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苏交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终结于80年代,经历了前期的中苏矛盾,和后期的关系恶化两个阶段。
那么,在这两个阶段中究竟发生过哪些事情呢?曾在边境陈兵百万的苏军,为何最终并未南下进攻中国呢?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
正是因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才把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并由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基于这样的传承关系,中国共产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党,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导师。
而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的,吸纳了多个国家共产党支部组织的共产国际,俨然就成为各国共产党革命行动的指导者。
上世纪30年代,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留学生王明、博古等人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掌控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
他们转移到苏区后,一切行动皆唯苏联和共产国际马首是瞻。
因此,他们根据指示,命令中央红军主动出击,夺取大城市,完全罔顾中国的实际国情和红军的实际力量。
这也就造成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从而使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踏上漫长而又坎坷的长征之路。
坚持真理而遭受到排挤和打压的毛泽东等人,因为中央苏区的大好革命形势被错误路线所断送,开始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产生了质疑。
经过多年的革命实践,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客观情况相结合,才能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他在1940年所著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地指出,解决问题要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都是不可取的。
这番论断,不仅仅是对王明等人,也是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公开批评。
斯大林于1945年重庆谈判前夕,曾连发三封电报要求毛泽东前往重庆,他的真实意图就是希望国共之间相互制衡,而不希望任何一方强大到统一中国的地步。
在这一点上美苏有着共同的意愿,他们乐于看到一个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国,这样的中国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也就无法威胁到他们的在华利益。
至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全国解放在即,毛泽东未雨绸缪地想到了建国之后的国际支持问题。
他多次致电斯大林希望能够访问苏联,却被斯大林以各种借口拒绝了,这令毛泽东感到十分不快。
至1949年初,三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扫清了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势力,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再次提出国共和谈。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目的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故此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均表态不介入此事。
反倒是苏联却主动出面调停,要求中共能够继续与国民党谈判,其理由则是标准的外交辞令,希望两党相互让步达成中国政治统一。
苏联在这种时候却要强出头当和事佬,很明显有偏袒国民党之意,毛泽东对于苏联这种罔顾中国革命利益的行为大为不满。
直到新中国成立成为既成事实,苏联才开始转变态度,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并率先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苏两国又于1950年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开始对中国提供大量技术援助。
客观地说,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期间所形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是与苏联的帮助分不开的。
但是朝鲜战争于1950年爆发后,在斯大林的恳求下,中共中央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最终同意抗美援朝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场大胜不仅打出了国威军威,打退了美帝霸权,更让斯大林刮目相看。
至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前,中苏两国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友谊。
风云突变,在1956年的苏共20大上,时任苏联领导人的赫鲁晓夫作了完全否定斯大林的所谓秘密报告,引起了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巨大震动。
中共中央对赫鲁晓夫的举动予以了明确的否定,中苏之间自此开始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1958年,中共要求苏联按照承诺提供核武器和核潜艇。
而苏联则趁机向中国提出要在中国领土上建立军事长波电台,并与中方组建联合舰队。
毛泽东一眼就洞悉了,赫鲁晓夫这种想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的阴谋,并当即断然拒绝,中苏关系日渐恶化。
苏联于1959年停止了对中国的核项目援助。
1960年后中苏论战正式拉开序幕,中共认为苏联是修正主义分裂主义,而苏联则认为中共是教条主义,左倾机会主义。
中国于1962年古巴危机期间,趁苏联无暇顾及之时抓住战略机遇,对当时与苏联关系不错的印度,发起了自卫反击战并取得大胜。
这使得赫鲁晓夫大为恼怒,在他的主导下,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禁止核试验条约》。
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和剥夺其他国家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权利,从而确保自己的核垄断地位,以及霸权主义。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立即制定了应对措施,开始调整外交政策,提出了坚决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主张。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广交朋友,避免使中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中国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风云再起,赫鲁晓夫于1964年10月14日,在苏联高层内讧中被迫下台,此事看似出乎意料之外,但以他一向骄横不羁的行事风格来看,却又在情理之中。
