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纵观中国历史的各大王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算是比较奇葩的了。
明英宗带着50万大军,亲征瓦剌,出兵的命令下达到全军出动,只用了不到72小时。而当大军到了前线重镇大同之时,看到战场上尸横遍野,明英宗又开始胆怯,下令回军,在退军的途中,被瓦剌也先大军击败,明英宗被俘。
明武宗则一心想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蒙古的达延汗屡次侵犯明朝边境。明武宗想要上战争,悄悄跑出北京,出了居庸关,还让太监守住城门,不让后面前来劝谏的内阁大臣们通过。明武宗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朱寿”,然后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不久又封自己为“镇国公”,后又加封自己为“太师”。只能说,您真会玩!
嘉靖皇帝迷恋道教是出了名的,不仅多次给自己加道号,还让宫中妃嫔穿着羽衣黄冠,无论昼夜或是寒暑,都在一起诵法符咒。由于炼丹需要年幼宫女的经血,造成无数宫女去世,最终给导致了“壬寅宫变”,几个宫女想着反正是死,不如拉上嘉靖帝陪葬,想要合力勒死他。
而万历帝更是奇葩,20多年不上朝,有官员当了三年首辅,连万历皇帝一次面都没见上。就连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群臣请万历帝上朝议政,万历帝依旧不理。
而天启皇帝热衷于木匠活,据说他的木匠手艺,连宫里很多老木匠也自愧不如。太监魏忠贤也总是在天启帝干木匠活的时候,送上奏章,不耐烦的天启帝就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
02
看了明朝皇帝们的表现,一个问题盘旋在头上,明朝皇帝为何如此多的奇葩?他们为何能够如此放飞自我?
这其实跟朱元璋有关。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子子孙孙能够坐稳江山,这就需要消除一切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
第一,在政治上,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杀了胡惟庸之后,并进一步废除了存在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国家的大小决策皆出自于皇帝一人。
权力的高度集中,也意味着全国大小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大量的文件都由皇帝一人处理。洪武十七年,给事中张仁辅详细计算如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合计八天时间里,朱元璋一共收到了1160件奏章,这些奏章一共汇报了3291件事,这意味着朱元璋每一天要处理400多件事。
如此大的工作量,皇帝根本处理不过来。而且皇帝一人的知识量毕竟有限,这么多事涉及不同的部门,也需要有经验有学识的人和懂专业知识的人来辅助皇帝。于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就成为了最好的人选,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士就得以来到皇帝身边协助处理政务。这些大学士在永乐时期,地位进一步提高,并组成为内阁。
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内阁大学士先行查看奏章,然后草拟一个处理意见,连同奏章一起交给皇帝,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拿到“票拟”之后,可以决定采纳内阁的意见,也可以不采纳。皇帝用红笔批注,也就是“批红”。皇帝也不可能每本都由自己来批红,自己先批几本,然后让太监们按照自己口述或者内阁的票拟进行批红,这些批红的太监叫秉笔太监,但秉笔太监也不只一人,而是数人,从中也可以看见批红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皇帝一个人干,确实很累。也有皇帝干脆全部交给太监们批,比如天启帝,而魏忠贤也是用这种方式实现独霸朝政的。
这种制度形成之后,国家的政务体系就自成一个体系,有内阁票拟提供意见,有司礼监批红,政务不需要皇帝,也可以自行运转。
因此,明朝很多皇帝都放飞自我,不理政务,事情都由太监来进行处理。比如刘瑾,把奏章直接拿到自己的家中,与一众心腹处理。这种行为,太监的权力也就太大了。
“每批答章奏,皆持归私邸,与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华亭大猾张文冕相参次,辟章鄙冗, 焦芳为润色文。”
03
第二点,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就意味着,皇权巩固,很少有力量可以威胁到皇权。那么,皇帝认真工作,天下是他的;他不理政事,天下还是他的。
万历皇帝20年上朝,躲在皇宫里面,他的皇位依旧牢固,没有藩王、武将、权臣来政变之类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政变需要军权,而军权此时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
朱元璋为了防范统军将领的专权,规定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遇到打仗,由皇帝临时命人担任总兵官,统率卫所部队出征,战事结束,总兵归还将印,军队归还卫所。
在在打仗之前,谁也不知道哪位官员担任主帅。这就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这种情况之下,想要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明朝唯一的一次成功夺权,就来自于朱棣,那是因为他在北京有自己的军队。
04
那这里又有一个疑问了,清朝也是高度中央集权,为何清朝的皇帝,不像明朝皇帝一样奇葩呢?
这里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清朝在皇位继承制度上。
清朝,包括之前的努尔哈赤时代,并没有像明朝一样采取嫡长子制度,这是清朝在吸取明朝教训之后的一大进步。
努尔哈赤到顺治时期,实行的是贝勒共同商议制度。顺治到雍正是遗诏指定继承人,雍正以后实行的是秘密立储制,光绪和宣统是慈禧太后指定。
这种制度保证了皇帝的继承人能够择优选取,不再以嫡长子为标准,能够担任皇帝的都是皇子中的佼佼者。
而另外一方面,清朝的皇帝们也吸取了明朝的灭亡的教训,在勤政方面和宦官干政方面都做出来了改进,所以清朝皇帝的奇葩行为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