暴露了太多心虚的细节。

0 阅读:5
如是者有为

如是者有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