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不知不觉明天已经是正月二十一了,虽然大家都已经正式上班了,但是年味还没有消逝殆尽。因为农历正月对于人们有着非凡的意义,古人认为正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这个月除了节日多,而且充满着无限美好与期待,所以正月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月里大大小小的节日数不胜数,明天正月二十一按照传统被称为“地穿节”,因为民间常说“正月二十补天,正月二十一补地”,这一习俗是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娘娘补天的丰功伟绩,有“天穿节”自然也要有“地穿节。

除了“地穿节”之外,正月二十一也被赋予了其他节日,比如这一天还是“小麦的生日”以及“填仓节”等等。既然多个节日融合在一起,那么民风习俗自然不能少。明日正月二十一,牢记最旺家人的4件事,那么这5件事指啥?别忘记告诉家人。
一、粮仓不空正月二十二十,正月二十一在民间都被称为“小填仓节”,按照传统这两天要把家里的米缸,面缸统统填满。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资源匮乏,正月二十一左右也是快到春耕,此时有点青黄不接,加上春节后家里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填满米缸可以为接下来的生活做好保障。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需要什么食物随时可以购买。填仓节之所以存在,是在提醒人们做事情要未雨绸缪,毕竟老辈人常常提醒我们“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二、要迎麦姑相传天上有位神仙叫做“麦姑”,因为犯错被贬下凡间,这天刚好是正月二十,后来麦姑长到10岁时,被地主的家奴追赶投河自尽,自此之后穷人家的麦子长势特别好,人们认为是麦姑帮助了大家,所以每逢这天,便会祭拜麦姑,希望它保佑庄稼五谷丰登。

正月二十一民间都会有“迎麦姑”的习俗,人们这一天会走进麦姑庙,或者在田间地头摆上供品,焚香祭拜,希望麦姑保佑,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完麦姑后,会用面粉做一些油饼,菜盒之类的美食。
三、不饿肚子春节基本上过完了,大部分人在春节里都会胡吃海喝,因此体重也是蹭蹭往上涨,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开始饿肚子减肥了。正月二十一民间有讲究不能饿肚子,因为这天是“填仓节”,吃的饱吃的好,寓意着新的一年可以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在古时候正月二十一有个习俗就是“捡石子”,因为这一天是“地穿节”。人们这一天会相约一起出门捡一些漂亮的石子,尤其是五彩石子,如果石子有天然的空洞,大家会把串起来带在身上。男性佩戴石子,意在象征“拾子”,寄托着对多子多孙的美好期盼;女性则借由佩戴石子,祈求子女身体健康,母子均能平安顺遂。

“地穿节”这一天民间有习俗不能“动土”,人们认为这是会影响女娲补天的进度,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段动土并不是最适合的时候,因为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泥土正在慢慢解冻,动土的话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导致地基不稳。

明日就是正月二十一了,这些传统习俗大家不要忘记,看似有点迷信,但其实都是人们对于美好明天的一种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