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究竟想干什么?港口交易的签约,对97岁的他有什么意义?

你好爆爆呀 2025-04-04 04:21:35

97岁的李嘉诚为什么非得大张旗鼓卖港口?都说在商言商,他能不知道这其中利益的牵扯吗?闹这么大,他到底想要干什么?签约成不成功,对他到底有什么意义?

李嘉诚之前总被叫“李超人”,是因为他真的算得上“白手起家”。从一个为了家计不得不辍学打工的穷小子,一步步建立起商业帝国。

也许他真的借了时代的东风,他创业的初期刚好是香港经济复苏阶段,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敏锐的头脑,和对商业的前瞻性,他也是万万不可能成为“香港首富”的。

除了一开始的房地产,后面的港口、电力、零售等领域,他几乎是涉足哪个,哪个就能在他手里赚钱,“李超人”就是大家对他前瞻性的夸赞。

所以你说他不明白港口意味着什么吗?我觉得他不是不懂,他是太懂了。

一个曾经靠港口赚钱的商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它为什么赚钱?他在签合同之前,怎么可能没有考察对方的底细?难道他这么多年商业合同都是稀里糊涂签署的?

还有人说,李嘉诚是被威胁了,与其说被威胁了,不如说是他主动选择了。

李嘉诚作为商人,还是一个顶级的商人,他不可能不圆滑,就算97岁了,也不应当做出这种会有损整个家族名誉的事情。

作为家里最大年纪的,反而应该是最重视家族荣誉的,这是老一辈人的执念。

所以李嘉诚非要这么做的原因,很可能是对于他来说,已经选择了一条比较好收场的道路。

从特朗普上台后,港口就不断被提及,注意不是轻描淡写地被提到,而是反复提到,还跟军事力量挂钩。

作为商人,谁会希望自己名下的资产在国际斗争中受损?特别是在长和财报中我们也能看到,港口对于整个集团来说,确实不那么赚钱。

有人说这是李嘉诚的借口,我觉得应该算是借口之一,而且是最冠冕堂皇的那个,为了掩饰他想解决掉的更大麻烦。

不信你看美国说了什么?他们公开宣布欢迎本土企业掌握巴拿马港口的控制权,这句话就差直说:我们就要巴拿马港口!我们美国要来有用!

如果你是李嘉诚,你会怎么做?

有人举例那些有气节的企业家,比如任正非,比如张一鸣,很多人质疑李嘉诚为什么不能学这些伟大的企业家?为什么偏偏要做被骂的那种人?

这时候我们又要回头去看李嘉诚说的四个字“在商言商”。

对他来说什么叫在商言商?那就是不能损耗他的利益,那么他的利益在哪?

对于李嘉诚来说,他的资产在国外很大程度大于国内,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

他的海外布局,决定了他的举动,如果这样来看,这或许就能解释,一个商业大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荒诞的决定。

对他来说,提前公布拟卖出的信息,可能是趋利避害下,选择的一条路。

当然,也确实缺乏了一点骨气。

再回过头来说,这个交易能给他带来什么。

如果签约成功,李嘉诚就能将这块“烫手山芋”丢出去,到时候现金流到手,他便可以高枕无忧,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与他无关。

就算签约不成功也没关系,他也将这个问题抛出去了,“左右逢源”的他对几方都有交代,反正最终结果不是他决定的至于国际上怎么做,也跟他没关系。

有人说那他不顾及家族产业了吗?他们李家的产业股票都跌了,难道不想继续发展了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大概2013年的时候,李嘉诚就在抛售国内的资产,到现在这么多年了,应该处理差不多了,而这只是他给自己铺后路的第一步。

那个从小不听管教的李泽楷,应该就是他在国内的另一张底牌。

李泽楷的公司独立于长和集团,业务也几乎没有重叠,而且李泽楷早就把自己那份信托基金权益转让给大哥,自己获得了数百亿的港元现金补偿。

表面上,李泽楷从家族企业中退出,但是总归都是一家人吧?当李老爷子带着其他人忙着海外发展的时候,专注于国内金融和科技的李泽楷,难道就不是他们的护身符了吗?

港口交易,对97岁的李嘉诚来说,只是一笔交易,成了就实现套现和资产优化,再分散一部分国际上的危险。

不成大不了他隐退二线,顺便把家族其他的人名正言顺推上位置,到时候什么正确,干什么就行了,就算顺便踩李嘉诚一脚也没关系。

怎么说呢,表面上李嘉诚被骂的狗血淋头,但是从他商人的角度,他还真的没失去过什么,反而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在商言商”吧,冷血、冷静、只计较得失。

你怎么看待李嘉诚?你觉得他会有什么下场?

0 阅读:2
你好爆爆呀

你好爆爆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