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懂《老子》(七)

耄耋之年 2023-04-30 08:22:20

欲懂《老子》(七)

——我的读书笔记

杨玉鼎(邯郸)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我的理解:以弱胜强,弱者的国家策略

此文中“固”字,相当于成语“欲取姑予”、“欲擒姑纵”里的“姑”字,虽是“暂且”之意,但更带有“有预谋”、“策略性”的含义。

想让一个东西收敛,必须先扩张它;想要削弱一个东西,必须暂且加强它;想要废除一个东西,必须暂且振兴它;想要夺取一个东西,必须暂且给予它一些。这是一种幽深微妙的智慧,一种隐蔽自己战略目的之策略,其目的是以柔弱胜刚强。这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利器”,要像鱼儿不可离开渊一样珍重它,决不可让敌人知道。

强和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需要时间和条件。弱国要战胜强国,一味地进攻肯定行不通,所以要有一定的退却和妥协,以便为自己争取来迴旋的空间和时间。退却和妥协,采取一些看来符合对方愿望和需要的措施,给强敌以错觉,促其自大自负,激化其内部矛盾,暴露和扩大其弱点和错误,以削弱它;另一方面,利用争取来的宝贵的时间和空间,隐蔽地调整自己,壮大自己,加强自己,促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方面转化,直至自己有了绝对优势,方可一击制敌。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我的理解:大道的客观性、必然性不容侵犯

大道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一个人若不妄为,遵道而行,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或功;顺应自然规律而为,是最智慧的作为,是效率最高的作为。诸侯君王若能遵循大道的法则,万事万物都会依自身规律自然而然地发展变化,治国理政就将事少而功著。

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若“欲望”过度,其变化超出了合理的界限,大道就以自己的“无名之朴”加以惩戒。受“无名之朴”惩戒的事物不再过欲,恢复到合理状态,就会与周围其它事物重新形成动态平衡(在自然环境学里称作生态平衡)。什么是“无名之朴”?就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和不可侵犯性。

记实文学《狼图腾》中有这样的描述:草原上狼群虽然也伤害家畜,但主要是夏天吃草原上的老鼠,冬天把黄羊驱赶到雪窝子里凍死作为食物。但一些人贪利,把这些黄羊挖出来卖钱。狼发现自己储备的食物被人抢走了,就去攻击军马,把军马驱赶进泥塘里凍死。为此,人们又对狼加以报复,把草原上狼群都消灭了。狼群没了,老鼠没了天敌,泛滥起来把草场破坏了,使牧业损失巨大。最后人们终于明白,狼是草原上生态平衡重要的一环,草原上还真不能没有狼群,原本就不该挖走狼储备的食物。

同样,山林涵养水土,吸收二氧化碳,还有各种林业产品。有一些人为了卖钱大肆砍伐山林,不仅林业产品没有了,严重的是造成了水土流失,下雨时山上水冲下来损坏了农田,天旱时又无水灌溉,使青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就是要合理保护和利用植被,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並根据实际情况退田还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我的理解:德、仁、义、礼之别

上德之人,遵循大道,顺应自然规律而为,不言德,不争德,无意去显示自己有德,是真有德;下德之人言行不离德,刻意向人显示自己有德,沽名钓誉,追求的是个人私利,实为无德。

上德之人,深谙大道的法则,明白人类社会和其他事物一样,既是矛盾集合体,也是利益共同体,有其固有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无私不争,天下为公,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为,能有效解决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以利社会和谐和建康发展,他们维护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利益,是保证社会和谐和发展的最大正能量。

仁,以孝悌、亲情之爱为本,通过人之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将其外延为泛爱。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于自觉,非刻意为之。上仁之人,具有兼爱之心,扶困救危,博施济众,使人之间多了许多温情;修路架桥,兴修水利,轻徭薄赋,赈济灾民,则是仁政的表现。仁,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高者对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低者而言的,起着调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义与信相连,合称信义,诚于言而敬于事,意向性明确。上义之人始终保持自己的操守,以社会公众的是非标准为标准,以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为取向,仗义执言,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一般情况下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礼,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际交往时仪式化的行为规范,它既体现了人之间社会等级地位的不同,也包含着道德仁义的外在表达,其目的是让交往的双方既能承認社会地位之不同,又能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保持一团和气。一个人失去了道之后可以有德,德失去之后可以有仁,仁失去之后可以有义,义若也失去了就剩下礼了。礼这个东西,若没有了道、德、仁、义的内涵,就变成了那些忠信也缺乏之人为掩饰自身利益所使用的一种“面具”。上礼之人对别人有所作为后,若对方没有回应,他就会伸出手臂强迫对方回应。礼,在一定条件下,尚有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但一旦人之间的利益不可调和,“礼”这种“面具”也就没用了,社会动乱就从人们丢掉这种“面具”之时开始了。

