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张作霖时期的杨常

萨彦布特哈 2025-01-10 18:35:59

刘德权/文

张学良和杨宇霆、常荫槐,这三人均是我多年结识之好友,而今事隔三十余年,提笔写此,不禁感慨。张学良枪杀杨常,绝非偶然。

当张作霖被日寇关东军炸身死以后,由东北军政要人,共同暂推张学良继其父,维持东北政权。当时,杨常二氏均有相当资格和地位,对张学良表现出居功自做的态度,致使三人出现矛盾。

杨宇霆是在一九一六年发迹的,张作霖驱走段芝贵后,才提拔杨宇霆为少将参谋长。杨宇霆受到张作霖的知遇,极力发挥他的智能,因此更得张作霖的信用和依赖。后升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所有一切军政大计,均由他代张作霖主持和签署。他聪明过人,凡是张作霖想作的事情,不待说明,他便会意办妥,因此他的权势也愈人,真是炙手可热,门庭若市,一般均趋附于他。

杨宇霆从此骄侈自大,旁若无人,忌之者亦大有人在。一九二二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杨宇霆任总司令部参谋长,他以为奉军势力是可以压倒直军的,不待战斗,便操必胜之券。不料想奉军未经过正式训练,又无作成经验,加以内部将帅意见不和,一经开火,便全军瓦解,大败而回。张作霖退至滦县车站,前方空虚,危急万分,幸亏杨的至交、留日陆军士宫学校工兵科出身前辈姜登选赶到,代为筹划,在滦河左岸设立防御阵地,使直军未敢冒然猛进,奉军才得从容撤退,集中在山海关附近。经最后一次决战,双方达成停战协定,此皆由杨宇霆援引姜登选之力。事后,张作霖不得不采纳杨宇霆的建议,设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专任姜登选为副监,负责整编和训练东三省军队,又以留日陆军士官学校出身炮兵科专家韩麟春为兵工厂督办,由张作霖自出私款,扩充事业。杨宇霆当然明了张作霖的心意,他和姜、韩公推吉林省督军孙烈臣为总监,更以张学良为参谋长,一切处置均取得张作霖父子的同意。我在王永江处,时常遇见杨宇霆和张学良二人,晚间到王永江处密商要事,可谓上下同心,文武一致,于是获得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这不能不说是杨宇霆援引姜登选、韩麟春两军长之力。

转而言之,杨宇霆对于张作霖也不无微劳,二次直奉战时,他虽未同姜、张、韩、郭四军长身临战场,但却在张作霖左右主持全面调动和指挥,因此亦应同叙勋功,张作霖对他不能不加以提携,故于论功行赏之时,任杨为江苏军务督办。原事先内定,以姜登选为江苏军务办,郭松龄为安徽军务督办。不知因何中变,江苏由杨宇改充,因而激起郭松龄在滦县车站拥兵反奉,并将姜登选截杀。杨宇霆去江苏时,又因措施失宜,骄侈自大,以致引起当地军阀勾结孙传芳,将他驱逐逃回。在杨回沈之前,随杨一起去的尹晓岗对我说,杨宇霆到江苏任职后,未到十日,张作霖便连电催他回奉,至商要公。杨氏曾说,我到任尚未安排就绪,便催我回去,哪能离得开。杨宇霆从江苏逃回后,不自愧悔,反而仍在张作霖左右,擅作威福,总揽大权,因此引起郭松龄的怀恨和忿怒,于是起兵反奉,通电声言率兵入沈“清君侧”。杨氏闻知,即避往旅大地区,其实郭松龄的目的是想驱逐张作霖,夺取政权。后杨宇霆又回到沈阳,杨到沈正值郭松龄率队东进,当时张作霖接到张作相督军在银州(铁岭)打来的电话,报告前方兵力万难支持,放下电话,他一声不言,一面传谕兴业银行姜经理,速将私款转拨大连,想改换变装逃走。这时杨宇霆来到,在屋里与他密谈,谈后,张作霖神志稍稳,据说当时同他作伴的只有杨宇霆和韩麟春、王树常、于珍、于国翰、秘书长郑谦数人而已。当时若非杨宇霆主持,恐张作霖早就弃职而逃。郭松龄军进至新民县,因内部发生变故,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又从中阻挠,吉林督军张作相由吉林转回,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由江省赶到,会同残余奉军,由韩麟春、汲金纯、汤玉麟等督师抵抗,加以张学良由秦皇岛归来,接纳脱离郭军归来的部队和凑集留在后方的各种队伍,缺少的枪炮弹药,杨宇霆由他的兵工厂内取出,加以补充,这样才得转危为安。

