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a9bb8931a06d5926b03dc5b873272c.png)
一九六○年十二月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领导机关,隆重举行大会,授予某部三连政治指导员廖初江以“学习毛主席著作尖兵”的称号,并赠给他奖状。廖初江是怎样学习起来的呢?
廖初江刚入伍时,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伟大意义,不是认识得很清楚,他经常听首长教导:一个革命战士光会打枪还不够,必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阶级觉悟。
首长的话,廖初江是记牢了,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怎样学法,从哪儿学起,他一时却摸不着门路。有一天,他在连部打扫,看到桌上放着一本《辩证唯物主义》。
他一问文书,才知道《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的理论书。
他记住了书名,就在一个假日上街买了一本。可是刚看了几行,就有很多名词看不懂,不少生字不认识。他有些泄气了。
一九五七年夏天,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发出“今不如昔”的反动言论。廖初江听了很气愤,表示要在声讨大会上发言,驳斥右派分子的谬论。
这天,声讨大会开始时,廖初江走上台去,愤慨地说:“右派分子瞎了眼,是狼心狗肺!”往下就再也讲不出道理来了,象枪膛里卡了壳一样。
会后,他就去问指导员,自己有话说不出,这问题到底在哪里。指导员说:“今天的会就是一场战斗,干革命不能光会打枪,还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
当晚,廖初江在俱乐部里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的头一行就写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他感到这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是为天下的穷苦人讲的。他想起自己悲惨的童年遭遇,回忆起母亲在地主迫害下惨死的情景。解放前,他一家本来有八口人,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到解放那年只剩下三条活命。
他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明白了旧社会穷的穷,富的富,是因为存在着阶级,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开始懂得了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的道理。
从此,他对毛主席著作产生了强烈的阶级感情。他觉得毛主席的书是革命最好的书,是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书,便下定决心,学习毛主席著作,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
一九六○年军委扩大会议后,团政委亲自向他讲述军委、林彪同志提出的“一定要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的号召,使他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改进了学习方法,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他在学习上有“三不倒”。
【工作多挤不倒】廖初江说:“‘忙’是革命工作的正常规律,越忙越要学。学好了才会忙出成绩来。不学习就会成为瞎忙。”
【文化低难不倒】廖初江只念过四年书,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时,很多生字不认识。他一手拿《毛泽东选集》 ,一手拿字典,克服文化低的困难。
【有成绩夸不倒】廖初江说:“每一个先进人物都是我的榜样,每一个同志都是我的老师。远学雷锋,近学标兵,我要不断克服缺点,永远做一个小学生。”
廖初江克服各种困难学习着。一九六三年六月末,部队进行长途行军训练。第一天晚上走一百一十里,第二天又走七十多里,半夜才宿营。
廖初江虽然有点疲乏,但他还是按计划学习《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导员、副连长怕他累坏身体,劝他休息,后来索性把灯吹熄了。
廖初江想到今天是这篇文章发表十四周年纪念日,明天又是党的生日,要给大家讲一讲,就点起蜡烛,坚持看下去,直到准备好讲话提纲,才入睡。
第二天是七月一日。廖初江在行军途中,向同志们讲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心思想。战士们听了,鼓舞很大,热情更高,全连没有一个掉队。
【结合个人思想】廖初江参军后,起先不想当步兵,一心想当坦克驾驶员。因此,训练成绩不好。他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引起了思想上的一场斗争。
他想:张思德是中国人,白求恩是外国人,他们都为人民利盆牺牲了生命。他越想越感到惭愧,决心听毛主席的话,安心服役,好好为人民服务。
一九五七年,廖初江从班长集训队回来,因为没当上班长,情绪上有波动。他带着这个问题,又读了《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廖初江对照检查自己,认识到集训是党对自己的培养,自己应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没有当上班长,没什么难看,难看的倒是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他自觉地向领导上作了检讨。
廖初江当战士时,服役期满,家里要他回家,部队需要他留队。他学习《为人民服务》,放弃了回家的打算,带头超期服役。
【结合当前工作】廖初江当上班长后,曾经把《矛盾论》学了几遍。但是战士们有意见,说:“班长学了不少,就是训练任务完成不好,班里的矛盾一大堆!”
他又认真地读了《矛盾论》,读到第四节,觉得眼前一亮,毛主席讲得很明白:矛盾再多,必有一种是主要的,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矛盾才能解决。
班里的矛盾这么多,究竟哪个是主要的呢?他找来找去,主要是正副班长心不齐!自己对副班长有成见,平时有事不和他商量,影响了同志关系。于是廖初江就召开班务会议,进行自我批评。
副班长见廖初江态度诚恳,也检查了自己。主要矛盾一解决,次要矛盾迎刃而解。一位老同志说:“班里工作搞不好,不能全怪正副班长,我们也有责任。”新战士也在会上检查了干劲不足的缺点。
大家看到自己的缺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增强了团结,推动了工作。后来,全班单枪射击时,取得了“满堂红”的成绩,由后进班变成了先进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8684166c8e623d36caa67d00cde2a4.png)
有一天,又遇到这么一件事。班里进行战术演习,有三个战士掉了队,收操的时候,廖初江将三人批评了一顿。
可是批评效果很不好,战士们解散后,廖初江立即想起毛主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一细查,原来一个战士鞋底快磨穿了怕扎脚;一个战士脚上生疮还在坚持练武;只有一人是有畏难情绪。
当天,廖初江将自己的一双新布鞋,送给那位鞋底坏了的战士穿。
廖初江对另一位战士进行帮助,向他说明训练是为了打仗,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第三个战士因脚上生疮而掉了队。廖初江就表扬他带病坚持演习的精神,并检查自己对他关心不够的缺点。
经过廖初江的帮助,全班战士对演习都认真了。在第二次演习时,连脚上生疮的那位战士也跟上了队伍。
廖初江刚当排长时,排里有个新战士,常常坐在一旁想心事,晚上睡,觉也很迟。廖初江问他想什么,那战士只是摇摇头。
廖初江为了帮助他,就认真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懂得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和那战士一起干活抬粪。
休息时,廖初江和他拉家常。原来那战士不到十八岁就参了军,他三岁死了父亲,跟着母亲讨饭过日子。当他六岁过生日时,母亲为了讨点米,烧点粥给他吃,被地主的狠狗咬伤了腿。
.那战士又说,他入伍后就很想念母亲。廖初江想到革命战士都是阶级亲弟兄,要相互关怀,相互体贴,要针对他的思想帮助他。
过了几天,廖初江到兄弟部队去开会,首长送给他几个苹果。他想到那战士就要过生日了,便将苹果带回来,一直留着没有吃。
等到那个战士过生日时,廖初江就送给他苹果。那战士感动地说:“排长你这样忙,还记着我的生日,我一定好好工作报答党!”廖初江说:“这是毛主席教导的结果,你应该学好毛主席著作,练好本领,保卫祖国!”
