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第一次伺候唐玄宗,回答是:父皇既已有命,岂能违背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9-06 00:56:54

从褒姒到赵飞燕,似乎中国每次有关于王朝的兴衰都离不开一段“绝代佳人”穿梭其中,更是让“红颜祸水”这样的说法广为流传。

可真正犯错的是唐玄宗,不能将责任一股脑推到杨贵妃的身上。

初次相遇

其实,在唐玄宗的“后宫”之中,杨贵妃算是“红酒”,属于调味品;而武惠妃才是真正的“白水”,属于必需品。

武则天有个名叫武士让的叔叔,他有4个儿子,就包括了武怀运,武怀运后来被武则天处死,按照宫中的惯例,他的女儿也从小就被放到宫中抚养,这就是武惠妃。

要是严格按照血缘情况划分,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堂表兄妹,不过古代人还没有那么多说道。

唐玄宗继位后,很快就被13岁的武惠妃吸引,于是武惠妃就这么成为了唐玄宗无法离开的女人。

每一个妃子的最终目标都是后位,遗憾的是,占据了先天优势的武惠妃却也有着很多弊端。

受武氏家族的拖累,那会武家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唐玄宗的顾虑自然也有很多;而武惠妃对于太子之位是极为看重的,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梦想,她还勾结了李林甫等人,制造了一场谋逆案。

在三个儿子全部被处死后,武惠妃总是觉得自己被他们的鬼魂纠缠,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幻想,终年只有38岁。

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原本最有资格角逐太子之位的李瑁不仅出局,就连老婆都没保住,这个女人便是杨贵妃。

开元22年,15岁的杨贵妃受邀参加咸宜公主的婚礼,一不小心就被李瑁给看中了,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母后武惠妃,在武惠妃的周旋下,李瑁成功抱得美人归。

但是两人幸福的生活完全是仰仗武惠妃的运作,这种日子只过了3年,随着武惠妃的死,一切便宣告结束。

武惠妃死后,唐玄宗是极为难过的,就算武惠妃生前曾有这样那样的过错,但这个女人陪伴了她这么多年,说心里没有波澜也不可能。

据说,高力士眼见唐玄宗因为武惠妃的去世而茶饭不思,于是便想到了个好主意:见一见美丽的杨贵妃。

杨贵妃一出场就彻底迷倒了唐玄宗,唐玄宗便想着如何才能霸占她。

虽说杨贵妃对于至高无上的皇上心中有敬意,但她心中同样也有着很多顾虑,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拒绝便是冒犯皇权,唐玄宗动动手指都能让她灰飞烟灭;而若是从了就是有违自己的丈夫和家族,也触犯了天理和人伦。

高力士一直都在其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她告诉杨贵妃:“你不要想那么多,这是皇上的意思,你只要顺从就可以了。”

为了能让杨贵妃没有心理负担,高力士还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唐玄宗的心思,还暗示:若是能够入宫为妃,那么她的家族也能因此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从而拥有无尽荣耀。

在知道自己已经再无任何退路后,杨贵妃的选择只能是接受命运。

第一次侍寝时,杨贵妃低着头说:“父皇已有命,岂敢违背。”

这句话也说明了她当时内心的不甘与无奈,这种敬畏和服从也是无条件的;可能当时的杨贵妃也不会想到,自己将在历史上变得如此有名,而经过这一夜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感情已经到了无人能左右的境地了。

他们二人见不得光的关系大约维持了3年左右,为了掩人耳目,唐玄宗还命令杨贵妃“出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直接和丈夫解除婚姻,到时候唐玄宗再给李瑁重新赐婚,有了“单身女”身份的杨贵妃就能重新入宫。

从这个角度看,杨贵妃对唐玄宗甚至还有恨意。

毕竟她本身就貌美倾国、多才多艺,嫁得还是武惠妃的儿子为正妻,大概率也是荣华富贵的一生,而且过去这些年养成的道德观念很可能让她无法接受这些事情的发生,只是身不由己。

试想一下,当年的丈夫要在此刻恭敬地尊称一句“母上”,而她自己都要一辈子接受世人的非议,甚至要给唐玄宗去当安史之乱的替罪羊,“由盛转衰”这么大一口锅还要扣在她的头上,这又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呢?

这样的遭遇放在任何一个女子的身上都是折磨,要被公公吃干抹净,最后还被凌辱、连死亡都是黑锅。

第一次入宫的那年,杨贵妃只有18岁,比唐玄宗小了34岁。

她陪伴唐玄宗度过了52岁到71岁这段中老年帝王生涯,而武惠妃陪伴唐玄宗时唐玄宗的年龄是从27岁到52岁。

可这两个阶段对应的政局,也彻底让杨贵妃无奈的当上了“红颜祸水”,武惠妃时代唐玄宗是“开元盛世”,而后一段人生面临着“安史之乱”。

与武惠妃对比,杨贵妃的能力也确实落后很多。

武惠妃突破了“女人不得干政”的界限,甚至能与外朝打得火热,对于这些唐玄宗是默许的,甚至还能给出支持,在自己懒惰的日子里,很多关于政事上的问题他都会直接去询问武惠妃,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很多声音都不希望武惠妃成为皇后。