常荫槐,原籍奉天省梨树县人,由奉天法政学校毕业后,随其兄常荫廷(曾任绥兰道尹)来江,荐于余,派充黑龙江都督府军需课额外课员,嗣又转入黑龙江省陆军第一师司令部,任少校军法官,颇受师参谋长李景林(后充河北省军务督办)的提携。一九二一年,随同许兰洲任哈尔滨一带剿匪司令部参谋长,次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他随同许兰洲出兵马厂,不幸奉军战败,他同许兰洲只身逃回奉天。这时在关内溃败军队无法收容,沿线军纪也无法维持,张作霖看他办事颇有魄力,便选拔他为军事执法处长。常受任后按张作霖所付予职责,能破除情面,弹压溃兵,遇有违法乱纪不管何人严加惩办。张作霖对他非常赞许,但他得罪要人亦不在少数。及至张作霖回到奉天,又以胡匪四起,派常荫槐为奉天全省清乡总办,他感受特别知遇,更加严厉,因之引起各方不满,而军界上更加对他忿恨。他见杨宇霆当权,便同杨宇霆互相依赖,关系密切,结为好友。一九二三年奉军第四混成旅,调往黑龙江省博克图一带驻扎,因有一位团长性情粗暴,对于部下官兵过于严苛,遂激起公愤,将他杀死。张作霖闻报,便派常荫槐前往查办,逃变的官兵中有一部分因无处觅食,又复回归,约有百余名,他便会同吴俊升所派军队,将这些变兵,一并枪毙。论者都认为他过于残酷,当时吴俊升曾对我说,常某这种滥杀,将来绝不能得好结果。当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他获任京奉铁路局长,这乃是有名的发财美差,未久便逢郭松龄反奉,他见事不妙,立时弃职逃回,携带路局经费现大洋二十万元,献于张作霖。而张作霖听信谗言,说他带回路款还多,不止此数,曾召省长王永江到署告知,想向常荫槐索取。王永江说,我向来对常为人最不赞成,不过他这次由京奉路局逃回,所带回款项当无隐瞒,因为路局为敌人接收,如果想带多款,敌方必定发现,他是瞒不住的,而且京奉路局的经费由稽查局英国人执掌,他不能随便文取,所以他绝不能从中贪污。张作霖随即说,常是杨邻葛的人,王永江答说,我不管他是谁的人。张作霖说,你快把他撤了,王永江回说用他是你用的,撤也当然由你去撤,我不能管。这是当时我随同吴俊升到沈阳,王永江亲自对我说的。杨宇霆为常荫槐奔走策划,我因公事而要急回江省,就来告诉常,而常并未因此去职,反而在郭松龄事件平定后,东北军再次入关,夺取北京政府政权后,常荫槐竟获得第三、四方面军团司令部政务处长职,执掌第三、四方面军团占领区内各县行政事务。及张作霖为陆海军大元帅时,又一跃而为交通部次长,并代理部务,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张作霖卷旗退回东北,不料被日寇炸伤身死。第三、四方面军团司令部退至昌黎县北山,收容退军,并解散张宗昌所部溃兵,未几张学良改便装潜回沈阳,所有军团事务,便由杨宇霆留在冒黎主持。张学良由东北军政各界公推继其父维持政权。而杨常在张作霖身亡后,变本加厉地想和张学良争夺政权。第一,常荫槐把持东北交通委员会大权,凡所有交通事业的收入经费,张学良提取他并不听从,专听杨宁霆支使。其次,黑龙江省自吴俊升同张作霖被日寇炸死后,便由张学良派原第八军军长万福麟继任为黑龙江省军务督办兼省长,业经到任,常荫槐鼓动杨宇霆向张学良要求,任常荫槐为黑龙江省长,张学良无奈,只得答应。我事先得到消息,向万福麟说及,万说,绝无此事,不料我们同到沈阳参加张作霖开吊和吴俊升公殡典礼,果然实现。万福麟本拟反对,后亦不言。最要者我在黑龙江省警务处时,曾兼任全省警备队营务处总办管辖各县地方警备队,计有三十余营,常荫槐坚持由他省长专管,万福麟向他力争,竟未如愿。常还拟定设一个黑龙江省警备队总司令部,他自兼总司令,并约余充任副司令,我见他们暗争甚力,便回省将所有职务一并辞去,闭门家居,不出问事。常便把这项军队竭力补充,以扩大实力。常又想把东省铁路督办吕荣寰兔职,由他自兼,吕荣寰向张学良述及,张学良嘱他不必辞,可以候之当有办法。此乃吕氏向我述及。至于杨宇霆回到沈阳后,并未任他重要职务,他仅剩有兵工厂督办职位。但是遇到公署会议,只要他闻知,便去列席,旁若无人,发言激烈,必须照他所提办法去做。张学良对他无法驳回,但是心里忿恨已极,此种情形,已到爆发之时。况且常荫槐在东北政界,乃是后起之辈,发达以后骄傲自大,不可一世,一般老辈对他尤为不满。以上乃是我所见到张学良和杨常互相矛盾的状况。