在部队里,那战士过了第二个、第三个生日,廖初江总是记住这一天,只是不再送苹果给他了,而是找他谈心,指出他一年的进步和缺点,辅导他学习毛主席著作。
那战士在廖初江的帮助下,进步很快。他的觉悟提高了,安心服役了,曾经连续三年评上五好战士,还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结合形势政策】廖初江结合形势,学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进一步增强了战备观念。
廖初江还在俱乐部设置警告牌,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奉命向美帝国主义提出的警告,写在牌上,对战士们进行磨刀防“虎”的教育。
廖初江引导战士带着敌情练兵,时刻不忘战备要求。单兵战术训练时,廖初江和副连长给战士们做示范动作,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
廖初江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关于节约”的问题时,多方面联想对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他联想到革命前辈在战争的年代里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咽野菜的情景。因为革命前辈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他联想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内,还存在着复杂的、尖锐的阶级斗争。为了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必须坚决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
他又联想到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没有得到解放。即使我们今天生活得好一些,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通过上述联想,他深刻地从识到:一个革命者,能不能自觉地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能不能保持无产阶级本色的问题。
廖初江学到做到,边学边做。他当上干部后,一直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坚持和战士“五同”,和战士一块背粮、掏粪···
在假日里,廖初江和战士们一起编筐、修靶架,解决工具不足的困 难。
几年来,他收到二百多元稿费,自己只用了几块钱,其余都给战士买毛主席著作。战士们说:“指导员所追求的是政治上的进步,不是物质享受。”
廖初江对毛主席著作中的重点文章,反复学,反复用。他五学《愚公移山》,每学一次都有新的体会,每用一次都有新的提高。
廖初江当战士时,曾经遇到单、双杠上不去的困难。怎么办?学习《愚公移山》。他用愚公的刻苦精神进行锻炼,终于战胜了困难,完成了体育训练。
廖初江当班长时,班里要搞农业生产,遇到没有工具等困难。廖初江又学《愚公移山》。没有工具动手做,没有种子想法找,终于完成了生产任务。
廖初江当排长时,接受了一次战术演习任务。当时,天气很冷,又有大风雪。廖初江再学《愚公移山》,发动大家用愚公精神战胜严寒,圆满地完成任务。
廖初江当副指导员时,有一次全连举行实弹射击,干部少、课题新,怎么办?他又学《愚公移山》,于是就发动群众,掀起射击预习热潮,结果取得优秀成绩。
一九六二年,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掀起反华浪潮时,廖初江再学《愚公移山》,认识到:要正确地观察形势,必须坚定自己革命的世界观。
廖初江就这样反复学、反复用。《为人民服务》一文,他就学了三十几遍。他在总结十学《为人民服务》时说:“因为我要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所以我要学习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廖初江根据上级指示:从现实问题入手,从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着眼,反复学习了七个根本观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527b47b01793e88fc765d2508a3f74.png)
【一来就帮,指引方向】廖初江当副指导员时,每当新战士入伍,便送给一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作为见面礼。
第一堂课,廖初江先给新战士讲《为人民服务》,使他们明确为谁当兵,怎样当兵,决心当好兵。
第一个班务会,廖初江就让新战士学一条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第一次谈话,廖初江就和新战士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打算。通过这些活动,使新战士认识到:要干好革命,非学好毛主席著作不可。
【相处多帮,促进成长】有个文盲战士在廖初江的热情帮助下,进步很快:第一年受奖,第二年立功,复员后还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
廖初江在连队荣誉室内,向战士介绍连史。他还在公园里举行《革命烈士诗抄》朗诵会,向战士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一九六一年八月,连里来了十七个新战士。其中有些人缺乏苦练精神,廖初江就组织一次“小黑板集合”晚会,各班带的小黑板上写着毛主席论述帝国主义本质的语录。
通过教育,全连战士进一步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战备观念。
有一次政治野营,廖初江在一户贫农家里,发现主人过去讨饭用的破筐,就用来教育战士不忘阶级苦。
【临别还帮,寄予期望】老兵复员,廖初江领着他们在小黑板上,学习一条毛主席语录:“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有一位老兵复员后,把连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带回生产队。他在生产队组织了一个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利用晚间进行学习。
廖初江总是利用各种时机支援当地人民公社。他经常带领战士们到生产队劳动,有一次把自己买的五十多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送给生产队。
廖初江在学习中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他毫不自满。他牢牢地记住毛主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他曾经多次地向雷锋同志学习,受到很大启发。
廖初江今后的决心是:做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一生,成为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