而杨贵妃身上只有文艺才华,也是她吸引唐玄宗的唯一优势。

但这也怪不了杨贵妃,毕竟晚年时唐玄宗在政治上已经非常慵懒了,他把全部追求放在了声色之娱上,若此时没有这个杨贵妃,还有其他贵妃能够满足唐玄宗的爱好,碰巧杨贵妃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她没有干预朝政,也没有做出一些将天下搅和地天翻地覆的事情,只是陪伴在唐玄宗身边纵情享乐的女人罢了。

安史之乱的背后

无论如何看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可从始至终唐玄宗都是主导者。

杨贵妃在得到了真正的宠爱后也被封为贵妃,她的亲属也跟着受宠,有了这样的台阶,不少宦官、权臣都将自己的家属和女儿送进宫中,希望能通过杨贵妃的关系获得了更多权力和财富。

原本,各方势力都在抢夺皇上的青睐,如今都在争夺杨贵妃,后宫的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唐玄宗偏爱杨贵妃,一直沉溺在“爱情”中,对于朝政几乎不管不顾,大唐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或许是习惯于询问武惠妃,后来唐玄宗在一些问题上还会去问问杨贵妃的意见,这些事传出来更是引起了朝野不满。

不少臣子开始反对杨贵妃,说白了,这都是在敲打皇上。

没人敢直接骂皇上,所以大家只能去骂杨贵妃,不少杨贵妃的丑闻和谣言都是在此刻散布出来的,大家的目的都是旨在削弱杨贵妃的影响力。

唐玄宗对杨贵妃依然不离不弃,还产生了一种“叛逆情绪”:外面都在骂杨贵妃,自己就偏要和杨贵妃恩爱。

有了这层庇护,无论外面如何风声四起,可杨贵妃的地位始终稳固。

公元755年,随着安禄山在北方振臂高呼:“不能再忍了,讨伐杨国忠,铲除奸臣。”

唐朝也迎来了从建国以来的最大考验,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使得整个大唐由盛转衰,并且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朝廷与地方军阀割据。

而探求这件事的本质,其实与杨贵妃的关系也不大。

唐玄宗将朝廷分为两派,一派是文学集团、另一派是吏才集团,唐玄宗的本意是让这两派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张九龄失败后,唐玄宗亲自扶植起了杨国忠,他的政治手段要比李林甫弱一些,可他背后有个杨贵妃。

因此,“搞平衡”本就是唐玄宗的伎俩,若不是杨国忠上位,还会有其他人顶替这个位置去实现“平衡”,在他驾驭权术的手段里,任何一方的实力扩大都不是好事,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大臣和边防将领关系太好也不是唐玄宗希望看到的,于是安禄山和杨国忠的关系就不好,唐玄宗就看着他们斗,没想到玩过头了。

不是说“平衡术”不好,而是安禄山的实力跃出了这个范围。

安禄山太聪明了,他不仅在面见皇上的时候知道怎么卖乖,还认了杨贵妃当“干娘”,唐玄宗就太放心他了,给他安排了3个节度使。

有了这样的头衔,安禄山就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权力惊人。

在安禄山受到重用的时候,杨国忠也看出了端倪,他赶忙去找唐玄宗汇报“此人必反”,但这些话在唐玄宗的耳朵里根本不值一提,毕竟他这么多年就是这么玩的,互相打小报告的事情也没少听。

这反倒让安禄山刺激,安禄山提出的口号是“诛杨国忠”,他手上还有15万军队。

可若不是这15万军队,安禄山也不敢反,说到底就是唐玄宗留下的祸端。

由于均田制被破坏,过去很多士兵没有田地,只能成为“逃户”,一地的兵源就会受到影响,府兵制也没办法维护,就有了募兵制。

募兵制的本质类似于职业军人,他们就以军人为自己的职业,正好边境上一直有很多仗需要去打,募兵招来的人就这么去了边防,这么多人汇聚在外面,就构成了“外重内轻”的情况。

这些职业军人是由节度使调度,只要节度使下达命令,这些军人就会服从命令四处移动。

可以说,安史之乱若是要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均田制被破坏;杨贵妃只是正好站在那个历史窗口罢了。

不过在杨贵妃死后,很多人去找杨贵妃的“黑点”,最后只找到一点:杨贵妃爱吃荔枝;不少文人也因此激动了起来,认为“一骑红尘妃子笑”更是印证了杨贵妃是红颜祸水。

甚至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还有唐玄宗命令士兵背着荔枝疾驰几千里快马加鞭奔赴长安,可若是经过几千里的颠簸,这荔枝还能吃吗?

而且随着相关历史资料越来越完善,人们也渐渐发现:原来爱吃荔枝的是唐玄宗本人。

马嵬驿是帝国中千千万万个驿站中很普通的一个,若是这里没有发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恐怕也没人会记得此处。

杨国忠与杨贵妃先后成为众将士情绪宣泄的目标,就连高力士都认为:就算贵妃无罪,她今天也必须该死了。

而杨贵妃最后的话语竟是:“愿吾皇保重,妾身有负国恩,虽死无恨。”

参考资料

不是杨贵妃,武惠妃才是真正祸乱大唐的盛世红颜 澎湃新闻唐明皇曾与杨贵妃泡温泉 唐朝也有“黄金周” 广州日报

0 阅读:594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