就在两天之后,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成功试爆,令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各大国都震惊不已,苏联高层不得不开始考虑与中国缓和关系。
不久,由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受苏方邀请,前往莫斯科参加了十月革命纪念招待会。
在中苏双方看来,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改善双边关系的良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苏关系将打破坚冰重新回暖。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纪念酒会上,却出了一个天大的意外。
看似喝醉了酒的苏军元帅马利诺夫斯基以敬酒为名,当着贺龙元帅的面大放厥词,提出了要中方高层联合起来推翻毛泽东的所谓建议。
此言一出,周恩来和贺龙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
当即便率领全体代表团成员中途离开酒会,回到中国大使馆,并要求苏方就此事做出说明和道歉。
对于苏联而言,这是极为严重的外交事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于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往中国大使馆,声言马利诺夫斯基的话是酒后不负责任之言,并向周总理当面道歉。
但周总理却并未接受勃列日涅夫的解释。
因为马利诺夫斯基并非无名小卒,他不仅是苏联卫国战争英雄,而且还是指挥苏军在远东地区消灭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将领。
周总理认为,马利诺夫斯基这样一个苏方政要,不可能如此有失检点,即便他是真的喝醉了,那也是酒后吐真言。
因此周总理要求苏方对于马利诺夫斯基的错误言行,必须做出明确表态。
而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在经过考虑之后则表示,在对待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问题上,他们和赫鲁晓夫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经此一事,中苏关系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降到了冰点。
在中国代表团愤然回国之后,苏军开始在漫长的中苏边境线上发起主动挑衅。
在此后几年中,苏军挑衅事件达到数千起之多,其中包括多起流血事件,最为严重的就是1969年发生的珍宝岛事件。
苏联鹰派将领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甚至提出,要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核打击。
山雨欲来风满楼,毛主席于1965年写下了《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
其中的“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一句,充分表现了中国决定奉陪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苏联从1967年开始向中苏边境大规模投入兵力,从最初的10余万人逐次增加,巅峰时总人数超过50万,而且涵盖了包括航空兵、坦克装甲、火箭军等多个军种。
所谓苏军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的说法,要么是苏联的虚张声势,要么是中方的料敌从宽。
尽管苏军如此气势汹汹,但最终却并未挥师南下,对中国发起进攻,只是形成了中苏两军在边境线上长期对峙的局面,这又是为何呢?
站在苏联的角度,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上,我们就不难分析出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中苏之间的矛盾,其本质是因为苏联想要压制中国,迫使中国低头,从而显示其在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地位,
说到底,这是苏联领导层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在作怪,属于两国在思想领域方面的矛盾,而并无其他事实上的血海深仇。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苏联很难真正下定决心,与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为敌,充其量不过是张牙舞爪,恫吓一番而已。
第二,彼时苏联最大的敌人不是中国,而是美国领导下的北约,苏联的国土面积虽然大,但其根本利益在于欧洲部分,而北约的军事力量,恰恰全都集中于欧洲。
一旦与中国开战,苏联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军力,而且有可能会被北约趁虚而入,从而造成顾此失彼,腹背受敌的两难状态。
第三,苏联不敢真的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也是拥核国家。
另一方面也迫于美国这样的核大国的军事压力,美国绝对不会允许苏联为所欲为地使用核弹来称霸世界。
第四,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苏联方面很清楚,即便能够击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也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之战,让他们丝毫不敢轻视中国的军事力量。
第五,中国已经做了充足的战争准备,一方面抓紧三线建设,重建工业基地,一方面与当时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国开始尝试接触破冰。
中美一旦联合,将是对世界格局的一次重大改变,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客观地说,苏联在中苏边境大量集结军队,其本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进攻中国,而是为了威慑和压制中国。
正因如此,当中国于1971年10月25日重返联合国的时候,尚未与中国冰释前嫌的苏联,却率领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投了集体赞成票,其用意就是为了利用中国加入五常制衡美国。
反而是刚刚派国务卿基辛格访问过中国的美国却投了反对票。
由此足见,在国家关系中永恒的既非友谊也非矛盾,而是利益。
勃列日涅夫于1982年去世前夕,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发表讲话,为中苏之间在边境上的多年对抗画上了句号。
他声称,苏联对中国从未有过任何威胁和领土要求,并愿意随时与中国开启边界谈判之旅。
需要注意的是,在他发表此次讲话的前一年,中国的第一枚洲际导弹成功试爆。
往事已矣,笼罩在中国北部边境的乌云终究散去。
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对中华民族的又一次考验而已。
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新中国,也正是在百余年间的各种考验中,不断地得到锤炼和磨砺,从而变得更加坚韧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