所以老子强调说,那些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就耍小聪明、自认为有先见之明的人,走浮华智巧之路,是愚味的开始。有眼光、有抱负的“大丈夫”,为人敦厚不轻薄,处事朴实不浮华。道德为厚,仁义次之,礼为薄,因此坚持敦厚朴实是有德之人的必然选择。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我的理解:规律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中的“一”指什么?第四十二章开头一句话便是“道生一”。大道统领天地万物,靠什么?靠的就是大道派生的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这个“一”指的就是“规律”。

大道是无限宇宙运动变化着的物质系统的总规律,一方面,每一个事物都是这个无限的物质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规律都是总规律的子规律;另一方面,每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又都是因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机遇而以其各自特有的形式对总规律的一种表达。天地万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无不遵照其对总规律的表达孕育生成,发展变化,並且不违本层次、本领域、本物种的规律,在总规律的框架下形成秩序,相互关联,并行不悖。也就是说,大道既在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规律之上,又在每一个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之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以上所述就是具体亊物的规律和大道的关系。而本章老子强调的则是规律对相应亊物之决定性的作用。

让咱们以过往的情况来说说天地万物与其规律的关系吧!天,因有其规律而清净明亮;地,因有其规律而安宁稳定;人的心神,因有其规律而有了灵性;山谷,因有其规律而生机盎然;万物,因有其规律而生生不息;诸侯君王遵循了规律,就成为了天下的领袖。反向推论:天若不能清净明亮,恐怕会崩裂;地若不能安宁稳定,恐怕会荒废;人的心神若没了灵性,恐怕会停歇;山谷没了生机,恐怕就会枯竭;万物若不能繁衍生长,恐怕要毁灭;诸侯君王若失去领袖的资格,恐怕要被打倒了。

什么是规律?举个例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就是一种规律。那些诸侯君王都自称“孤、寡、不谷”,因居高位而“孤”,因居高位而“寡”,这不正是他们以此提醒自己要以贱为本吗?不是吗?

规律告诉我们,至高无上的荣誉应给予如水和空气这样人们不能须臾离开而又无需赞颂的东西。所以有德之人决不会有意去做如晶瑩的美玉或坚硬的石头那样看似珍贵却对社会无益之人。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我的理解:学道中的思想障碍和如何正确领悟大道

按对大道的态度来分,上等人士学道后勤奋践行;中等人士学道后,对道半信半疑;下等人士听了道后就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他们嘲笑,道就不足以为道了。

德是大道在具体事物和人们思想行为中的体现。由于世俗观念总与大道精神相反,所以早已有人描述过世俗之人对大道和德的感觉:光明的大道,看起来怎么那么暗昧;学习了大道,反而觉得退步了;本来平坦的学道之路好像那么坎坷崎岖。高尚的德好似幽暗的山谷;洁白无瑕的德好似黑色的汚垢;内涵广博的德好像总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像那么倦怠和懒散,最质朴纯真的德看起来怎么那么浑浊。

那么,应如何正确领悟大道呢?大道是“大方”,它涵盖着无限宇宙,岂有边角?大道是“大器”,自然存在,在我们能理解的天地万物有形象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岂是人力可为?大道有“大音”,道的无声指令贯彻到无限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每一个事物之中;大道呈“大象”而无形,它是无限宇宙中所有物质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共有的规律而为抽象的东西;大道“隐”而不可名状,因为它不仅是抽象的东西,而且作为它的组成的各种事物的规律互不相同,却又都是以各自特有的生成及发展变化的信息和程序系列的形式对大道的一种表达。正是这个大道,孕育万物、抚护万物,使万物善始善终。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我的理解: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驰骋,如具有坚硬的箭头的箭全靠柔软的弓弦推动而射出。水、风、压缩空气、蒸汽、燃气,是各种机械和发动机的动力。无形的东西可以穿过无间隙的物质,如火的热量能穿过锅壁加热水和食物。现代的锅炉或散热器也都靠热量穿过管壁作热交换,而电能则全靠金属导线远距离传输。正如老子所说,人们遵循和利用了这些自然规律,就是“无为”,自然得到了不尽的收益。在给人们带来利益方面,普天之下没有别的什么东西能比得了“不言之教”和“无为之益”了。

