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才是三国最大的商业鬼才用一种商品就打赢一场货币战争

萌叔说历史 2022-10-07 09:50:57

俄乌战争打响之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一度让卢布大幅贬值,而普京面对制裁也开展了反制措施,比如不友好国家购买石油、天然气需要通过卢布结算,这一措施立马将卢布的价值又拉了回来,其实,这一招不过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玩儿剩下的,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千年之前诸葛亮是如何打货币战争的。

货币贬值,刘备印钱

汉武帝为了改良货币,发明了著名的五铢钱,而五铢钱也一直用到了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战乱四起,五铢钱也随之贬值,等到董卓乱政之后,更是用粗制滥造的铸币浑水摸鱼,导致五铢钱越来越不值钱,这就是典型的通货膨胀。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用《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备入主益州之前,答应了打下益州,府库里的财产将士们随便分,结果打下来之后,钱分完了,刘备开始担心起军费不足了,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这么大个集团的日常开销。

而这在刘巴眼中实属小事,钱不够,印就完事了,他建议刘备铸造直百五铢钱,也就是一种价值为一百枚五铢钱的新货币,这样广泛收集民间的五铢钱,又可以铸造更多的直百五铢,这样一来,财政问题就解决了。

结果也正如刘巴所料,“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其实这本质上就是收割了一波蜀地百姓的韭菜,不过后续通过宏观调控,也确实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

军费不足,孔明用计

话说这超发一时爽,时间长了蜀地的经济可就跟不上了,而且蜀地的百姓已经被刘备收割了一茬又一茬了,实在是割不动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商业鬼才诸葛亮就想如果让吴国、魏国也用蜀国的钱,把蜀五铢变成“国际通用货币”,那么我们不就可以将经济泡沫转嫁给别人了么?而如何实施呢,诸葛亮就想到了蜀锦。

老百姓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衣食住行,而蜀锦作为上等的布料,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锦官城就是成都的别名,也是由蜀锦而得名。

正因为蜀锦是蜀地的特产,并且是高附加值产品,诸葛亮就拿到了主动权。

诸葛亮规定凡是购买蜀锦的一律要用蜀五铢来结算,虽然吴、魏两国领导层不乐意,但是谁让蜀锦是个硬通货呢,架不住民间的自由通商,因此,蜀五铢渐渐就在吴、魏两国通行了起来,甚至一度都超过了他们本地的货币数量。

《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记载:“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成都虽然是个天府之国,但是要养着大批士兵,还是很艰难的,因此,蜀锦就成为了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诸葛亮还带头种了800棵桑树,就这样吴、魏两国的钱大量流入了蜀国,蜀国把这钱重新熔铸成直百五铢,再去两国采购物资。

1984年,考古人员发掘吴国大将朱然墓时,就发现了大量的蜀国直百五铢,可见当时蜀五铢在东吴有多通用。

结语:

诸葛亮就这样用硬通货蜀锦完成了蜀国的初代货币霸权,这也为蜀国维系了多年的经济繁荣,不得不说诸葛亮就是三国最大的商业鬼才,不过吴、魏两国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蜀国套取他们的财富,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下回再说。

0 阅读:37
萌叔说历史

萌叔说历史

正史野史,就看萌叔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