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可能快要结束了,俄美好像已经达成了共识,乌克兰的四个州可能是保不住了!
特朗普经对泽连斯基下了最后通牒,称乌克兰必须要用5000亿美元的稀土偿还美国援助,这场战争好像终于要落下帷幕了。
俄罗斯为什么对乌克兰的四个州如此执着?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究竟是谁呢?
俄罗斯为何对四州咬定青山不放松?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四州的执着已经成了世界共识了,这四个州是乌克兰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这里不仅工业基础雄厚,地下还埋藏着十分丰富的稀土元素和煤炭,
稀土元素对于现代科技来说太重要了,小到手机大到导弹,哪一样都离不开它。
作为能源大国,俄罗斯对这些资源的渴望是深入骨髓的,对普京来说,控制这些地区不光是开疆裂土的功劳,更会让俄罗斯获得非常重要的筹码。
这些州又处于俄罗斯边境,只要能够占据这里,乌克兰是否投入北约的怀抱就不重要了,俄罗斯可以在这里驻扎大量的军队,北约东扩的压力将大大减小。
所以对俄罗斯来说,占领这四个州根本就不是单纯的为了扩张领土,而是为了整个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俄罗斯占领这四个州在当地是具有民意基础的,虽然这些州是乌克兰的地盘,但历史上这些州和俄罗斯之间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俄罗斯的势力也一直在这里比较突出。
将四个州划归俄罗斯是很难在当地激起民变的,当地不少居民都认为自己跟俄罗斯是同族,对于俄罗斯吞并这里是持欢迎态度的。
对于这些愿意并入俄罗斯的民众,普京自然是持欢迎态度的,还多次将俄乌战争的缘由推到这些民众头上,对外宣称决定采取军事行动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这些地区俄罗斯族裔的权益。
虽然国际社会并不怎么认可普京的说法,但普京也并不是特别在乎,只要能获得四个州的领土,就是木已成舟的局面,政治自古以来就是成者王侯,实力往往比合法性更重要。
但对于乌克兰来说,失去这四个州可就不太美丽了,且不说这四个州在工业基础十分完善,是去这里啊相当于斩断了乌克兰工业的半壁江山,连泽连斯基自己也没有办法跟国民交代。
几年的战争早已经打光了乌克兰的库存,战后如果没有这四个州帮助重建,乌克兰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时间将大大延长,更何况这里的农业资源也非常丰富,失去了这里乌克兰的粮食产量也将大大降低,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让乌克兰的处境十分尴尬。
美国到底想干啥?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在乎泽连斯基的想法了,特朗普上台之后,一改往日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支持态度,暂停了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在特朗普眼中,拜登这些年对乌克兰的支持本来就是个赔本买卖,做惯了生意的特朗普自然不可能任由美国继续这么亏下去。
截至现在,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超过了3500亿美元,可以说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的进攻下坚持这么久,靠的就是美国的输血。
对于特朗普来说,继续援助乌克兰也可以,但前提是乌克兰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军事援助稀土来换就是特朗普现在的策略,至于乌克兰同不同意,根本就不在特朗普的考虑范围内。
借钱还资源的操作直接让乌克兰掉进了坑里,援助了乌克兰这么多年,美国的小心思终于是盖不住了,虽然这些年美国援助了乌克兰不少物资,但说美国在乌克兰身上赔了本儿那是根本不现实的,援助战争其实就是美国想要瓜分乌克兰利益的方式而已,援助的越多,乌克兰就陷得越深,直到最后不得不将国家的核心利益拱手相让。
这就是美国一贯在国际上打的算盘,现在美国科技公司帕兰蒂尔已经深度参与了乌克兰的战时决策,他们为乌克兰提供数据分析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虽然表面上是在帮助乌克兰打仗,其实这就是通过乌克兰的战场对这些新技术进行验证,反正死的是乌克兰人,美国没有任何顾虑。
战争技术是需要实战验证的,帕兰蒂尔就是在通过战场检验自家软件的可靠性,其实为的就是为美国军方未来智能化作战提供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乌克兰就是美军工复合体的实验室而已。
除了军工复合体之外,美国各大科技巨头在乌克兰战场上赚了个盆满钵满,他们打着帮助乌克兰抵御网络攻击的幌子,讲乌克兰的政府关键数据大批量的迁移到云端,表面上是为了帮助乌克兰政府不至于因为战争无法运转,其实就是为了赚钱。
这些所有的援助行为都不是免费的,这些高科技公司无非是将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转换成了对乌克兰的控制力而已,处于劣势状态的乌克兰只能无奈的接受,否则凭借乌克兰自己又怎么可能抵得住俄罗斯这么久的进攻呢?