我同张学良相识在一九二〇年,他年方二十岁,以奉军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之职,率领所部驻扎哈尔滨一带,则办吉林东路胡匪。当时郭松龄正在其部下任团长。张学良毫无少爷习气,见人非常坦率。旧学问颇有基础,他喜欢骑马、打网球等,我当时也正当壮年,相见甚洽。及至问沈阳,张学良更能信赖军界老辈,如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等,又极力采用军事学校出身的后起人材,所以东北军再次战胜直军,不能不归功于他。郭松龄反奉事件后,我可吴俊升到沈阳,曾见到张学良,他精神饱满,身体亦健。不想未久,闻他嗜好鸦片烟,在他继任东北政务时,和他在公器相见已非当年面貌,身体瘦弱,我代为忧之。回到江省后,某日常荫槐于省公署内,偶谈闲话,忽然说到张学良时,仅有前帮办黑龙江军务许兰洲同我在座。他说:您二位老上宪(因他曾在我和许部下充过差,他向来如此称呼,表示不忘旧的意思)看汉卿这个样子,如果不能支持的时候,谁可继其后任?我当时冒然答说,天经地义为张辅帅(指张作相)。他说,你看邻葛怎样,我回答说,杨邻葛不行,他的骄气过甚,他说邻葛也改变许多,由他的口气推测,他俩大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又闻说,常荫槐对张学良态度非常放肆,遇有公事请示,他便径直上楼到张学良寝室里,于凤至在场他也毫不顾及。

在杨常二人被枪杀前一个月,我因母病回沈阳省视,见到杨宇霆果然谦蔼,不似当年气焰熏人,然而当他受恩最深的长官张作霖死丧未久,他却为他父大办寿辰,当时各界要人群起捧场,门庭若市。我曾勉强到他公馆一视,他强留我不让走,可看程砚秋的戏,并嘱人陪我到大客厅。我一看是五省督军总司令孙传芳当总招待,他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老同学不要走,咱们戏子总理潘馨航去大连亲自去接程砚秋来。我因老母病重,无心看戏,勉强乘隙溜出大门,我走后,闻张学良亲到杨家祝寿,亲至内室,向杨宇霆的父母叩头请安,然后来到客厅,杨宇霆略为招待,便出外应酬别处来宾。从张学良与杨宇霆、常荫槐的关系可知,杨常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一九六一年四月)

1 阅读:16
萨彦布特哈

萨彦布特哈

阎子淳晨彩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