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60年难遇一次,有2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4事要慎行

兴腾聊美食 2025-02-22 05:44:43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今年的清明节,不仅是祭祖踏青的传统节日,更是60年一遇的乙巳年清明。天干地支的轮回中藏着生机与力量,也藏着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冷暖人间。

对中年男人来说,这既是肩扛责任的时刻,也是需要一杯好酒慰藉身心的契机——毕竟,生活的酸甜苦辣,唯有自己最懂。

一、60年难遇的清明,藏着什么玄机?

乙巳年的清明,是干支纪法中“乙木”与“巳蛇”的奇妙组合,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智慧的沉淀。更特殊的是,今年清明落在4月4日,恰逢双春年与闰月年叠加,传统民俗中认为这样的年份“变化多、机遇多”,但也需格外谨慎。

对中年男人而言,这不仅是传承文化的仪式感,更是直面生活挑战的隐喻——既要扛起家族责任,也要在冷暖交织中稳住脚步。

二、2个好消息:喘口气的机会来了

1. 放假不调休,连休3天!

今年清明假期4月4日-6日(周五到周日),不用补班、不用调休!春节后第一个小长假,回乡祭祖、踏青散心,总算能缓口气。中年老哥们都懂——调休比上班还累,这回总算能“真放假”了!

2. 双春闰月,福气加倍!

2025年是“双春年+闰月年”,老祖宗说这是“双倍福气”的好兆头。虽说迁坟立碑得慎行(后面细说),但祭祖祈福、家庭团聚,正是攒人缘、聚财运的好时机!

三、2个坏消息:天冷心更累

1. 倒春寒冻得人哆嗦!

今年清明赶在农历三月初七,“三月清明冻死牛”的老话可不是吓唬人!祭扫穿单衣?等着被冷风打脸吧!山里头阴风一吹,年轻人哆嗦,老人孩子更遭罪——保暖衣、厚外套必须备齐!

2. 扫墓挤成早高峰!

4月5日“辰日不宜哭”,能扫墓的日子就4月4日、6日两天!墓园停车场排队、山路堵成停车场……去晚了连烧纸的地儿都抢不到!老哥们切记:赶早不赶晚,上午10点前到山头最稳妥!

四、4事要慎行:细节决定成败

1. 慎迁坟立碑!

双春年动土是大忌!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一年俩立春,迁坟立碑损福气。再急的事也得压到明年,图个心安比啥都强。

2. 慎喝劣质酒!

清明祭祖要喝酒,亲戚聚会更要喝酒——但酒真不能乱喝!劣质酒喝完头疼胃烧,扫墓没力气,聚会还丢面儿。要喝就喝点实在的,比如这款南池翠N9:

产地实力硬:四川邛崃,白酒黄金产区,酒厂是1988年的老八大原酒厂,2000多个窖池,年产基酒上万吨。和一线名酒同工艺、同菌种,妥妥的“幕后大佬”。

工艺舍得下本:五粮配比(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基酒窖藏9年,再用15年老酒调味。开瓶窖香扑鼻,入口绵甜爽净,中段粮食香层层爆开,尾调带点果甜,喝多不上头。

价格够实在:百元出头的价,品质敢叫板三四百的大牌。祭祖供酒不寒碜,朋友聚会拎两瓶,面子实惠全有了!

3. 慎下午扫墓!

“早清明,晚十一”——下午3点后阴气重,山路冷风飕飕,老人容易着凉。赶早祭完,中午全家吃顿热乎饭,下午还能带娃放风筝,这才是清明该有的舒坦!

4. 慎瞎凑热闹!

假期短、天气冷,别扎堆热门景点!杭州人挤人的断桥、西安抢不到的兵马俑票……不如找个近郊农家乐,炖锅土鸡汤,温壶黄酒,和兄弟聊聊中年不易——清净,才是中年人的刚需。

60年一遇的清明,天气冻人、酒局坑人、规矩烦人……但咱中年老哥怕过谁?穿厚点、喝好点、安排妥当点,照样能把日子过成诗!各位老铁,你们那儿清明有啥讲究?评论区唠唠,让大伙儿开开眼!

0 阅读:5
兴腾聊美食

兴腾聊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