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巨变:从“鲁江浙沪”看中日差距如何逐步抹平!

史镜观澜 2025-04-24 10:14:33

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三十年来,中国和日本的差距抹平了多少?咱们就从江浙沪鲁说起。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最熟悉的“江浙沪”再加上“鲁”——也就是山东,这四省一市加起来的面积,和日本国土,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37.8万平方公里,但你敢信,这一块地方,已经能在不少指标上和日本掰掰手腕了?

说白了,这个组合就像我们中国东部的“全明星阵容”:

山东陆地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

江苏10.72万,

浙江10.55万,

上海相对小一点,只有0.63万,合起来,正好就是37.8万平方公里,和日本一模一样!

但差距,是一点点抹平的。

回到三十年前,也就是1995年,那年,日本正处在巅峰期。

GDP是多少?5.55万亿美元,光东京一个城市的GDP就破了1万亿。人均GDP达到了4.5万美元。那时候的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经济体,国际地位稳稳的。

我们呢?全国GDP还不到7000亿美元,人均刚过800美元,差不多是人家一个东京的1/10,差距大到令人无法呼吸。

那会儿的中国,是啥情况?

我还记得,那时候流行一句话:“中国人勤劳勇敢,但很穷。”

经济上,刚刚经历南巡讲话的转型阵痛,国企改革搞得下岗潮一波接一波;国际上,苏联解体了,西方开始把中国当成“头号假想敌”:

南海撞机、

南联盟炸大使馆、

印度洋拦货船……像是处处给你上眼药

军力上也没法比,那时候我们还在引进苏-27,而日本的F15/F16都飞了十几年了,现代级驱逐舰还是从俄罗斯淘来的二手货撑撑门面,整个海空力量,说实话,不如日本自卫队。

但今天,这一切,变了。

我们就说现在江浙沪鲁的数据——

人口:超过2.7亿人,是日本的两倍多;

GDP:4.9万亿美元,略高于日本的4.21万亿;

人均GDP达1.8万美元,虽不及日本,但已经稳稳站在“发达地区”门槛线上。

最关键的是,气场变了。

现在的中国,

有自主研发的歼-20、东风导弹、航母编队;

东部战区海军常驻东海,偶尔还去日本沿海“遛一遛”;

空军三代机、四代机齐上阵,守得住空域,压得住岛链。

换句话说,我们不怕被“卡脖子”了,因为已经在造自己的脖子和肌肉。

如果换个角度看地图,把地图转个90度你会发现:

从美国的角度看,日本是锁住中国的岛链,

从我们的角度看,江浙沪鲁,是大陆的拳头正对着日本的鼻梁。

地理视角决定战略格局,这不仅是地理课,更是现实的博弈。

说到这,我不由想起——前几年跟组去青岛调研,当地人聊起中日时,语气不激烈,但很坚定:“我们不是仇视,只是不忘。”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中国人是务实的,日本的先进技术我们愿意学,愿意合作。但该记住的历史不会忘,那是苦难,更是成长。

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我们从望日本而自惭形秽,到现在可以平视对比,这条路,中国人走得不容易。

经济、军力、科技、民生,哪一样不是拼出来的?说句实在的,安全感,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自己练出来的。

各位领导,你觉得30年来,我们和日本之间的差距,真的抹平了吗?

留言聊聊,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我们共同走过的脚印!

0 阅读:45
史镜观澜

史镜观澜

以史为镜,观天下大势,回溯历史脉络,洞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