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全球消费降级的风,还是吹到了豪车界。
尤其是保时捷,深受其害。
要知道,保时捷一直都是豪车界的“元老”,受欢迎程度无以比拟。

更是被誉为男人的梦中情车。
足以见得,保时捷的销量有多惊人。
奈何过去的辉煌已经过去,现在的保时捷也不可避免的落了俗套。

迈进了“亲民”的行列,早期保时捷的价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眼下但凡手里有点小钱的人都能买一辆。
2024年的新款裸车,直接三十万左右,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球。

可尴尬的是,哪怕保时捷自降身价跻身平民行列,也无法提升日渐低迷的销售量。
其实不止是保时捷,其他豪车的行情同样大差不差。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豪车在中国卖不动了?保时捷缘何屈尊降贵?

保时捷的销量按理来说是很畅销的,毕竟是首屈一指的豪车。
有能力的豪车发烧友,全都人手一台,甚至不同的颜色和系列,都要收入囊中。
然而,保时捷却猝不及防的在中国掉进了谷底,是人们突然对保时捷没兴趣了吗?

之所以会跌落神坛,有多种原因,首当其冲的便是消费降级。
自从口罩原因后,各行各业就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保时捷也不例外,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消费观念的转变、用户需求的风向拐弯,以及国产的崛起。
都成为了狙击保时捷的好手。
三年前,保时捷的销量便出现了下降的状态。

直到去年,保时捷的销量彻底荡进了深渊。
整整一年的时间,保时捷的中国销量都非常的不理想。
中国市场不再是保时捷无往不利的战场。

一度跌倒了29%开外,帕梅和Taycan这两款卖的更为差劲。
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讲道理,中国市场是庞大的,购买力也是全球遥遥领先。

保时捷的卖不动现状,不是中国市场不行了。
而是保时捷跟不上中国消费者的脚步了。
销量不理想,营业额自然上不去。

可以对比过往的销量来说,2024年的保时捷业绩格外没眼看。
足足跌了41%,估计保时捷总部要哭出声了。
俗话说的好,市场不是一尘不变的。

想要拿捏住购买者的心,就要具有多样性。
保时捷的各项止步不前,显然戳不到中国消费者的心巴了。
特别是产品与服务,中国的国产汽车不断进步。

跟保时捷一样价格的情况下,中国国产车明显性价比高。
上到科技下到汽车舒适度,都远远甩开了保时捷。
中国的消费者并不是人傻钱多的地主儿子,当然会货比三家。

有更好的选择,为何要勉强自己选一款稍次的。
再加上保时捷流年不利,负面的消息层出不穷,新能源方面也跟不上趟。
以至于保时捷泯灭众人,除了豪车之外。

保时捷还有代步车,好比卡宴、帕梅、Taycan都是保时捷的代步车。
可尴尬的是,同时代步车小米全方位吊打保时捷系列。
价格也便宜,可以说是童叟无欺。

20多万就能拿下一款,小米配置高精尖的车型。
另外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让保时捷拿不出手的,则是车内的智能系统。
小米完美的展现了什么叫,高科技代步车,而保时捷尽显鸡肋。

买过的人都能挑出毛病。
技术方面是硬伤,这点保时捷输的不冤。
其次便是名誉方面,关于保时捷的流言喧嚣尘上。

什么殴打货拉拉司机,客户们退订转投国内的汽车,中国区负责人的争议。
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为了,压倒保时捷的稻草。
倘若保时捷不及时做出整改,在技术方面革新,势必会被淘汰出中国市场。

但保时捷是不会放弃的,中国市场就是块大肥肉。
想必保时捷正焦头烂额的想对策呢。
2. 卡宴的诞生保时捷向来是以跑车为主的,压根早年间就没有做代步车的想法。

靠着品牌效应,保时捷的超跑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无奈的是,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保时捷一直贵气飘飘,不食人间烟火,注定走不长远。
因为买得起超跑的人,一直都是那一波金字塔顶尖的人群,说白了受众群体比较单一薄弱。

口碑是有了销量不是很理想,超跑的制作费时费力。
还不一定能赚到钱,稍有不慎就是赔本买卖。
保时捷也不例外的湿鞋了,账本上入不敷出。

别无办法,保时捷只能想办法提高销量。
唯一的超跑车,价格太过高昂,又十分高调。
于是保时捷双脚沾地凭借着超跑的名牌效应,生产起了运动属性的代步车。

卡宴便应运而生。
是SUV里还没有的车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保时捷赚的盆满钵满,成功扩大了销售渠道,完美度过了危机。

眼瞅着效果好,保时捷又接连推出了其他系列。
帕梅、Macan等,满足了成功人士的需求。
起步价分别是100万、80万、50万不等。

可以说考虑到了各种消费人群,这一系列的正向操作。
让保时捷的销量在中国爆单,狠狠大赚特赚。
中国也成了保时捷的头等VIP,整整八年的时间里,保时捷在中国一直是香饽饽。

没曾想,得意之后是失意,保时捷也尝到了从盛宠到冷落的滋味。
看着最大的市场不买账了,保时捷再次开始了“自救”。
3. 保时捷的“自救”这次的保时捷跟技术创新脱不开关系,跟小米一对比简直惨不忍睹。

成为了保时捷中国区CEO的心病。
潘励驰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成为了CEO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缩减成本。
裁员、关店一条龙服务。

就连正式员工都没逃过被裁的命运,可见保时捷捉襟见肘了。
随后潘励驰将李楠拉了过来做研发。
朝着保时捷的短板下手,势要做出一番成绩。

看的潘励驰行事分风风火火,直达要害。
知晓问题在哪就积极解决问题,不过研发可不是个轻松活。
能不能在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令国外的客户喜欢上,是个艰巨的问题。

这不仅仅要在智能方面做出成绩,还要了解中国客户到底喜欢什么。
如今的大环境不景气,不做到极致的话买单的人,依然上不去。
整改后的保时捷,能不能重新回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很难说,实在是小米势头猛地很。

保时捷的整改又是未知数。
见真章,还得是保时捷改头换面之后了,但国产的更新换代同样不会歇着。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豪车为何大幅降价也卖不动了?》
2、有驾:《保时捷卡宴,它救活保时捷集团》
3、搜狐汽车:《保时捷销量持续下滑,两年内将有50家门店消失?》
4、网易:《保时捷不敌“保时米”,如果保时捷带高阶智驾,你买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