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浙江人,昨天去内蒙古吃酒,回来后满脑疑问,3个问题想不通

兴腾聊美食 2025-02-20 06:45:31

作为一个浙江人,我对家乡的酒席文化再熟悉不过了,浙江的酒席讲究精致、细腻,菜品以清淡、鲜美为主,酒桌上也总是充满了温馨和交流。

可是,昨天我去内蒙古参加了一场酒席,回来后却满脑子疑问,心中有3个问题想不明白。

1、内蒙古的迎宾礼仪怎么这么隆重?

在浙江,客人到访时,主人通常会热情地迎接,但礼仪相对简洁。可昨天在内蒙古,我刚一下车,就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热情。

主人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手捧哈达和银碗,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一边用蒙古语热情地问候,一边将洁白的哈达献给每一位客人,象征着纯洁和尊重。

这种隆重的迎宾礼仪一开始让我有些不适,但后来又感到非常的温暖,不过这也让我很好奇:这种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

2、内蒙古的敬酒方式为什么那么复杂?

在浙江的酒席上,敬酒是一种常见的礼仪,但更多是作为一种社交手段。然而在内蒙古,敬酒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

主人会用银碗斟满酒,唱起悠扬的祝酒歌,歌声未停,酒就不能停。而且,客人接过酒后,要用右手无名指蘸酒,敬天、敬地、敬祖先,最后再一饮而尽。

这让我很疑问,为啥他们的敬酒方式这么复杂?要是没有提前了解的话,还真是不知如何应对呢。

3、内蒙古为啥没有“随礼”这一说?

在浙江,参加酒席时,宾客通常会随礼,以表达对主人的祝福,但在内蒙古,我却没看到这样的习俗。

相反,主人家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和美酒,热情款待每一位客人,却从没听人提起或见人“随礼”。随礼的礼金不是最能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吗?为啥内蒙古没有?

虽然面对这次的内蒙古之行,我有很多疑问,但内蒙古人的热情和好客是不可否认的。他们怕外地人喝不惯当地的马奶酒,还特意在我国浓香型白酒核心厂区买了一批粮食酒。

当地人说,他们做了功课说是浓香型白酒,入口绵柔、回味悠长,不管是南方人喝还是北方人喝口感都能适应。

这种贴心的安排,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而且这酒我也尝过了,口感的确不错,虽然很少在市面上看到这南池翠N9白酒,可这口感喝起来完全不输名酒。

这酒产自四川邛崃,处横断山脉东麓,拥有崖谷小气候和丰富的微生物群,为酿造高品质白酒提供了天然优势。其背后的酒厂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在98年被评为四川老八大原酒厂之一。

它采用传统大曲浓香古法工艺,以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等五种优质谷物为原料,搭配邛崃当地的冰川矿泉水,经过固态发酵和陶坛窖藏9年而成,酒体醇厚绵甜,香气浓郁,入口协调净爽,空杯留香经久不散。

这款南池翠酒N9虽然是52度的浓香型白酒,但喝起来并不烈,反而有一种绵甜爽净的感觉,价格也亲民,不管是自饮还是待客,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趟内蒙古之行,让我对草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内蒙古的酒席文化充满了好奇。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些问题,让我心里的这块石头能落地!

0 阅读:1
兴腾聊美食

兴腾聊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