人们若欲有效地利用自然规律,就必须通过学习来理解自然规律,但大道也好,自然规律也好,其机制不是都能用语言表达或准确表达的;若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把自己的认识变成语言会产生偏差,听者在理解时又会产生进一步的偏差,所以老子非常重视“不言之教”,把它和“无为之益”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

对于“不言之教”,一方面老子主张,从自身待人处事做起,身教重于言教,作遵循大道、顺应规律的榜样,以实际行为和客观效果影响社会,使遵循大道、顺应规律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当权者若能把“不言之教”和“无为之益”贯彻到政策法令之中,其社会效益则会更为显著。另一方面老子主张,在教学方面,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只讲学习方法,作示范,由学生自己观察和参悟,以领会天地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之真谛。

人类的知识从何而来?都是人们一代接一代从大自然的“不言之教”那里所得收获的积累,所以孔子对子贡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我的理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名誉和自己身体相比,哪个更可亲?自己身体和财货相比,哪个更珍贵?为得到名利而不惜失去自己生命的人,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脑子出了大问题?过分执爱一些东西,必定会付出沉重代价;过多聚敛财富,反而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一个人能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待人处事时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才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我的理解:清心静神,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统领天地万物的大道那样完满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从不产生弊端。又如布满了日月星辰的宇宙,好像仍那么空虚,但它从不会穷尽。虽有个词叫“理直气壮”,但理再“直”,也不可气壮,再好的道理也要耐心细致的讲解,且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其目的是让人理解和接受。真正的巧妙是不投机不取巧,无论干什么事业,都要从看似笨拙的基础工作干起,方可成功。最卓越的辩者,总是不慌不忙地侃侃而谈,不强词夺理,也不花言巧语的诡辩,而是讲事实摆证据,分析前因后果,其目的只为听者了解真象、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口服心服。

清静能克服浮躁,寒冷能战胜炎热。以上举例要说明的是,无论什么事其本质和其表面现象都是不一致的,所以我们看问题时要淡泊名利,清心静神,力戒浮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为正道。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我的理解:以知足为满足,是永远的满足

当权者依道治理天下,使社会安定,没有纷争,战马也可以退役去耕田了。当权者违背大道,社会就会不安定,纷争不断,战乱四起,使得怀孕的战马也要上战场。最大的祸患来自不知足,没有什么别的事比贪得无厌的罪过更大了。所以,以知足为满足,是永远的满足。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我的理解:大道是纲

大道是纲,万物为目,纲举目张。道家圣人以道为纲,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总规律,又有长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所积累的丰富资料,所以不出门就能推断天下事态的变化趋向,不向窗外看也能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

通过观察形成感性认识,当然是人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基础,但看到的东西未必都能理解。向外跑的越远,当然看到的东西越多,但如果没有一个纲,没有一个事物间相关联的线索,就只能是费力耗神,浮光掠影,得到的资料杂乱无章、真假莫辩。杂乱的东西越多,就越难以理清,就越难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当然收获也就越少。

道家圣人之所以不远行也能推知事态发展方向、不多看也能明白天体运行情况,不费多少劲事业都很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心里有大道这个总纲。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的理解:为道曰损,以至于无为

追求学问,知识当然应一天比一天增多;但一个人若要追求大道,则是要使自己以追求私利为目的的社会观念、名利意识、智巧谋略之类的思想沉淀一天比一天减少,一直减少到无,以恢复其自然之本性,从而使其认识大道和遵从大道而为时没有思想障碍。

“无为”,就是不妄为,不做有害于人民利益之事。一个人若能遵道而为,坚持做有利于人民利益之事,则没有什么事做不成功,那就是“无不为”。当权者应清静“无亊”,不增加人民负担,不扰乱人民生活秩序。如果一个当权者总“有事”,妄为,如政令繁杂、赋税沉重、徭役不断,甚至挑起非正当的战争,扰乱了人民的生活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他就不配再作当权的人。

(本文字符共计6337个)

0 阅读:6