看上去美国远在大洋彼岸,跟这场战争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美国才是这场战争的幕后黑手,不光通过这场战争遏制了俄罗斯的扩张势头, 还通过能源割了一波欧洲盟友的韭菜,就通过对乌克兰的战争支持获得了许多乌克兰核心资产,现在更是提出了用稀土换支援的新方案,摆明了要将乌克兰敲骨吸髓,彻底榨干其剩余价值。
至于为什么战争即将接近尾声也只不过是美国几乎已经将乌克兰的利益瓜分干净了而已,既然乌克兰已经没有了剩余价值,战争自然也就不用继续了!
现在美国与俄罗斯的谈判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普京和特朗普很有可能在最近就乌克兰问题达成某种利益交换,至于乌克兰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根本就不在这二人的考虑范围之内,弱国无外交不过如是!
世界格局面临大洗牌?俄乌战争的这些年,欧洲各国紧张纷纷,除了乌克兰之外,欧洲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
这些年俄罗斯一直凭借低价的石油和天然气占据了欧洲的能源市场,战争开打之后,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和其他政治因素让欧洲陷入了能源危机,电价飙升不说,居民的采暖都成问题。
虽然欧洲为了减轻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纷纷想出了办法,德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加大投资,法国也重启了自家的核电计划,但这些变化已经成为了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的蝴蝶,不知何时就会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刮起一阵飓风。
俄乌战争还会彻底改变地缘政治,如果俄罗斯能按照普京的想法顺利保住对乌克兰东部四个州的控制权,那欧洲的现有态势将会被打破,这场战争让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彻底撕破脸皮,虽然现在普京和特朗普已经就停火展开了多次沟通,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早就进入了冰点,短时间内恢复根本就不可能。
属于我们的机会已经来了,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同西方完全闹翻了的俄罗斯只能紧跟我们的步伐寻求抱团取暖,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扩张我国影响力的好机会,虽然俄罗斯的军工算是世界头部,但整个国家的轻工业十分落后。
俄罗斯想要尽快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是不得不依靠中国制造的支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同俄罗斯进行交换,西伯利亚地区的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能够获得相应的开发权,将会大大提升国内的资源储备能力。
更何况俄罗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现在俄罗斯已经同我们签订了长达30年的天然气运输协议,如果我们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廉价能源,也将会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
现在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是谁还不明朗,但最大的输家一定是乌克兰,三年的战争已经让乌克兰成为了一片废墟,大量核心资产对泽连斯基政府低价出卖了不说,整个乌克兰已经被搞得支离破碎,大量国力被消耗在战场上,并入北约的梦想现在看来也很难实现。
竭尽全力支援乌克兰的欧洲也没捞到什么好处,欧洲各国为了共同抵抗俄罗斯,不光薅干净了自家军械库的家底,还在能源上被美国反复收割,欧洲经济这两年本来就不太景气,这场战争更是推着整个欧洲开始走下坡路。
可即便如此,欧洲依然没能挡得住俄罗斯的东扩,失去四个州的乌克兰已然没了什么战略价值,折腾到最后的欧洲看来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美国看上去是赚了,就算俄罗斯最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四个州的地盘,力量也被战争大大削弱,美国制衡俄罗斯的目的已经实现,更何况美国还通过这场战争加强了自身在欧洲的影响力。
通过科技公司对战争的技术参与,美国还成功将乌克兰战场变成了自己的技术实验田,为未来军事发展铺平了道路,可美国也没有达到空手套白狼的境界,至少对乌克兰战场的投入还是实打实的,这些付出能否换来长期的战略利益还有待观察。
至于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谁,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